第二單元 親近師長復習教學案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
(1)材料表明小林產生了什么心理?簡要分析這種心理的危害。
(2)舉出當代中學生存在這種心理的兩個具體事例。
(3)你認為小林該怎么辦?
參考答案:(1)材料表明小林產生了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會導致對父母產生反抗情緒和反抗行動,其結果不僅懲罰了自己,而且還傷害了父母。
過度的逆反心理會造成:①對事多疑、偏執、冷漠;②對人不合群、意志衰退、學習被動、工作消極;③可能產生病態心理或犯罪心理;④危害身心健康發展。
(2)言之有理即可。
(3)首先,小林要正確認識和對待逆反心理;其次,應積極主動地與父母進行溝通,架起理解的橋梁。
5、某市中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就初中生與父母溝通的情況對388名初中生進行調查,部分數據統計如下:
調 查 項 目 所占比例(%)
男 女
不喜歡與父母溝通 64 42.3
與父母溝通有障礙 48.7 37.2
不會把自己的秘密告訴父母 81.8 83.3
(1) 這個調查反應了什么現實情況?(2分)
(2) 根據你的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哪些?(2分)
(3) 怎樣改善與父母的溝通情況,請你想出一些溝通技巧,寫在下面?(4分)
(4) 你認為和父母溝通有什么意義?(2分)
參考答案:
.(1)反映了初中生與父母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
(2)主要原因有父母和子女之間相互不了解、缺乏溝通技巧、不能理解對方的真實用意等。
(3)主動和父母談心;主動承認錯誤,知錯就改;理解父母,換位思考;與父母發生矛盾時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與家長商量等。(言之有理即可)
(4)與父母溝通的意義主要有:①增進雙方的感情;②學習父母的經驗;③促進互相理解;④促使家庭和諧等。
6、據調查,有關師生關系方面的問題是中小學生成長中的一個煩惱,1/5學生怕得罪老師。
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關系融洽而不親密, 超過1/4的青少年對老師持敬而遠之的態度。有26.9%的青少年認為自己與老師的關系“不冷不熱”,在不給老師提意見的青少年中,48.3%的人是“為了給老師留面子”,更有20.2%則是因為“怕得罪老師”。
(1)你認為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什么?
(2)在不給老師提意見的青少年中,48.3%的人是“為了給老師留面子 ”,更有20.2%則是因為“怕得罪老師”。這 兩種看法你贊同嗎?為什么?
(3)你經常給老師提意見嗎?如果有,就 一件談談你的感受。如果沒有,你準備以后怎么辦?(任選一種情形進行分析)參考答案:
(1)教師和學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嚴,師生關系是一種相互教育、相互感染、教學相長的關系。
(2)不贊同。每個人都會有錯,老師也會有錯,有了錯,我們就應該向他指出來。教學相長,師生之間雙向互動交往,相互學習。所以,我們不能為了“給老師留面子”或 “怕得罪老師”而不給老師提出意見。
(3)答案 一:經常給老師提意見。例如有一次老師讀錯了一個字,我及時向老師指出,老師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在同學面前表揚了我,我心里感到很高興,以后我們師生關系正融洽了。 答案二:沒有給老師提意見。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正確地對待老師的批評和 表揚;學會換位思考,站在老師的角度、立場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老師著想;如果老師錯了,要學會寬容,并用恰當的方式指出老師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