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教案
漠視生命、暴力昭彰,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其中原因非常復雜,但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濫是暴力蔓延的一個重要因素。含有暴力內容的電影、電視、電子游戲、書報等(統稱暴力文化),對于青少年無疑是毒品。
年冬,中國震驚全國的特大殺人案偵破,29 歲的殺人犯黃勇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連續殺死青少年 17 人,殺傷 1 人,黃勇供述本人身小酷愛看武打錄像,兇殺恐怖片,自感殺人刺激。
許多專家認為,玩暴力游戲雖不直接促成犯罪,但卻在誘導青少年以暴力文化解決問題。讓我們遠離暴力,敬畏生命!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自覺抵制暴力文化,少看武打錄像、兇殺恐怖片,恐怖暴力的書報,少玩或不玩暴力電子游戲。作為青少年我們應從小事做起,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愛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與健康。
【小結】
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我們要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保護,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們要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應避免傷害他人,要遠離暴力。
教學內容:第四課 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嚴
教學目標:了解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的內容,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譽,增強依法維權意識。
教學重點: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
教學難點:我們享有法律規定的名譽權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名譽權的義務。
教學方法:講授法、閱讀法、體驗教學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廣州白云機場有一乞丐在行乞時,有一個乘客鄙夷的將施舍的錢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臉上,該乞丐不滿這種施舍態度,認為有傷他的自尊,他說:寧可餓死、凍死也不需要這種施舍。這件事被掛在了網上,許多網友發表了評論,為乞丐要尊嚴而喝彩,這說明人人都有人格尊嚴。今天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