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交往藝術新思維單元計劃及教案
第四單元 交往藝術新思維單元計劃及教案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什么是禮貌,禮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系。懂得什么是禮儀,禮儀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禮儀。認識現代社會是充滿競爭和充滿合作的社會,理解合作共享與公平競爭的內涵,認識什么是合作中競爭和競爭中合作。了解寬容的內涵以及為什么要寬容。領會“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道理。了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把握平等的內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把握誠信的含義。了解“一諾千金”的內涵,懂得什么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知道誠信的守則。
教學重點:
學生對待禮貌和禮儀的態度;競爭和合作的關系;為什么需要寬容;在實踐中如何做到換位思考;誠信的智慧;引導學生體會到誠信是立身之本。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將禮貌和禮儀落到實處;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到寬容他人,悅納自己;誠信的智慧;引導學生體會到誠信是立身之本。
課時安排:本課為2課時,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自學法、練習法。
教學課時:
共計11課時,每框各1個課時,單元練習1課時。
第一課時 禮貌顯魅力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什么是禮貌,禮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學會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自己的禮貌:并在生活實踐和學習的基礎上,學會以禮待人。
教學重點;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學會以禮待人。
導入新課:禮貌待人是人們崇高的美德。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強調“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西方也有“禮節是通行四方的推薦書”的諺語,禮貌和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現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
一、 禮貌顯魅力(板書)
1、禮貌是尊重(板書)
提問:
(1)、請同學講一講在我們班級中(或我們身邊)有哪些不禮貌的行為?
(2)、你有過類似的行為嗎?如果別人對你不禮貌,你有什么感受?
(3)、不禮貌的行為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后果?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以板書學生列舉的不禮貌行為,及時點撥。
教師歸納小結: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遵守的道德準則。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禮貌就是尊重的具體表現。禮貌反映了我們自身的素質,展示著我們的風采。我們要講文明、講禮貌,對他人要尊重、寬容、謙讓,要與人為善,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果對人不禮貌,不但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我們自己,妨礙我們與人交往,會使我們變成孤家寡人。
引導學生閱讀書本79和80頁的“相關鏈接”的內容,談談感想:實話實說,當別人對你說對不起,疤痕還存在嗎?
禮貌是尊重的體現,是文明的體現。是否文明禮貌不只是個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