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交往藝術新思維單元計劃及教案
(2)、不要輕易許諾(板書)
探究交流教材117頁活動——一家旅館門前
目的;讓學生知道承諾是一件嚴肅的事,一旦有所承諾,就應該實現。
要求:(1)閱讀賣火柴的小男孩的故事。(2)討論賣火柴的小男孩是怎樣4實現自己的諾言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3)進一步討論人為什么要踐約守信?(4)教師做適當總結。(賣火柴男孩兒實現了他的承諾,是誠實守信的品質使他這樣做的。踐約守信是誠實做人的核心,是個人在社會立足的基本要求。
(3)、做人無大事小事之分(板書)
探究交流教材118頁活動——你贊成“小節無害論”嗎?
目的:讓學生認識的無論是大事、小事都要認真對待,在做人方面實質上無大事小事之分。
要求:(1)教師簡單說明什么是“小節無害論”。(2)讓學生討論是否贊成“小節無害論”,說說各自的理由。(3)反思自己的行為,自己是否有過不太誠信的“小節”,談談自己的體會。(4)教師做簡單小結。(“小節無害論”是錯誤的。因為生活本身就是點點滴滴的小事構成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需要我們認真面對。人的道德水平如何往往就是在小節中體現出來的,誠信做人也是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之中。所以“小節無害論”的觀點是錯誤的。不利于我們的健康成長。)
學生齊讀教材118頁最后一段,再一次體會:我們做大事的同時也要拘小節,把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統一起來。
課堂小節:現在的社會是講誠信的社會,只有我們人人講誠信,我們的社會才會有誠信,我們中國才會有誠信。在經濟生活中,我們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而現在,我要和各位同學說:信用是金,誠信無價!愿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講誠信的人!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十課時 做誠信的人
教學目標:
知道誠信的智慧和誠信守則;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覺遵守誠信守則的道理;能運用誠信的智慧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教學重點:誠信守則;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覺遵守誠信守則的道理。
教學難點:誠實做人,講究信用。
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什么是誠信,知道了誠信是我們的立身之本。那么,怎樣做一個誠信的人哪?今天我們學習
二、做誠信的人。(板書)
1、誠信守則(板書)
解讀生活:源自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1)王婆賣瓜,該不該夸?
(2)考試作弊,已蒙混過關,合適的態度是什么?坦白?不坦白,但下不為例?總結經驗,下次作弊手段更高超?
(3)小明的媽媽撿到一個錢包,看看周圍沒人發現,于是叫小明別說,你認為小明該怎么辦?
(4)誠信做人,是實事求是,還是虛虛實實?
(5)你對“逢人之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怎樣看?
(6)要“以誠待人,以信交友”的道理是什么?
教師出示以上問題,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明確:誠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誠信的要求是確定的。但講誠信的條件又是非常復雜的,要結合具體的情境做出正確的選擇!
教師小結:堅持誠信,就贏得的信任,誠實和信任是一顆并蒂蓮,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實事求是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誠信的基礎是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表達事實的本來面目,是誠實守信的出發點。
提問: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那么,它具體要求我們怎樣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