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教案 > 八年級政治教案 >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精選6篇)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發布時間:2022-12-15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精選6篇)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篇1

  第十五課 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理解:  

  用事實表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

  列舉事例和有關資料表明,公民依法行使揭發檢舉權的重大作用。

  運用:  通過走訪,參觀或其他活動,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 

  (一)能力目標

  認識揭發檢舉是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培養揭發違法犯罪、檢舉犯罪嫌疑人的能力。

  初步培養運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二)覺悟目標

  懂得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既是公民的義務,又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增強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意識。

  懂得受到不法侵害忍氣吞聲或采用非法手段進行報復是錯誤的。增強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框題內容。

  (2)控告檢舉違法犯罪。

  (3)“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學難點]

  實施正當防衛同犯罪分子做斗爭。

  行政訴訟的含義和特點。

  [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

  (組織學生觀看投影片)

  (設計此問題的目的:(1)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身邊的案例,引起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思考;(2)從學生的困惑點入手,引發學生對社會上違法犯罪這一社會現象的關注;(3)在擴散性思維的過程中,使學生對社會上違法犯罪現象由無奈到理性的思考。)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導入新課]

  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對于公民個人和國家利益有什么意義?法律給我們哪些武器?

  這就是本課要解決的問題:

  [探索新知]

  1。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板書)

  2。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板書)

  提問;上述染例中劉愛娟同學咬傷壞蛋的手,又在當天晚上在父親和村長的陪同下到派出所報了案,對破案有什么作用?劉愛娟同學保護同學勸壯舉歹徒的事跡受到學校的表彰,也受到法律的支持和鼓勵在哪些法律中有明確規定?

  (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3。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具有重要意義。(板書)

  既可以協助執法機關及時地偵破案件、懲處違法犯罪。 

  又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犯罪。 

  公民還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 

  教師講述;我國憲法第41條、刑法第254條、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鼓勵和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

  (投影片二)

  (4)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忠于祖國、忠于社會主義事業、有高度的社會主義覺悟和集體主義精神的表現。

  (5)青少年必須從小培養這種高尚品德,見義勇為,敢于同各種違法犯罪做斗爭。

  4。有人看到違法犯罪現象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這是十分有害的(板書)

  (投影片三)

  第一,這種看法是十分有害的。因為采取這種態度,不僅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且會在客觀上縱容和支持違法犯罪分子,同時,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現,應該受到譴責。

  第二,自己顧自己的原則和市場經濟是不相容的。因為市場經濟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而社會化大生產造就了協作這樣一種勞動方式,所以協作性勞動的過程就像一條一環扣一環的鏈子,把人和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社會生產越發達,對協作與互相幫助的要求越高。到了今天,勞動的協作性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成為商品生產條件下一種普遍的文化。一種公認的道德準則。上述案例中的店主和就餐者面對歹徒行兇而袖手旁觀。客觀上縱容和支持了犯罪分子,不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和人民的利益,是十分有害的。

  (投影片四)

  1)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板書)

  青少年在與違法犯罪做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會力量將不法分子抓獲。 

  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好方法有: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 

  提問:你知道哪些情況應打“110”報警電話?

  (學生討論后發言,老師歸納。)

  當公民、國家、集體的合法權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發生交通、火災等意外事故時要及時報警。具體范圍為:一是殺人、搶劫、搶奪、q###j、盜竊等刑事案件;二是擾亂車站、商場、餐飲娛樂等公共場所秩序;三是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災害事故;五是群眾的求助。

  [課堂小結]

  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公民同違法犯罪斗爭的重要意義;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懂得了一個重要道理:看到違法犯罪現象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是十分有害的。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篇2

  第十五課

  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巧家第五中學   湯宗萬

  教學目標 

  懂得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既是公民的義務,又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增強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意識。 

  第一課時

  一天晚上,中學生劉愛娟、田玲、張萍看完電影騎車回家。突然,一個黑影從小樹林里竄了出來,朝后邊的田玲撲去,“阿!救命!”田玲驚叫一聲,連人帶車被推倒在地。劉愛娟趕緊下車,一邊叫喊著:“抓壞蛋!”一邊奔來,附近沒有人家,又沒有過路人,所以無人來相救。騎在前面的張萍,張萍害怕,匆忙地在夜幕中消失。“一定要保護田玲。”此時,劉愛娟只有一個念頭。她使勁揪住壞蛋的頭發往后拉,愛娟想;“應該給壞蛋留點傷,好讓警察叔叔抓住他”。她急中生智朝壞蛋的手咬去,“呀!”壞蛋疼得松開了手。愛娟又從地上抓起一泥土朝壞蛋臉上揚去,壞蛋被泥沙瞇得睜不開眼,田玲乘機掙脫了。張萍騎車飛也似地跑回家。其父得知此事抄起一把鐵鍬在張萍的帶領下騎車趕往出事地點,當天晚上,到派出所報了案。第二天下午派出所根據劉愛娟提供的線索,抓住了壞蛋。受到師生的好評。

  提問;1)上述案例劉愛娟同學的行動為什么受到同學和教師的好評?

  (2)張萍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因為她機智勇敢地保護了同學田玲、戰勝了罪犯。她的行為是見義勇為。張萍同學在危急關頭,沒有停車相救,反而飛車回家的做法是不妥的,但她叫了人也是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方法之一。

  一、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有什么意義?(板書)

  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既可以協助執法機關及時地偵破案件、懲處違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犯罪。公民還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忠于祖國、有高度的覺悟和集體主義精神的表現。

  課本漫畫的意義:有人看到違法犯罪現象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這是十分有害的,因為采取這種態度,不僅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且會在客觀上縱容和支持違法犯罪分子,同時,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現,應該受到譴責。

  二、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板書)

  青少年在與違法犯罪做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會力量將不法分子抓獲。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好方法有: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

  提問:你知道哪些情況應打“110”報警電話?

  當公民、國家、集體的合法權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發生交通、火災等意外事故時要及時報警。具體范圍為:一是殺人、搶劫、搶奪、盜竊等刑事案件;二是擾亂車站、商場、餐飲娛樂等公共場所秩序;三是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災害事故;五是群眾的求助。

  練習

  ①這幅漫畫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

  答:反映了社會上有的人不能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看到違法犯罪現象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自私怯懦。

  ②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這種現象應該怎么辦?

  答:要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勇敢機智地鼓動周圍群眾同犯罪分子作斗爭,實施正當防衛,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特征,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打110報警。

  第二課時

  導入  新課:講一正當防衛的實例。

  《半月談》的法律咨詢臺收到這樣一封信:內容如下:一天,我去某儲蓄所取款,一歹徒在光天化日這下搶動了一中年婦女的兩疊人民幣就跑,值勤門衛攔截,歹徒吼道:“誰管,捅死誰!”說著守門欲逃。我騎上停在門前的摩托車追擊,猛力將歹徒撞倒,隨后行人、巡警趕來抓獲了歹徒。但是,我很后悔,怕撞死了歹徒惹麻煩,弄不好自己違法。

  讀者:劉永一

  劉永一如撞死歹徒是合法還是違法?什么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哪四個條件?

  三、正當防衛是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板書)

  (學生看書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

  1)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在當時的危急時刻,劉永一如果撞死了歹徒,表面看來,似乎符合犯罪的特征,但是,由于奪回了人民幣,避免了中年婦女的損失,不具有社會危害性,所以不認為是違法犯罪行為。相反它是有利于社會的行為,因而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

  2)實施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板書)

  第一、必須是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

  第二、必須是非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

  第三、實施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

  第四、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每一條件舉一實例。

  提問;什么是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學生看書、討論,老師歸納。)

  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一般可以理解為應以防衛行為能夠足以制止住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為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比較緩和的手段就可以制止住不法侵害,則不宜采取激烈的防衛手段;對沒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或國家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為,不要采用重傷、殺害的手段實施防衛。另外,對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不能過于苛求,我們不可能預先設想犯罪者對被侵害人可能侵害到什么程度,而采取相應的對策。因為犯罪行為總是突如其來的,只要是為了制止侵害所必需的,即使防衛的強度大于侵害的強度也是允許的。也就是說,防衛的致傷程度應該是等于或略大于加害者可能侵害的程度。

  比如說:遇到了小偷,你拔出刀子就將其刺傷或刺死,顯然防衛過當。

  課后作業 :《檢測》選擇題。

  第三課時

  中學生小明6歲學畫,11歲時,他畫的一幅畫被少年宮選送參加六省市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得一等獎,考上中學后,一天小明又來到少年宮美術班看望自己的美術啟蒙老師。王老師說:“你的畫編入《少年兒童美術作品選》,你應該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樣書和稿酬了。”小明回家告訴了爸爸,小明爸爸到出版社詢問此事,位編輯卻說:“一個10來歲孩子有什么著作權呢!還提什么稿費、樣書。”小明的爸爸找到版權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告訴他:著作權無論大人小孩一律平等,出版社這種不尊重小朋友著作權的做法違反了我國《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小明的爸爸又找到那家出版社論理論法,負責同志向他做了自我批評,向這本畫冊的每個小作者贈送了一本畫冊,并補發每個作者15元稿酬。

  提問:

  中學生小明的著作權受到不法侵害,他用什么方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小明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維護自己的著作權?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小明的著作權受到侵害后,他和父親運用《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同出版社論法、論理,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小明還可以到執法機關控告、起訴。

  導入  新課

  在我國執法機關有哪些?它們的共同任務是什么?各自職能有哪些區別?

  三、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1、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受到非法侵害應去執法機關控告、起訴(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學生看書第111頁第2、3、4自然段并回答:我國的執法機關有哪些?它們的共同任務是什么?)(在課本上劃出)

  任務相同:它們共同擔負著保衛人民民主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和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建設順利進行的光榮任務。

  公、檢、法三機關的職能不同:(板書)

  公安機關是國家治安保衛機關   

  (講:依法受理: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以外的其他刑事案件。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案件。)

  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到公安機關檢舉控告。

  人民檢察院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依法受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貪污、受賄,侵犯公民民主權利以及瀆職等犯罪案件。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對犯罪分子提起公訴。)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到人檢察院控告、舉報。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

  (依法受理:自訴刑事案件,包括侮辱誹謗、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遺棄老人和兒童,以及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主要是離婚、贍養等案件和繼承、賠償等糾紛案件。經濟糾紛案件。主要是經濟合同糾紛、農村與企業事業單位承包合同糾分等案件)。

  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本人或委托律師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或民事訴訟。

  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時,可以到公、檢、法三機關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或者到審判機關起訴。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什么是執法機關?公、檢、法三機關的職責。明白一個道理: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應該怎么辦?

  作業 :檢測P115-116選擇,P117材料分析題

  第四課時

  法律咨詢臺: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因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法院說訴訟已超過時效不予受理.請問,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該怎樣打官司?打官司還有時效問題嗎?

  提問: 這起落架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說明什么?

  法院說訴訟已超過時效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受到不法侵害知道去執法機關控告起訴還不夠,還應了解訴訟程序和訴訟時效.)

  四、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通過上題的分析,我們發現,了解訴訟程序和時效是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前提條件,那么訴訟分幾類?它們的程序、主要階段、特點各是什么?怎樣寫起訴書?判決書和調解書的法律效力一樣嗎?請看課本P111-115。

  訴訟分為三類: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重點閱讀P113)民事訴訟程序一般有三個階段(板書)

  起訴和受理、審理和判決、裁定和執行。

  提問:你知道怎樣寫起訴書嗎?

  起訴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

  起訴狀的書寫要領如下:首先寫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其次要寫明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理由。 最后應寫明證據、證據來源和證人姓名住址。

  附:

  民   事   訴   狀

  原告: 男(女),*族,現年*歲,*地人,家住,職業:

  被告:,(同上)

  訴訟請求:侵權賠償。

  事實和理由:(*年*月*日,………………………………)

  以上事實,有證人證言、證詞和物征,根據《法》之規定,特訴至你院,請求判令被告賠償費,費,合計*元………………。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

  此呈

  *人民法院

  具狀人:(手印)

  *年*月*日

  (注:訴狀事實部分不可過分詳細,以免授人以柄。訴狀按被告人數提供附本。如:四個被告,則提交五份)

  打官司的時效問題

  我國民法通則第12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而法律另行規定下列情形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這個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日,按法律規定是從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人(或單位)知道或應當知道被侵害事實和致害人(或單位)的時候起。需要注意的:從民事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法律不予保護。

  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略)

  兩審終審制:訴訟當事人如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

  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不得上訴。可以申訴。

  作業 :

  寫一份模擬訴狀            活動:模擬法庭: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篇3

  全國一等獎教案及點評:消費者要善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要善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學設計

  教材:上教版思想政治高中一年級第一學期(試驗本)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讓學生知道消費者依法維護自己權益的途徑和方法,明確消費者依法維權的意義,培養學生依法維權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創設課堂師生共同學習的環境,將學生的探究體驗活動和教師的點撥、講解相結合,引導學生學會通過比較、鑒別、反思,正確地選擇維權的途徑和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生依法維權的自覺性,使學生的認知與行為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二、教學準備

  【教師】:整合教材、收集案例、準備各種品牌牙膏若干、設計探究體驗活動、制作課件

  【學生】:預習教材,了解消費者維權的相關新聞

  三、教學過程:

  ppt:同學觀看“佳潔士”牙膏廣告。

  教師:課前我們一起欣賞了一則牙膏廣告,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要和牙膏打交道,可是,作為消費者,你會買牙膏嗎?你善于在生活消費中維護自己的權益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消費者要善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共同關注】:你會維權嗎?

  活動設計:請4位同學體驗購買牙膏的經歷,并說出選擇的理由。介紹央視對功效型牙膏的調查結果,請同學評價,并能舉一反三,舉出日常生活中消費者權益易受侵害的例子。

  教師:我們就請同學現場模擬購物消費,看看他們在生活消費中的表現。

  學生交流:我選擇的理由。

  教師:四位同學都表明了自己的理由,我們該如何評價他們的選擇呢?來看央視給我們的消費警示。

  聽了這段報道,大家都很吃驚吧,還有讓你更驚訝的呢!

  【相關鏈接】:我的哪些權益受到了侵害?

  1、牙膏產品的功效目錄國家沒有統一的標準。

  2、多數牙膏在包裝上夸大療效,虛假宣傳。

  3、宣傳語模棱兩可,玩文字游戲,有的牙膏包裝說明添加物的療效,以圖誤導消費者。

  4、半數功效型產品沒有經過臨床試驗。

  【學以致用】:這些現象侵犯了我們消費者哪些合法權益?

  學生交流:略

  教師點評:牙膏尚且如此,那么其他消費品呢?

  【議一議】:生活消費中,我們還有哪些權利容易受到侵害?請你舉例。

  學生交流:略

  教師點評:我們不僅會發現生活中消費者因購物而遭侵權,有時因接受服務也會遭到侵權。所以,生活消費中,消費者首先要學會自我保護。

  【相關鏈接】教材72頁:生活消費中,你有自我維權的意識和行動嗎?

  活動設計:同學課前預習教材“消費者自我維權的一些注意事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為教材做補充,先在小組內部交流,再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略

  教師點評:同學們掌握的本領可真不少!

  【學以致用】請你歸納:今后我們購買牙膏,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交流:略

  教師點評:教你一招——在今年下半年,超市里銷售的牙膏都將加貼qs標志——食品安全標志,消費者可以認準標志選購。生活消費中還有這些常見標示,你了解嗎?

  ppt: 3c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節能標志、公共安全產品標志。

  教師點評:消費者自我保護本領增強了,權益被侵害的現象就會消失嗎?

  學生:略

  教師:讓我們來看看南京市民陳先生的遭遇。

  ppt:南京市民陳先生買了一支某品牌的牙膏,他稱這種中草藥牙膏根本不像包裝上所說的能夠“幫助遠離上火困擾”,用了很久嘴里還三天兩頭地上火。這位市民懷疑牙膏包裝上一些“權威機構”的認證或推薦有“水分”。他該怎么辦?

  教師:我們不能說陳先生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當初的購買也是沖著認證機構的大名,但是他現在覺得被欺騙了!我們消費者除了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還必須學會維權,了解我國法律規定的多條解決爭議的途徑,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及時解決爭議,維護合法權益。

  【自主學習】教材73頁至75頁:請你設計一條維權途徑。

  活動設計: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找出消費者維權的五條途徑,在區分、比較的基礎上,針對教師提供的案例,設計一條維權途徑。

  ppt:自主閱讀教材73頁至75頁,在區分、比較的基礎上,為陳先生設計一條維權之路。

  學生交流,教師講解。

  ★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我國法律鼓勵消費者首先采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采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

  ★ 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進行調解——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可以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消費者投訴可以采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可以參照教材知識窗的內容,制作投訴書。消協的服務是免費的,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比較輕。

  但是,消協的調解也不是解決爭議的必經程序,調解結果也不能強制執行,所以即使協議達成之后,有時也會出現一方反悔的現象,這就需要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爭議。

  ★ 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申訴——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以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政府有關部門受理消費者申訴也是實行調解制度,與消協的調解方式是一致的。但是,行政管理部門擁有行政處罰權,使得申訴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所以當經營者的行為涉嫌違法時,消費者提請申訴也許是比較有利的解決途徑。

  要注意的是,消費者選擇申訴的有關行政部門一定要找準,否則就會造成時間、精力上的浪費。

  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

  仲裁裁決書具有法律效力,經營者不履行,消費者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在五種途徑中,仲裁是唯一的不能由消費者單方面自主選擇的。根據法律規定,一般仲裁當事人必須達成仲裁協議才能申請仲裁。

  ★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這是最有權威的解決方式。

  但是采用訴訟的方式解決爭議,對消費者來說,時間、精力、費用方面的負擔比較重,因此,消費者往往選擇訴訟為解決爭議的最終途徑。

  ppt:

  課堂共識一:消費者依法維權的途徑有哪些?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教師點評:依據侵害事實的不同,消費者的維權途徑也自然不同。這些途徑各有利弊,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我們在具備維權意識的同時,更要善于維權,根據權益受侵害的不同狀況,選擇合適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議一議】:如果今天我們討論的事不是假設,而是真的需要我們這樣做,你會行動嗎?

  學生交流:略

  教師點評:維權成本是我們決定維權行動的一個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要不要維權,我們來看看他們怎么說!

  【相關鏈接】:由全國牙防組認證資格引發的公益訴訟

  活動設計:教師介紹公益訴訟的內涵和由來,學生體驗、參與討論消費者依法維權的意義。

  教師講解:

  ppt:李剛,一個熱衷于公益訴訟的律師,輿論對于牙防組的質疑源于他提起的一場訴訟。

  ppt:郝勁松,法學碩士,為了公益維權,他愿意被別人稱為“刁民”、“斗士”。他更樂意告訴人們:我的法商比較高!

  教師點評:公益訴訟,要解決的不是某個人、某件商品的問題,它關注的是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他們挺身而出,維護的是我們千千萬萬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我們為他們的行動喝彩,也為自己的權力受到保障而高興。那么,經營者呢?他們也高興嗎?

  【議一議】我很快樂,你快樂嗎?

  學生交流:略

  教師點評:消費者維權,保障的不僅僅是消費者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保障了守法經營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是“雙贏”的維權。正像郝勁松思考的那樣:

  ppt:郝勁松:我為誰維權?

  郝勁松的信仰是法治天下。

  郝勁松關注的焦點是法治民生。

  教師點評:在他看來,維權意識的淡漠,就是法制意識的淡薄。他認為,我理解的公民,不僅僅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更應該是一個具有國家意識的人。因此,在郝勁松們看來,有多少“牙防組”在行動,“涂著權威的口紅招搖過市”,這不僅僅關乎我們消費者的個人權益……

  【議一議】我們為什么要學會維權?

  學生交流:略

  教師歸納:

  ppt:

  課堂共識二:消費者依法維權的意義有哪些?

  • 有利于消費者和合法經營者實現雙贏,維護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 有利于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和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

  教師小結:讓我們用好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學會依法“維權”,共同打造“天天都是315”的好日子。

  ppt:中國公益訴訟網

  《消費者要善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學點評

  閻俊老師《消費者要善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課,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教學過程作了整體設計,其主要特點有:

  理論聯系實際,教學貼近社會生活,貼近學生實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究竟有哪些,這些權益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護?閻俊老師在授課中沒有簡單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傳授上,而是以生活中牙膏消費為例,并由此及彼剖析社會生活中的一些消費現象,讓學生從具體事例中認識消費者享有的合法權益,體驗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途徑,探討消費者依法維權的意義。這樣的學習過程,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生活現象的分析緊密結合,有助于從三個維度落實教學目標,體現了認知與導行的統一。

  精心設計學生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經歷多種學習方法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閻俊老師設計的模擬購物、典型案例剖析、問題討論等活動,引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探究的興趣,使學生在饒有興致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消費者依法維護權益的知識,經歷了觀察、反思、思辯、質疑等多種學習方法的鍛煉。這樣的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內容層次分明,有利于學生準確把握教學要求。在本課教學中,閻俊老師從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消費者依法維權的途徑,消費者依法維權的意義三個層面由淺入深逐步推進,邏輯清晰,說理透徹,師生活動恰當。經過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能夠清晰地把握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和依法維權的途徑,也能夠對消費者依法維權的意義有比較正確的認識。

  此外,閻俊老師的這堂課在教學資源的利用、教學課件的制作、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等方面也比較成功,有許多值得贊賞的亮點,保證了課堂教學的較高質量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篇4

  第十五課

  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巧家第五中學   湯宗萬

  教學目標 

  懂得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既是公民的義務,又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增強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意識。 

  第一課時

  一天晚上,中學生劉愛娟、田玲、張萍看完電影騎車回家。突然,一個黑影從小樹林里竄了出來,朝后邊的田玲撲去,“阿!救命!”田玲驚叫一聲,連人帶車被推倒在地。劉愛娟趕緊下車,一邊叫喊著:“抓壞蛋!”一邊奔來,附近沒有人家,又沒有過路人,所以無人來相救。騎在前面的張萍,張萍害怕,匆忙地在夜幕中消失。“一定要保護田玲。”此時,劉愛娟只有一個念頭。她使勁揪住壞蛋的頭發往后拉,愛娟想;“應該給壞蛋留點傷,好讓警察叔叔抓住他”。她急中生智朝壞蛋的手咬去,“呀!”壞蛋疼得松開了手。愛娟又從地上抓起一泥土朝壞蛋臉上揚去,壞蛋被泥沙瞇得睜不開眼,田玲乘機掙脫了。張萍騎車飛也似地跑回家。其父得知此事抄起一把鐵鍬在張萍的帶領下騎車趕往出事地點,當天晚上,到派出所報了案。第二天下午派出所根據劉愛娟提供的線索,抓住了壞蛋。受到師生的好評。

  提問;1)上述案例劉愛娟同學的行動為什么受到同學和教師的好評?

  (2)張萍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因為她機智勇敢地保護了同學田玲、戰勝了罪犯。她的行為是見義勇為。張萍同學在危急關頭,沒有停車相救,反而飛車回家的做法是不妥的,但她叫了人也是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方法之一。

  一、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有什么意義?(板書)

  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既可以協助執法機關及時地偵破案件、懲處違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犯罪。公民還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忠于祖國、有高度的覺悟和集體主義精神的表現。

  課本漫畫的意義:有人看到違法犯罪現象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這是十分有害的,因為采取這種態度,不僅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且會在客觀上縱容和支持違法犯罪分子,同時,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現,應該受到譴責。

  二、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板書)

  青少年在與違法犯罪做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會力量將不法分子抓獲。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好方法有: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

  提問:你知道哪些情況應打“110”報警電話?

  當公民、國家、集體的合法權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發生交通、火災等意外事故時要及時報警。具體范圍為:一是殺人、搶劫、搶奪、盜竊等刑事案件;二是擾亂車站、商場、餐飲娛樂等公共場所秩序;三是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災害事故;五是群眾的求助。

  練習

  ①這幅漫畫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

  答:反映了社會上有的人不能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看到違法犯罪現象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自私怯懦。

  ②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這種現象應該怎么辦?

  答:要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勇敢機智地鼓動周圍群眾同犯罪分子作斗爭,實施正當防衛,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特征,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打110報警。

  第二課時

  導入  新課:講一正當防衛的實例。

  《半月談》的法律咨詢臺收到這樣一封信:內容如下:一天,我去某儲蓄所取款,一歹徒在光天化日這下搶動了一中年婦女的兩疊人民幣就跑,值勤門衛攔截,歹徒吼道:“誰管,捅死誰!”說著守門欲逃。我騎上停在門前的摩托車追擊,猛力將歹徒撞倒,隨后行人、巡警趕來抓獲了歹徒。但是,我很后悔,怕撞死了歹徒惹麻煩,弄不好自己違法。

  讀者:劉永一

  劉永一如撞死歹徒是合法還是違法?什么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哪四個條件?

  三、正當防衛是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板書)

  (學生看書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

  1)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在當時的危急時刻,劉永一如果撞死了歹徒,表面看來,似乎符合犯罪的特征,但是,由于奪回了人民幣,避免了中年婦女的損失,不具有社會危害性,所以不認為是違法犯罪行為。相反它是有利于社會的行為,因而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

  2)實施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板書)

  第一、必須是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

  第二、必須是非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

  第三、實施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

  第四、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每一條件舉一實例。

  提問;什么是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學生看書、討論,老師歸納。)

  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一般可以理解為應以防衛行為能夠足以制止住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為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比較緩和的手段就可以制止住不法侵害,則不宜采取激烈的防衛手段;對沒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或國家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為,不要采用重傷、殺害的手段實施防衛。另外,對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不能過于苛求,我們不可能預先設想犯罪者對被侵害人可能侵害到什么程度,而采取相應的對策。因為犯罪行為總是突如其來的,只要是為了制止侵害所必需的,即使防衛的強度大于侵害的強度也是允許的。也就是說,防衛的致傷程度應該是等于或略大于加害者可能侵害的程度。

  比如說:遇到了小偷,你拔出刀子就將其刺傷或刺死,顯然防衛過當。

  課后作業 :《檢測》選擇題。

  第三課時

  中學生小明6歲學畫,11歲時,他畫的一幅畫被少年宮選送參加六省市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得一等獎,考上中學后,一天小明又來到少年宮美術班看望自己的美術啟蒙老師。王老師說:“你的畫編入《少年兒童美術作品選》,你應該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樣書和稿酬了。”小明回家告訴了爸爸,小明爸爸到出版社詢問此事,位編輯卻說:“一個10來歲孩子有什么著作權呢!還提什么稿費、樣書。”小明的爸爸找到版權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告訴他:著作權無論大人小孩一律平等,出版社這種不尊重小朋友著作權的做法違反了我國《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小明的爸爸又找到那家出版社論理論法,負責同志向他做了自我批評,向這本畫冊的每個小作者贈送了一本畫冊,并補發每個作者15元稿酬。

  提問:

  中學生小明的著作權受到不法侵害,他用什么方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小明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維護自己的著作權?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小明的著作權受到侵害后,他和父親運用《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同出版社論法、論理,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小明還可以到執法機關控告、起訴。

  導入  新課

  在我國執法機關有哪些?它們的共同任務是什么?各自職能有哪些區別?

  三、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1、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受到非法侵害應去執法機關控告、起訴(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學生看書第111頁第2、3、4自然段并回答:我國的執法機關有哪些?它們的共同任務是什么?)(在課本上劃出)

  任務相同:它們共同擔負著保衛人民民主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和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建設順利進行的光榮任務。

  公、檢、法三機關的職能不同:(板書)

  公安機關是國家治安保衛機關   

  (講:依法受理: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以外的其他刑事案件。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案件。)

  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到公安機關檢舉控告。

  人民檢察院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依法受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貪污、受賄,侵犯公民民主權利以及瀆職等犯罪案件。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對犯罪分子提起公訴。)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到人檢察院控告、舉報。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

  (依法受理:自訴刑事案件,包括侮辱誹謗、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遺棄老人和兒童,以及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主要是離婚、贍養等案件和繼承、賠償等糾紛案件。經濟糾紛案件。主要是經濟合同糾紛、農村與企業事業單位承包合同糾分等案件)。

  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本人或委托律師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或民事訴訟。

  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時,可以到公、檢、法三機關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或者到審判機關起訴。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什么是執法機關?公、檢、法三機關的職責。明白一個道理: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應該怎么辦?

  作業 :檢測p115-116選擇,p117材料分析題

  第四課時

  法律咨詢臺: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因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法院說訴訟已超過時效不予受理.請問,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該怎樣打官司?打官司還有時效問題嗎?

  提問: 這起落架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說明什么?

  法院說訴訟已超過時效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受到不法侵害知道去執法機關控告起訴還不夠,還應了解訴訟程序和訴訟時效.)

  四、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通過上題的分析,我們發現,了解訴訟程序和時效是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前提條件,那么訴訟分幾類?它們的程序、主要階段、特點各是什么?怎樣寫起訴書?判決書和調解書的法律效力一樣嗎?請看課本p111-115。

  訴訟分為三類: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重點閱讀p113)民事訴訟程序一般有三個階段(板書)

  起訴和受理、審理和判決、裁定和執行。

  提問:你知道怎樣寫起訴書嗎?

  起訴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

  起訴狀的書寫要領如下:首先寫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其次要寫明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理由。 最后應寫明證據、證據來源和證人姓名住址。

  附:

  民   事   訴   狀

  原告: 男(女),*族,現年*歲,*地人,家住,職業:

  被告:,(同上)

  訴訟請求:侵權賠償。

  事實和理由:(*年*月*日,………………………………)

  以上事實,有證人證言、證詞和物征,根據《法》之規定,特訴至你院,請求判令被告賠償費,費,合計*元………………。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

  此呈

  *人民法院

  具狀人:(手印)

  *年*月*日

  (注:訴狀事實部分不可過分詳細,以免授人以柄。訴狀按被告人數提供附本。如:四個被告,則提交五份)

  打官司的時效問題

  我國民法通則第12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而法律另行規定下列情形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這個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日,按法律規定是從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人(或單位)知道或應當知道被侵害事實和致害人(或單位)的時候起。需要注意的:從民事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法律不予保護。

  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略)

  兩審終審制:訴訟當事人如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

  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不得上訴。可以申訴。

  作業 :

  寫一份模擬訴狀            活動:模擬法庭: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篇5

  第十五課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識記:

  1、正當防衛的含義。

  2、公安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職能。

  3、我國三個訴論法律的名稱。

  理解:

  1、用事實表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2、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

  3、列舉事例和有關資料表明,公民依法行使揭發檢舉權的重大作用。

  運用:

  通過走訪,參觀或其他活動,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

  (一)能力目標

  認識揭發檢舉是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培養揭發違法犯罪、檢舉犯罪嫌疑人的能力。

  初步培養運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二)覺悟目標

  懂得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既是公民的義務,又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增強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意識。

  懂得受到不法侵害忍氣吞聲或采用非法手段進行報復是錯誤的。增強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框題內容。

  2、控告檢舉違法犯罪。

  3、“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學難點 

  1、實施正當防衛同犯罪分子做斗爭。

  2、行政訴訟的含義和特點。

  課時安排:4課時

  

  一天晚上,中學生劉愛娟、田玲、張萍看完電影騎車回家。突然,一個黑影從小樹林里竄了出來,朝騎在后邊的田玲撲去,“阿!救命!”田玲驚叫一聲,連人帶車被推倒在地。劉愛娟趕緊下車,一邊叫喊著:“抓壞蛋!”一邊奔邊來,附近沒有人家,又沒有過路人,所以無人來相救。騎在前面的張萍,已在夜幕中消失。“一事實上要保護田玲。”此時,劉愛娟只有一個念頭。她使勁揪住壞蛋的頭發往后拉,那壞蛋不得不騰出一只手來對付愛娟想;“應該給壞蛋留點傷,好讓警察叔叔抓住他”。她急中生智朝壞蛋的手咬去,“呀!”壞蛋疼得松開了手。愛娟又從地上抓起一泥土朝壞蛋臉上揚去,壞蛋被泥沙瞇得睜不開眼,田玲乘機掙脫了。張萍害怕,騎車飛也似地跑回家。其父得知此事抄起一把鐵鍬在張萍的帶領下騎車趕往出事地點,剛一出村就碰到劉愛娟和田玲。當天晚上,劉愛娟在父親和村長的陪同下,到派出所報了案。第二天下午派出所根據劉愛娟提供的線索,抓住了壞蛋。

  提問:(1)上述案例劉愛娟同學的行動為什么受到同學和教師的好評?(2)張萍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設計此問題的目的:(1)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身邊的案例,引起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思考;(2)從學生的困惑點入手,引發學生對社會上違法犯罪這一社會現象的關注;(3)在擴散性思維的過程中,使學生對社會上違法犯罪現象由無奈到理性的思考。)(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劉愛娟同學的行動這所以受到同學和教師的好評,因為她用法律賦予的正當防衛的武器保護了同學田玲、戰勝了罪犯。好的行為是見義勇為的行為。張萍同學在危急關頭,沒有停車相救,反而飛車回家的做法是不妥的,但她叫了人也是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方法之一。

  導入  新課

  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對于公民個人和國家利益有什么意義?法律給我們哪些武器?

  這就是本課要解決的問題:

  1、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板書)

  2、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板書)

  提問;上述染例中劉愛娟同學咬傷壞蛋的手,又在當天晚上在父親和村長的陪同下到派出所報了案,對破案有什么作用?劉愛娟同學保護同學勸壯舉歹徒的事跡受到學校的表彰,也受到法律的支持和鼓勵在哪些法律中有明確規定?(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3、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具有重要意義。(板書) 

  (1)既可以協助執法機關及時地偵破案件、懲處違法犯罪;

  (2)又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犯罪;

  (3)公民還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

  教師講述:我國憲法第41條、刑法第254條、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鼓勵和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

  (投影片二)昆明市人民銀行分理處的營業員林茨、戴書華值班時,與持刀搶動的歹徒拼死搏斗。戴書華不幸犧牲,林茨身負重傷12處。但就在罪犯縱為時,林茨仍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斗爭,用身軀撲滅火焰,然后,跌跌撞撞前去報案,使公安機關及時抓獲了罪犯。

  提問:營業員林茨、戴書華奮不顧身保護的是誰的財產?林茨在身負重傷12處的情況下仍用身體撲滅火焰,并跌跌撞撞前去報案表現了什么樣的精神和覺悟?(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4)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忠于祖國、忠于社會主義事業、有高度的社會主義覺悟和集體主義精神的表現。

  (5)青少年必須從小培養這種高尚品德,見義勇為,敢于同各種違法犯罪做斗爭。

  4、有人看到違法犯罪現象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這是十分有害的(板書)

  (投影片三)武漢人 廣播電臺記者、共產黨員楊威在漢口鬧市區的一家餐館就餐地,發現一個正在扒竊的歹徒。楊威一把抓住歹徒的衣領,大喝一聲:“快把錢包交出來!”在楊威的威逼下,歹徒連聲求饒。這時,楊威向被盜人說:“同志,您的錢包被盜。”可是被盜人否認自己錢包被盜。歹徒立刻反撲過來,氣勢洶洶地說:“你誣陷好人!”七八個歹徒蜂擁頁上,向楊威劈頭蓋臉打來。楊威一面死死抓住作案歹徒,一面大聲疾呼:“共產黨員、革命同志幫我抓壞蛋!”可是竟無一人出來相助,楊威全身多處受傷。事后,被盜人給楊威跪下說:“我對不起您。”公安人員采訪了店主和當時的就餐才:為什么見到違法犯罪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時,有人說:“雷鋒早就過時了,市場經濟嘛,就該自己顧自己。”

  提問:這種看法對嗎?為什么?(學生討論發言之后,教師歸納。)

  第一,這種看法是十分有害的。因為采取這種態度,不僅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且會在客觀上縱容和支持違法犯罪分子,同時,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現,應該受到譴責。

  第二,自己顧自己的原則和市場經濟是不相容的。因為市場經濟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而社會化大生產造就了協作這樣一種勞動方式,所以協作性勞動的過程就像一條一環扣一環的鏈子,把人和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社會生產越發達,對協作與互相幫助的要求越高。到了今天,勞動的協作性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成為商品生產條件下一種普遍的文化。一種公認的道德準則。上述案例中的店主和就餐者面對歹徒行兇而袖手旁觀。客觀上縱容和支持了犯罪分子,不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和人民的利益,是十分有害的。

  (投影片四)某日,一架中國民航的客機剛起飛數分鐘,機上一名乘客突然沖向駕駛室,一手舉槍項著駕駛員的腦袋,另一只手則拉著捆在腰上的足以使飛機炸毀的炸藥導火索,命令駕駛員將飛機飛往目的地。而對劫機犯,駕駛員以及其他機組人員意識到,如果與他硬拼,必然會導致機毀人亡,造成重大的損失和犧牲。要制服罪犯,保全收音機和全體機組人員、乘客的安全,必須采取機智的斗爭策略。因而,駕駛員對于罪犯“言聽計從”,想盡辦法穩住罪犯,并鎮靜自若地與罪犯聊起天來,在聊天中,將劫機情況通知地面,在聊天中發現罪犯對地形不熟悉,于是駕駛收音機在原來起飛的機場周圍上空繞圈子,最后將飛機降落在原來起飛的機場,并告訴劫機犯,飛機已經抵達他要到的地方。劫機犯聽后高興異常,當他快步走下飛機時卻被我公安人員擒獲。

  提問:上述事例說明了什么道理?事例中哪些情節體現了駕駛員善于斗爭呢?日常生活中勇敢機智地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好方法還有哪些?(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1)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板書)  青少年在與違法犯罪做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會力量將不法分子抓獲。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好方法有: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

  提問:你知道哪些情況應打“110”報警電話?(學生討論后發言,老師歸納。)

  當公民、國家、集體的合法權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發生交通、火災等意外事故時要及時報警。具體范圍為:一是殺人、搶劫、搶奪、盜竊等刑事案件;二是擾亂車站、商場、餐飲娛樂等公共場所秩序;三是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災害事故;五是群眾的求助。

  課堂小結

  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公民同違法犯罪斗爭的重要意義;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懂得了一個重要道理:看到違法犯罪現象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是十分有害的。

  鞏固新課

  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的義務

  課后練習

  請同學結合課上講的知識,做《思想政治學習指導》(學生用書)中與本課時相關內容的練習。

  

  復習提問

  (投影一)我國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提問:這一規定說明了什么?如何解釋“有權利也有義務”?(設計此問題的目的;(1)通過對法律條文的解析引發學生對本節課要學習內容的思考;(2)使學生從對法律條文的討論中把握本課時的內容。)(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這一規定表明每個公民都有控告、檢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權利和義務。義務的含義是指法律要求必須去做的。這一規定同時表明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嫌疑人,沒有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的是違法行為,嚴重的將構成犯罪。

  導入  新課

  本節課我們來學習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控告檢舉,正當防衛。

  二、控告檢舉,正當防衛是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板書)

  1、控告檢舉違法犯罪(板書)

  提問:什么是控告檢舉?控告檢舉有哪兩種形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1)控告檢舉:是接線員公民為了維護國家、人民的利益,向執法機關控告違法犯罪事實,檢舉嫌疑人,并要求依法處理的行為。

  2)控告檢舉的兩種形式:控告檢舉既可以用局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頭提出

  事實證明,公民積極控告檢舉違法犯罪,有利于執法機關迅速偵破案件,及時制裁違法犯罪分子。

  (投影片二)1997年,《半月談》的法律咨詢臺收到這樣一封信:內容如下:一天,我去某儲蓄所取款,一歹徒在光天化日這下搶動了一中年婦女的兩疊人民幣就跑,值勤門衛攔截,歹徒吼道:“誰管,捅死誰!”說著守門欲逃。我騎上停在門前的摩托車追擊,猛力將歹徒撞倒,隨后行人、巡警趕來抓獲了歹徒。但是,我很后悔,怕撞死了歹徒惹麻煩,弄不好自己違法。

  提問:劉永一如撞死歹徒是合法還是違法?什么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哪四個條件?(學生看書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

  2、實施正當防衛同犯罪分子做斗爭(板書)

  1)正當防衛的定義(板書)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在當時的危急時刻,劉永一如果撞死了歹徒,表面看來,似乎符合犯罪的牲,但是,由于奪回了人民幣,避免了中年婦女的損失,不具有社會危害性,所以不認為是違法犯罪行為。相反它是有利于社會的行為,因而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

  2)實施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板書)

  第一、必須是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

  提問:什么是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舉例說明。(學生看書回答后,教師歸納。)

  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是指法律所保護的國家、集體的利益,或本人,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犯罪行為或違法行為的侵害。例如,上述例子中的劉永一就是看到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犯罪行為的侵害,而用摩托車猛力將歹徒撞倒,屬于正當防衛。

  需要注意的是;兩個流氓集團聚眾斗歐,一方先動手,另一方將其打傷,則不屬于正當防衛。因為流氓集團聚眾斗歐是非法行為,非法行為無權行使正當防衛。另外,張三故意用挑撥、挑釁等不正當手段激怒李四,誘使李四進行侵害,爾后予以反擊,將李四打傷,也不是正當防衛。這種情況叫做“防衛挑撥”(即有預謀地進行故意犯罪),由此構成的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第二、必須是非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

  提問:什么是非法侵害正在進行?非法侵害尚未發生或已經結束,能否實施正當防衛?(學生看書發言后,老師歸納。)

  非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是指客觀存在著非法侵害已經著手實行,法律所保護的公共利益或公民的個人權益正處于直接的、實在的威脅狀態中,例如上述事例中,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一中年婦女手中的兩疊人民幣,奪門欲逃之時,這是客觀存在著非法侵害已經著手實行。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尚未開始或已經結束的非法侵害,或者屬于主觀想象、推測的危害行為,都不能實施正當防衛。例如,張三對李四有仇,張三天天在這詛咒李四,搞封建迷信活動,由于張三的詛咒不具有客觀的社會危害性,不法侵害行為尚未開始,因此李四不能以此為借口實施正當防衛。

  如果發現非法侵害處于預備階段(即尚未開始),應該立即向執法機關告發、檢舉,以使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非法侵害已經結束,可以及時將人犯扭送執法機關處理,絕不允許再將人犯打傷,否則應法律責任。

  第三、實施正當防了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

  第四、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提問:什么是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為什么對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不能過于苛求?(學生看書對投影事例展開討論,老師歸納。)

  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一般可以理解為應以防衛行為能夠足以制止住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為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比較緩和的手段就可以制止住不未能侵害,則不宜采鄧激烈的防衛手段;對沒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或國家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為,不要采用重傷、殺害的手段實施防衛。

  另外,對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不能過于苛求。只要是為了制止侵害所必需的,即使防衛的強度大于侵害的強度也是允許的。上述投影事例中的劉永一,是對正在進行搶劫的暴力犯罪進行正當防衛,劉永一在搶劫犯欲逃走的緊急關頭,騎摩托車追擊,猛力將歹徒撞倒,如果撞死了歹徒,也屬正當防衛。因為我國刑法還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3)我國法律鼓勵公民敢于實施正當防衛同犯罪分子做斗爭。

  如果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了限度,造成重大損害,那就是防衛過當了。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課堂小結

  這節課 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正當防衛的定義、正當防衛的必須同時具備的四個條件。懂得了一個重要道理:正當防衛是公民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一種有效手段。

  鞏固新課

  辨別并改錯:正當防衛行為對加害者造成了一定損害,具有社會危害性,但是不認為是違法犯罪。正當防衛是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一種主要手段。

  課后作業 

  簡要回答什么是正當防衛?實施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哪四個條件?

  

  中學生小明6歲學畫,11歲時,他畫的一幅畫被少年宮選送參加六省市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而且還得了個一等獎,考上中學后,一天小明又來到少年宮美術班看望自己的美術啟蒙老師。王老師說:“你的畫編入《少年兒童美術作品選》,你應該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樣書和稿酬了。”

  小明回家告訴了爸爸,不久小明爸爸正好到這家出版社所在省城出差,他卻了那家出版社詢問此事,接待他的那位編輯卻說:“一個10來歲孩子有什么著作權呢!還提什么稿費、樣書。”小明的爸爸聽了這話,他找到版權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告訴他:著作權無論大人小孩一律平等,出版社這種不尊重小朋友著作權的做法違反了我國《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小明的爸爸又找到那家出版社論理論法,一位負責同志向他做了自我批評,向這本畫冊的每個小作者贈送了一本畫冊,并補發每個作者15元稿酬。

  提問:中學生小明的著作權受到不法侵害,他用什么方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小明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維護自己的著作權?(設計此問題的目的:(1)讓學生從分析身邊案例入手,思考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2)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學習方法。)

  小明的著作權受到侵害后,他和父親運用《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同出版社論法、論理,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小明還可以到執法機關控告、起訴。

  導入  新課

  在我國執法機關有哪些?它們的共同任務是什么?各自職能有哪些區別?這是本節課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三、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受到非法侵害應去執法機關控告、起訴(板書)(請學生看書第109頁第3自然段至110頁第1自然段并回答下列問題后,老師歸納解釋。)

  提問:我國的執法機關指哪些機關?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有哪些?

  國家執法機關的類別(板書)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它們都屬于國家的執法機關。

  公、檢、法三機關的相同點(板書)

  性質相同:它們都是國家的執法機關。

  任務相同:它們共同擔負著保衛人民民主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和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建設順利進行的光榮任務。

  公、檢、法三機關的不同點(板書)

  職能不同:

  第一公安機關依法受理: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以外的其他刑事案件;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案件。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到公安機關檢舉控告。

  第二,人民檢察院依法受理: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貪污、受賄; 侵犯公民民主權利以及瀆職等犯罪案件。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到人 檢察院控告、舉報。

  第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自訴刑事案件,即受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捍的訴訟案件。包括侮辱誹謗、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遺棄老人和兒童,以及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主要是離婚、贍養等案件和繼承、賠償等糾紛案件。

  經濟糾紛案件。主要是經濟合同糾紛、農村與企業事業單位承包合同糾分等案件。

  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本人或委托律師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訴論或民事訴訟。

  (4)公、檢、法三機關的內在聯系(板書)

  三機關又是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

  (組織學生看投影片二)王某是北京市某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就在高考前夕,弟弟被人打傷了,王某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本應協助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此事,但他卻糾集了幾個人,將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傷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其報考大學的意愿化為泡影。

  提問:對王某的法律制裁只是人民法院一個機關完成的嗎?為什么?

  王某糾集幾個人,將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傷,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立即派警方將王某拘留,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立案、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開展偵查工作,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開庭審判,人民法院和公安機關分行判決。在整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三機關始終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約。

  提問:法律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這一規定說明了什么?(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時,可以到公、檢、法三機關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或者到審判機關起訴。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什么是執法機關?公、檢、法三機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明白一個道理: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應該怎么辦?

  鞏固新課

  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 A.忍氣吞聲 B.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C.報復對方 D.到執法機關去控告、起訴,以便得到法律的救濟。

  課后練習

  公\檢\法三機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

  

  (組織同學看投影片一)法律咨詢臺: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因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法院說訴訟已超過時效不予受理.請問打官司還有時效問題嗎?

  提問:馬明的朋友因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說明什么? 法院說訴訟已超過時效給我們什么啟示? (設計此問題的目的:通過提問使學生明確受到不法侵害知道去執法機關控告\起訴還不夠,還應了解訴訟程序和訴訟時效。)(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四、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導入  新課

  通過上題的分析,我們發現,了解訴訟程序和時效是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前提條件,那么訴訟分幾類?它們的程序、主要階段、特點各是什么?怎樣寫起訴書?判決書和調解書的法律效力一樣嗎?這些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訴訟按其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程序(板書)

  1)刑事訴訟定義(板書)

  刑事訴訟:是國家執法機關為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篇6

  第十五課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識記:

  1、正當防衛的含義。

  2、公安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職能。

  3、我國三個訴論法律的名稱。

  理解:

  1、用事實表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2、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

  3、列舉事例和有關資料表明,公民依法行使揭發檢舉權的重大作用。

  運用:

  通過走訪,參觀或其他活動,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

  (一)能力目標

  認識揭發檢舉是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培養揭發違法犯罪、檢舉犯罪嫌疑人的能力。

  初步培養運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二)覺悟目標

  懂得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既是公民的義務,又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增強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意識。

  懂得受到不法侵害忍氣吞聲或采用非法手段進行報復是錯誤的。增強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框題內容。

  2、控告檢舉違法犯罪。

  3、“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學難點 

  1、實施正當防衛同犯罪分子做斗爭。

  2、行政訴訟的含義和特點。

  課時安排:4課時

  

  一天晚上,中學生劉愛娟、田玲、張萍看完電影騎車回家。突然,一個黑影從小樹林里竄了出來,朝騎在后邊的田玲撲去,“阿!救命!”田玲驚叫一聲,連人帶車被推倒在地。劉愛娟趕緊下車,一邊叫喊著:“抓壞蛋!”一邊奔邊來,附近沒有人家,又沒有過路人,所以無人來相救。騎在前面的張萍,已在夜幕中消失。“一事實上要保護田玲。”此時,劉愛娟只有一個念頭。她使勁揪住壞蛋的頭發往后拉,那壞蛋不得不騰出一只手來對付愛娟想;“應該給壞蛋留點傷,好讓警察叔叔抓住他”。她急中生智朝壞蛋的手咬去,“呀!”壞蛋疼得松開了手。愛娟又從地上抓起一泥土朝壞蛋臉上揚去,壞蛋被泥沙瞇得睜不開眼,田玲乘機掙脫了。張萍害怕,騎車飛也似地跑回家。其父得知此事抄起一把鐵鍬在張萍的帶領下騎車趕往出事地點,剛一出村就碰到劉愛娟和田玲。當天晚上,劉愛娟在父親和村長的陪同下,到派出所報了案。第二天下午派出所根據劉愛娟提供的線索,抓住了壞蛋。

  提問:(1)上述案例劉愛娟同學的行動為什么受到同學和教師的好評?(2)張萍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設計此問題的目的:(1)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身邊的案例,引起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思考;(2)從學生的困惑點入手,引發學生對社會上違法犯罪這一社會現象的關注;(3)在擴散性思維的過程中,使學生對社會上違法犯罪現象由無奈到理性的思考。)(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劉愛娟同學的行動這所以受到同學和教師的好評,因為她用法律賦予的正當防衛的武器保護了同學田玲、戰勝了罪犯。好的行為是見義勇為的行為。張萍同學在危急關頭,沒有停車相救,反而飛車回家的做法是不妥的,但她叫了人也是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方法之一。

  導入  新課

  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對于公民個人和國家利益有什么意義?法律給我們哪些武器?

  這就是本課要解決的問題:

  1、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板書)

  2、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板書)

  提問;上述染例中劉愛娟同學咬傷壞蛋的手,又在當天晚上在父親和村長的陪同下到派出所報了案,對破案有什么作用?劉愛娟同學保護同學勸壯舉歹徒的事跡受到學校的表彰,也受到法律的支持和鼓勵在哪些法律中有明確規定?(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3、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具有重要意義。(板書) 

  (1)既可以協助執法機關及時地偵破案件、懲處違法犯罪;

  (2)又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犯罪;

  (3)公民還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

  教師講述:我國憲法第41條、刑法第254條、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鼓勵和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

  (投影片二)昆明市人民銀行分理處的營業員林茨、戴書華值班時,與持刀搶動的歹徒拼死搏斗。戴書華不幸犧牲,林茨身負重傷12處。但就在罪犯縱為時,林茨仍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斗爭,用身軀撲滅火焰,然后,跌跌撞撞前去報案,使公安機關及時抓獲了罪犯。

  提問:營業員林茨、戴書華奮不顧身保護的是誰的財產?林茨在身負重傷12處的情況下仍用身體撲滅火焰,并跌跌撞撞前去報案表現了什么樣的精神和覺悟?(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4)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忠于祖國、忠于社會主義事業、有高度的社會主義覺悟和集體主義精神的表現。

  (5)青少年必須從小培養這種高尚品德,見義勇為,敢于同各種違法犯罪做斗爭。

  4、有人看到違法犯罪現象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這是十分有害的(板書)

  (投影片三)武漢人 廣播電臺記者、共產黨員楊威在漢口鬧市區的一家餐館就餐地,發現一個正在扒竊的歹徒。楊威一把抓住歹徒的衣領,大喝一聲:“快把錢包交出來!”在楊威的威逼下,歹徒連聲求饒。這時,楊威向被盜人說:“同志,您的錢包被盜。”可是被盜人否認自己錢包被盜。歹徒立刻反撲過來,氣勢洶洶地說:“你誣陷好人!”七八個歹徒蜂擁頁上,向楊威劈頭蓋臉打來。楊威一面死死抓住作案歹徒,一面大聲疾呼:“共產黨員、革命同志幫我抓壞蛋!”可是竟無一人出來相助,楊威全身多處受傷。事后,被盜人給楊威跪下說:“我對不起您。”公安人員采訪了店主和當時的就餐才:為什么見到違法犯罪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時,有人說:“雷鋒早就過時了,市場經濟嘛,就該自己顧自己。”

  提問:這種看法對嗎?為什么?(學生討論發言之后,教師歸納。)

  第一,這種看法是十分有害的。因為采取這種態度,不僅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且會在客觀上縱容和支持違法犯罪分子,同時,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現,應該受到譴責。

  第二,自己顧自己的原則和市場經濟是不相容的。因為市場經濟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而社會化大生產造就了協作這樣一種勞動方式,所以協作性勞動的過程就像一條一環扣一環的鏈子,把人和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社會生產越發達,對協作與互相幫助的要求越高。到了今天,勞動的協作性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成為商品生產條件下一種普遍的文化。一種公認的道德準則。上述案例中的店主和就餐者面對歹徒行兇而袖手旁觀。客觀上縱容和支持了犯罪分子,不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和人民的利益,是十分有害的。

  (投影片四)某日,一架中國民航的客機剛起飛數分鐘,機上一名乘客突然沖向駕駛室,一手舉槍項著駕駛員的腦袋,另一只手則拉著捆在腰上的足以使飛機炸毀的炸藥導火索,命令駕駛員將飛機飛往目的地。而對劫機犯,駕駛員以及其他機組人員意識到,如果與他硬拼,必然會導致機毀人亡,造成重大的損失和犧牲。要制服罪犯,保全收音機和全體機組人員、乘客的安全,必須采取機智的斗爭策略。因而,駕駛員對于罪犯“言聽計從”,想盡辦法穩住罪犯,并鎮靜自若地與罪犯聊起天來,在聊天中,將劫機情況通知地面,在聊天中發現罪犯對地形不熟悉,于是駕駛收音機在原來起飛的機場周圍上空繞圈子,最后將飛機降落在原來起飛的機場,并告訴劫機犯,飛機已經抵達他要到的地方。劫機犯聽后高興異常,當他快步走下飛機時卻被我公安人員擒獲。

  提問:上述事例說明了什么道理?事例中哪些情節體現了駕駛員善于斗爭呢?日常生活中勇敢機智地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好方法還有哪些?(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1)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板書)  青少年在與違法犯罪做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會力量將不法分子抓獲。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好方法有: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

  提問:你知道哪些情況應打“110”報警電話?(學生討論后發言,老師歸納。)

  當公民、國家、集體的合法權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發生交通、火災等意外事故時要及時報警。具體范圍為:一是殺人、搶劫、搶奪、盜竊等刑事案件;二是擾亂車站、商場、餐飲娛樂等公共場所秩序;三是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災害事故;五是群眾的求助。

  課堂小結

  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公民同違法犯罪斗爭的重要意義;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懂得了一個重要道理:看到違法犯罪現象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是十分有害的。

  鞏固新課

  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公民的義務

  課后練習

  請同學結合課上講的知識,做《思想政治學習指導》(學生用書)中與本課時相關內容的練習。

  

  復習提問

  (投影一)我國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提問:這一規定說明了什么?如何解釋“有權利也有義務”?(設計此問題的目的;(1)通過對法律條文的解析引發學生對本節課要學習內容的思考;(2)使學生從對法律條文的討論中把握本課時的內容。)(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這一規定表明每個公民都有控告、檢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權利和義務。義務的含義是指法律要求必須去做的。這一規定同時表明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嫌疑人,沒有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的是違法行為,嚴重的將構成犯罪。

  導入  新課

  本節課我們來學習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控告檢舉,正當防衛。

  二、控告檢舉,正當防衛是公民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板書)

  1、控告檢舉違法犯罪(板書)

  提問:什么是控告檢舉?控告檢舉有哪兩種形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1)控告檢舉:是接線員公民為了維護國家、人民的利益,向執法機關控告違法犯罪事實,檢舉嫌疑人,并要求依法處理的行為。

  2)控告檢舉的兩種形式:控告檢舉既可以用局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頭提出

  事實證明,公民積極控告檢舉違法犯罪,有利于執法機關迅速偵破案件,及時制裁違法犯罪分子。

  (投影片二)1997年,《半月談》的法律咨詢臺收到這樣一封信:內容如下:一天,我去某儲蓄所取款,一歹徒在光天化日這下搶動了一中年婦女的兩疊人民幣就跑,值勤門衛攔截,歹徒吼道:“誰管,捅死誰!”說著守門欲逃。我騎上停在門前的摩托車追擊,猛力將歹徒撞倒,隨后行人、巡警趕來抓獲了歹徒。但是,我很后悔,怕撞死了歹徒惹麻煩,弄不好自己違法。

  提問:劉永一如撞死歹徒是合法還是違法?什么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哪四個條件?(學生看書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

  2、實施正當防衛同犯罪分子做斗爭(板書)

  1)正當防衛的定義(板書)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在當時的危急時刻,劉永一如果撞死了歹徒,表面看來,似乎符合犯罪的牲,但是,由于奪回了人民幣,避免了中年婦女的損失,不具有社會危害性,所以不認為是違法犯罪行為。相反它是有利于社會的行為,因而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

  2)實施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板書)

  第一、必須是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

  提問:什么是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舉例說明。(學生看書回答后,教師歸納。)

  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是指法律所保護的國家、集體的利益,或本人,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犯罪行為或違法行為的侵害。例如,上述例子中的劉永一就是看到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犯罪行為的侵害,而用摩托車猛力將歹徒撞倒,屬于正當防衛。

  需要注意的是;兩個流氓集團聚眾斗歐,一方先動手,另一方將其打傷,則不屬于正當防衛。因為流氓集團聚眾斗歐是非法行為,非法行為無權行使正當防衛。另外,張三故意用挑撥、挑釁等不正當手段激怒李四,誘使李四進行侵害,爾后予以反擊,將李四打傷,也不是正當防衛。這種情況叫做“防衛挑撥”(即有預謀地進行故意犯罪),由此構成的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第二、必須是非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

  提問:什么是非法侵害正在進行?非法侵害尚未發生或已經結束,能否實施正當防衛?(學生看書發言后,老師歸納。)

  非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是指客觀存在著非法侵害已經著手實行,法律所保護的公共利益或公民的個人權益正處于直接的、實在的威脅狀態中,例如上述事例中,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一中年婦女手中的兩疊人民幣,奪門欲逃之時,這是客觀存在著非法侵害已經著手實行。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尚未開始或已經結束的非法侵害,或者屬于主觀想象、推測的危害行為,都不能實施正當防衛。例如,張三對李四有仇,張三天天在這詛咒李四,搞封建迷信活動,由于張三的詛咒不具有客觀的社會危害性,不法侵害行為尚未開始,因此李四不能以此為借口實施正當防衛。

  如果發現非法侵害處于預備階段(即尚未開始),應該立即向執法機關告發、檢舉,以使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非法侵害已經結束,可以及時將人犯扭送執法機關處理,絕不允許再將人犯打傷,否則應法律責任。

  第三、實施正當防了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

  第四、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提問:什么是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為什么對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不能過于苛求?(學生看書對投影事例展開討論,老師歸納。)

  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一般可以理解為應以防衛行為能夠足以制止住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為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比較緩和的手段就可以制止住不未能侵害,則不宜采鄧激烈的防衛手段;對沒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或國家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為,不要采用重傷、殺害的手段實施防衛。

  另外,對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不能過于苛求。只要是為了制止侵害所必需的,即使防衛的強度大于侵害的強度也是允許的。上述投影事例中的劉永一,是對正在進行搶劫的暴力犯罪進行正當防衛,劉永一在搶劫犯欲逃走的緊急關頭,騎摩托車追擊,猛力將歹徒撞倒,如果撞死了歹徒,也屬正當防衛。因為我國刑法還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3)我國法律鼓勵公民敢于實施正當防衛同犯罪分子做斗爭。

  如果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了限度,造成重大損害,那就是防衛過當了。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課堂小結

  這節課 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正當防衛的定義、正當防衛的必須同時具備的四個條件。懂得了一個重要道理:正當防衛是公民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一種有效手段。

  鞏固新課

  辨別并改錯:正當防衛行為對加害者造成了一定損害,具有社會危害性,但是不認為是違法犯罪。正當防衛是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一種主要手段。

  課后作業 

  簡要回答什么是正當防衛?實施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哪四個條件?

  

  中學生小明6歲學畫,11歲時,他畫的一幅畫被少年宮選送參加六省市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而且還得了個一等獎,考上中學后,一天小明又來到少年宮美術班看望自己的美術啟蒙老師。王老師說:“你的畫編入《少年兒童美術作品選》,你應該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樣書和稿酬了。”

  小明回家告訴了爸爸,不久小明爸爸正好到這家出版社所在省城出差,他卻了那家出版社詢問此事,接待他的那位編輯卻說:“一個10來歲孩子有什么著作權呢!還提什么稿費、樣書。”小明的爸爸聽了這話,他找到版權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告訴他:著作權無論大人小孩一律平等,出版社這種不尊重小朋友著作權的做法違反了我國《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小明的爸爸又找到那家出版社論理論法,一位負責同志向他做了自我批評,向這本畫冊的每個小作者贈送了一本畫冊,并補發每個作者15元稿酬。

  提問:中學生小明的著作權受到不法侵害,他用什么方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小明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維護自己的著作權?(設計此問題的目的:(1)讓學生從分析身邊案例入手,思考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2)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學習方法。)

  小明的著作權受到侵害后,他和父親運用《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同出版社論法、論理,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小明還可以到執法機關控告、起訴。

  導入  新課

  在我國執法機關有哪些?它們的共同任務是什么?各自職能有哪些區別?這是本節課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三、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受到非法侵害應去執法機關控告、起訴(板書)(請學生看書第109頁第3自然段至110頁第1自然段并回答下列問題后,老師歸納解釋。)

  提問:我國的執法機關指哪些機關?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有哪些?

  國家執法機關的類別(板書)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它們都屬于國家的執法機關。

  公、檢、法三機關的相同點(板書)

  性質相同:它們都是國家的執法機關。

  任務相同:它們共同擔負著保衛人民民主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和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建設順利進行的光榮任務。

  公、檢、法三機關的不同點(板書)

  職能不同:

  第一公安機關依法受理: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以外的其他刑事案件;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案件。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到公安機關檢舉控告。

  第二,人民檢察院依法受理: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貪污、受賄; 侵犯公民民主權利以及瀆職等犯罪案件。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到人 檢察院控告、舉報。

  第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自訴刑事案件,即受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捍的訴訟案件。包括侮辱誹謗、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遺棄老人和兒童,以及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主要是離婚、贍養等案件和繼承、賠償等糾紛案件。

  經濟糾紛案件。主要是經濟合同糾紛、農村與企業事業單位承包合同糾分等案件。

  凡屬上述案件,公民可以本人或委托律師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訴論或民事訴訟。

  (4)公、檢、法三機關的內在聯系(板書)

  三機關又是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

  (組織學生看投影片二)王某是北京市某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就在高考前夕,弟弟被人打傷了,王某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本應協助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此事,但他卻糾集了幾個人,將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傷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其報考大學的意愿化為泡影。

  提問:對王某的法律制裁只是人民法院一個機關完成的嗎?為什么?

  王某糾集幾個人,將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傷,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立即派警方將王某拘留,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立案、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開展偵查工作,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開庭審判,人民法院和公安機關分行判決。在整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三機關始終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約。

  提問:法律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這一規定說明了什么?(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時,可以到公、檢、法三機關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或者到審判機關起訴。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什么是執法機關?公、檢、法三機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明白一個道理: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應該怎么辦?

  鞏固新課

  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 A.忍氣吞聲 B.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C.報復對方 D.到執法機關去控告、起訴,以便得到法律的救濟。

  課后練習

  公\檢\法三機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

  

  (組織同學看投影片一)法律咨詢臺: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因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法院說訴訟已超過時效不予受理.請問打官司還有時效問題嗎?

  提問:馬明的朋友因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說明什么? 法院說訴訟已超過時效給我們什么啟示? (設計此問題的目的:通過提問使學生明確受到不法侵害知道去執法機關控告\起訴還不夠,還應了解訴訟程序和訴訟時效。)(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四、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板書)

  導入  新課

  通過上題的分析,我們發現,了解訴訟程序和時效是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前提條件,那么訴訟分幾類?它們的程序、主要階段、特點各是什么?怎樣寫起訴書?判決書和調解書的法律效力一樣嗎?這些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訴訟按其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程序(板書)

  1)刑事訴訟定義(板書)

  刑事訴訟:是國家執法機關為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精選6篇) 相關內容:
  • 維護消費者權益(通用4篇)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理性消費,選擇合理的消費行為,培養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能力目標:通過主動學習,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政治教案-《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設計及點評(精選4篇)

    《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設計及點評一、 指導思想依據新課程的功能是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要求,在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設計中要貫徹的指導思想是,學生在學科領域或現實...

  • 依法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通用5篇)

    (初二思想政治上冊第五課)《依法保護我們的家園》——————基于網絡環境下初中政治課探究學習教案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二中 任彤一、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掌握我國法律規定的對違反環境行為的制裁、當代中學生自覺履行環保義務的方向...

  • 兩代人的對話(精選8篇)

    導入新課我知道同學們見過很多橋,不知道哪個同學能用簡筆畫把自己見過的橋畫下來?(很多學生要畫,選2—3人即可。)哦,他們畫的真不錯。誰還能說說橋的作用?(學生說,教師鼓勵、肯定。...

  • 合作競爭(精選7篇)

    ●○對應的課標內容“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與溝通”部分:“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合作與競爭,養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

  • 第五課第一框《隱私和隱私權》教案設計(精選6篇)

    萬州區趕場初中 李美華[課標要求] 本節課依據課程標準“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權利與義務”的相關部分:“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個人的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

  •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案(精選2篇)

    課 題第七課 第二節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課 時本學期第___課時日 期本單元第 _課時課 型新授復備人審核人感知目標學 習目 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尊重法律,尊重權利,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理解老師》教案(精選2篇)

    《理解老師——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通課時3【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與老師交往的基本原則。能力目標:能正確評價老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能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老師交往。...

  • 《平等對待你我他》教案(精選2篇)

    第 6課 平等對待你我他教案第2框 平等待人【前置檢測】(相信自己我能行)周恩來身為國家總理,處處平等待人:他要找秘書、警衛員、保密員、理發師辦事從來都用“請”字;服務員給他倒茶,他常常站起來用雙手接,并微笑著點頭表示謝意;外出...

  • 八年級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久久久 | 清纯国语对白videoshdcom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 激情aⅴ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老妇激情毛片视频 | 欧美S码亚洲码精品M码 | 色七七亚洲 | 国产骚妇自慰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久 | 靠比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AV网在线观看 |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国产网站在线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一区 | 天天摸天天添人人澡 |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观看 |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涂了春药被一群人伦爽99势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A片 | 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 | 成人av片在线观看免费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 97国产人人| 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 |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 | 欧美精品第一区 |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碰 | caoporn国产免费| 国产三区四区五区在线播放 | 久热这里只有 | 国产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重囗另类BBWSeⅹHD | 色九九九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