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報三春暉》教學設計(通用4篇)
《難報三春暉》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情感、價值和態度目標
1.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
2.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
3.體驗盡孝后的快樂
能力目標
1.辨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
2.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的能力
知識目標
1.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學重點
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設計思路: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作為子女應該回報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本課通過活動探究,使學生能體驗到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從而能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并體驗盡孝后得了快樂!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讓學生通過探討,來加深情感的培養。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給長輩洗一次腳
教學過程
[音樂導入] 《愛的奉獻》
[故事]“小鋒和媽媽”(課本p12)
活動一:媽媽為兒子的多動、成績差而傷心,卻為什么總在兒子面前露出笑臉、鼓勵他?
你理解小峰媽媽的一片苦心嗎?
小峰以什么方式回報母親?
你能說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爸爸、媽媽為你付出的愛嗎?請具體說明。
活動過程:
[學生] 略
[教師] 父母不僅賜予我們生命,還含辛茹苦的撫養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樣的恩情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古詩欣賞]《游子吟》
[小結]唐朝孟郊的這首詩以歌頌偉大的母愛而著稱。它從母親為即將離家遠游的兒子縫制衣服的行動中,透露出母親的無限慈愛。
[承轉]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我們養育長大。孝敬親長理應是我們的天職。
活動二:比較下列行為,體會孝順父母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表現,并說明這樣做是否合適的理由。
活動過程:
[學生] 略
[教師]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并按這些要求去做。
[經典回放]“陽光學子的感人故事兩則”
活動三:請結合課本p15表格并對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說說你們有哪些孝敬父母的表現?能談談為父母盡了孝心以后的感受嗎?
例一:沈陽市文藝二校門前,準時出現了兩位掃街人。一個是中年女性,另一個是小伙子。中年婦女戴著厚厚的口罩,身穿橘黃色馬甲,揮舞著大掃帚在灰塵中出沒;小伙子則一身學生裝束,一絲不茍地清掃著每一個角落。
例二:……
[小結]孝敬父母就是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我們對父母的孝順,不時古代的愚孝,也不時盲目的順從,而是在平等基礎上對父母的尊敬和侍奉,使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我們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還要孝順父母的長輩。因為他們為社會為家庭作出過貢獻,對我們傾注了極大的關懷和愛護,甚至較之父母對我們的疼愛有加。在他們年老多病、行動不便時,坐孫子女的更要獻上一篇孝心。
[倡議]我們為爸爸媽媽只是做了一點點的小事情,可他們卻十分的感動。為此,我想對全體同學提出幾條倡議:第一:多關心自己的長輩,尤其在他們不舒服的時候。第二:早上走時對長輩說“再見”,回到家是主動打招呼,尤其是不對自己的長輩亂發脾氣。第三:每天給自己設立一個勞動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我相信,在父母、長輩愛的渲染下,我們也一定會把愛回報。
[作業]制定孝順父母長輩的小計劃。
(1) 自己應當怎樣孝敬父母長輩?
(2) 在這一周內我能為他們做什么?
(3) 怎樣落實孝敬長輩的計劃?
附材料:
葛曉嵐(理649分,考上浙江大學):小時候父母都身染重病,母親一直癱瘓在床,父親患了肝炎,但我們一家三口還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母親去世。母親的去世給父親很大的打擊,他拖了幾年,也離開了我。現在我和外公一起生活,冬天的晚上,我經常聽到外公的咳嗽聲,好像要將他身體里的東西都吐出來。我很心痛很害怕,害怕外公也像父母一樣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一顆敏感脆弱的心就這樣長大了,我告訴自己,不能生活在陰影中,我還擁有很多珍貴的東西,比如意志、勇氣、樂觀和自信。我很少買新衣服,更沒有零用錢;炎夏的午后,一碗自己做的冰綠豆湯就能讓我擁有一天的好心情。
盛鋒鋒(理678分,考上復旦大學):我出生在新昌山區,很小的時候,父親常在外地打工,母親既要做農活,又要照顧我們姐弟倆,每天就一左一右兩個籮筐挑著我們上山,直到天黑才回家。每逢春節,別人家都開開心心地過新年,父親還要四處奔走,為我和姐姐的學費奔波。生活的艱辛,我深有體會。上高中時,我參加了許多興趣小組,讓我開闊了思維,使我克服了煩躁心理和單調的學習帶來的乏味。今年我考上了復旦大學,我們家是山村里惟一的一戶有兩個大學生的家庭。
《難報三春暉》教學設計 篇2
難報三春暉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情感、價值和態度目標
1.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
2.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
3.體驗盡孝后的快樂
能力目標
1.辨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
2.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的能力
知識目標
1.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學重點
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設計思路: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作為子女應該回報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本課通過活動探究,使學生能體驗到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從而能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并體驗盡孝后得了快樂!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讓學生通過探討,來加深情感的培養。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給長輩洗一次腳
教學過程
[音樂導入] 《愛的奉獻》
[故事]“小鋒和媽媽”(課本p12)
活動一:媽媽為兒子的多動、成績差而傷心,卻為什么總在兒子面前露出笑臉、鼓勵他?
你理解小峰媽媽的一片苦心嗎?
小峰以什么方式回報母親?
你能說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爸爸、媽媽為你付出的愛嗎?請具體說明。
活動過程:
[學生] 略
[教師] 父母不僅賜予我們生命,還含辛茹苦的撫養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樣的恩情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古詩欣賞]《游子吟》
[小結]唐朝孟郊的這首詩以歌頌偉大的母愛而著稱。它從母親為即將離家遠游的兒子縫制衣服的行動中,透露出母親的無限慈愛。
[承轉]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我們養育長大。孝敬親長理應是我們的天職。
活動二:比較下列行為,體會孝順父母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表現,并說明這樣做是否合適的理由。
活動過程:
[學生] 略
[教師]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并按這些要求去做。
[經典回放]“陽光學子的感人故事兩則”
活動三:請結合課本p15表格并對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說說你們有哪些孝敬父母的表現?能談談為父母盡了孝心以后的感受嗎?
例一:沈陽市文藝二校門前,準時出現了兩位掃街人。一個是中年女性,另一個是小伙子。中年婦女戴著厚厚的口罩,身穿橘黃色馬甲,揮舞著大掃帚在灰塵中出沒;小伙子則一身學生裝束,一絲不茍地清掃著每一個角落。
例二:……
[小結]孝敬父母就是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我們對父母的孝順,不時古代的愚孝,也不時盲目的順從,而是在平等基礎上對父母的尊敬和侍奉,使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我們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還要孝順父母的長輩。因為他們為社會為家庭作出過貢獻,對我們傾注了極大的關懷和愛護,甚至較之父母對我們的疼愛有加。在他們年老多病、行動不便時,坐孫子女的更要獻上一篇孝心。
[倡議]我們為爸爸媽媽只是做了一點點的小事情,可他們卻十分的感動。為此,我想對全體同學提出幾條倡議:第一:多關心自己的長輩,尤其在他們不舒服的時候。第二:早上走時對長輩說“再見”,回到家是主動打招呼,尤其是不對自己的長輩亂發脾氣。第三:每天給自己設立一個勞動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我相信,在父母、長輩愛的渲染下,我們也一定會把愛回報。
[作業]制定孝順父母長輩的小計劃。
(1) 自己應當怎樣孝敬父母長輩?
(2) 在這一周內我能為他們做什么?
(3) 怎樣落實孝敬長輩的計劃?
附材料:
葛曉嵐(理649分,考上浙江大學):小時候父母都身染重病,母親一直癱瘓在床,父親患了肝炎,但我們一家三口還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母親去世。母親的去世給父親很大的打擊,他拖了幾年,也離開了我。現在我和外公一起生活,冬天的晚上,我經常聽到外公的咳嗽聲,好像要將他身體里的東西都吐出來。我很心痛很害怕,害怕外公也像父母一樣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一顆敏感脆弱的心就這樣長大了,我告訴自己,不能生活在陰影中,我還擁有很多珍貴的東西,比如意志、勇氣、樂觀和自信。我很少買新衣服,更沒有零用錢;炎夏的午后,一碗自己做的冰綠豆湯就能讓我擁有一天的好心情。
盛鋒鋒(理678分,考上復旦大學):我出生在新昌山區,很小的時候,父親常在外地打工,母親既要做農活,又要照顧我們姐弟倆,每天就一左一右兩個籮筐挑著我們上山,直到天黑才回家。每逢春節,別人家都開開心心地過新年,父親還要四處奔走,為我和姐姐的學費奔波。生活的艱辛,我深有體會。上高中時,我參加了許多興趣小組,讓我開闊了思維,使我克服了煩躁心理和單調的學習帶來的乏味。今年我考上了復旦大學,我們家是山村里惟一的一戶有兩個大學生的家庭。
《難報三春暉》教學設計 篇3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 難報三春暉〉學案
一.學習目標
1. 懂得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培養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3. 樹立家庭中的正確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樹立孝敬父母的觀念。
難點:理解孝親敬長極少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法律規定子女應盡的義務。
三.自學流程
先賞析:《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知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此詩包含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1.預設問題,挑戰自我
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應怎樣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要有哪些表現?
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甚至違法的事,我們該怎么辦?
2.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1)閱讀小峰的故事,思考p13的問題(分組討論下列問題,派代表發言。)
媽媽為兒子的多動癥、成績差而傷心,卻為什么總在兒子面前露出笑臉、鼓勵他?
你理解小峰媽媽的一片苦心嗎?
小峰以什么方式回報母親?對你有什么啟發?
你能說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爸爸、媽媽為你付出的愛嗎?請具體說明。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撫育我們長大,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父母為家庭做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2)田世國的故事,視頻教案p17.
XX年9月30日下午,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給一對母子做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手術:田世國第一次看到了手術后的母親。眼淚再次在這個七尺男兒的眼眶中打轉,他看著照片,哽咽著說:"母親這一輩子為我們奉獻了多少啊,我捐出一個腎,又算得了什么呢?"
慈母身上腎、孝子一片心,在高超的醫療技術支持下,田世國和母親術后恢復情況出乎意料地好!得到這個喜訊,記者昨天再次來到中山醫院,探望這對母子——躺在病床上,他臉色略顯蒼白,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要救我母親!"令他心焦的是,他無法親眼看到一樓之隔的母親。因為母親以為他現在正在廣州忙工作呢。好在有弟弟田世凱每天奔波在六七樓間,照料兄長和母親。其實母親在七樓無菌病房也不易見到,但好心的護士早就從本報讀到了他們的故事,破例讓田世凱在門外看看母親說說話。從弟弟口中,田世國知道老母親一天好過一天,喜出望外。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之田世國
讀了田世國的故事,說一說你平時是怎樣孝敬父母的?你認為孝敬父母應該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討論
師:他以實際行為挽救了母親的生命,用他自己的話說,母親活在世上就是他最大的幸福。他希望天下子女都能孝敬自己的父母,那種感覺是甜蜜的。
(3)《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個“佳節”是什么節日嗎?現在我們又把農歷九月九日叫做什么節?這一天家人是怎么慶祝的?我什么要提倡敬老?
三.達標檢測
1.多選題
(1)父母對子女的撫育和教育是( abcd )
a.親情的自然流露 b.傳統美德的彰顯和發揚 c.當今社會道德的要求 d.我國法律的要求
(2)“家庭既是我們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托處。”這是因為家是(abcd)
a.我們情感的棲息地 b.我們物質生活的后盾 c.我們的娛樂天地d.天然學校和發展大本營
(3)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通常表現在(abc)
a.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 b.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
c.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d.克服逆反心理,一切順從父母
2.閱讀思考
小磊的父母患有憂郁癥,父親踩黃包車,起早貪黑每個月也只有四五百元的收入,家庭的成長沒有給他帶來陰影。他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憂,從未影響成績。在陽光助學行動的幫助下,小磊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計算機軟件專業。
小磊的故事給了你那些啟示?
課堂小結: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了孝親敬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同學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為此,我想對全體同學提出幾條倡議:第一:多關心自己的長輩,尤其在他們不舒服的時候。第二:早上走時對長輩說“再見”,回到家是主動打招呼,尤其是不對自己的長輩亂發脾氣。第三:每天給自己設立一個勞動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我相信,在父母、長輩愛的渲染下,我們也一定會把愛回報。
四.作業
自己應該怎樣孝敬父母長輩?
找兩句愛家,愛父母的句子寫下來。
五.預設板書 第三框:難報三春暉
第一目:愛灑心間
1、父母的付出應該得到愛的回報
2、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第二目: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
1、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2、孝敬父母的具體表現
3、孝敬父母收獲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從
5、對祖父母、外祖父母盡孝心
六.教學反思:本課內容難度不大,重在指導學生的行動。因此,設計時采用了讀——思——說——議——課后實踐等方法,注重針對學生的成長特點和思維水平,,注重把思品的學習和學生的情感體驗聯系起來,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思品活動化教學的理念。讓學生在情感中體驗、感受。營造出一個民主和諧、平等互助的交流環境,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實現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但教師要注意對課堂的掌控,使課堂做到活而不亂,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難報三春暉》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孝敬長輩應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能力目標——能辨證分析孝敬父母長輩好處和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的能力;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驗盡孝后的快樂;樹立家庭中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二、課前準備:查找有關母親節和父親節的來歷;你身邊的孝順故事等。
三、教學過程:
1.活動一:你知道母親節和父親節嗎?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
2.出示主題:難報三寸暉。
(活動二)播放孟郊的詩《游子吟》,并請同學們想一想 :回想自已的父母為我們所做的點
點滴滴,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呢?
3.考考你孝敬父母我在實踐(1). 我們班有多少同學能記得起父母的生日?
(2).關于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的思考。
母 愛
一些人每天都在尋找愛,殊不知愛就在你身邊。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題記
當你在母親的呼喚中起床時,你是否想到是母親起得最早;
當你端起那杯還冒著熱氣的牛奶時,你可曾發現母親臉上一顆顆晶瑩的汗珠;
當你在母親的叮囑下騎車上學時,你會不會感覺到背后那飽含著千言萬語的眼眸…… 也許你會說那不是很平常的事嗎?不,你錯了。母親的這些行動,無一不證明著一個字———愛。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誰用甘甜的乳汁喂養我們長大,又是誰用她那甜美的歌聲送我們進入夢鄉。“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是我們從小唱到大的,但又有幾人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呢?母愛,這一份濃得化不開的感情,每時每刻都包圍在我們身邊。
但無論在我何時跌倒,母親總用她那有力的雙手將我扶起;當我在人生的路上努力前進時,耳邊就會響起母親的叮嚀;當我取得一點成績時,母親會像孩子般的高興;當我在外惹是生非時,母親就會怒不可遏地斥責我,自己卻在背后黯然而泣…… 記得上了初中以后,我總是很晚才回家,每當我回來時,母親總是站在院門口等我。
所以每天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的時候,只要想到母親還在門口等我回家,就覺得格外溫暖,讓我知道還有人等我回去。曾有過去的我或許不太懂事,曾為嚴厲的母親不近人情,而任性地和她頂撞,覺得她不了解年輕人的心,老思想不應用在我身上,曾懷疑過母親是否愛我。
有人跟我說過:“被人等待,是一種幸福。”我想我就是那個幸福的人!
記得上了初中以后,我總是很晚才回家,每當我回來時,母親總是站在院門口等我。所以每天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的時候,只要想到母親還在門口等我回家,就覺得格外溫暖,讓我知道還有人等我回去。曾有人跟我說過:“被人等待,是一種幸福。”我想我就是那個幸福的人!
年輕的我們總是胸懷大志,總想像鷹一樣翱翔在藍天下。其實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風箏,那根看不見的線是母親對我們深深的愛。母愛像本書,一本永遠也看不完的書,需要你去細細地品味;母愛像杯陳年老酒,時間越久,越體現出它的濃烈和甜美。
看著歲月在母親的臉上留下了永久的痕跡,我也曾天真地想,我寧愿是長不大的孩子,來換回母親原有的年輕臉龐。母愛,這份我們永遠也還不清的情債,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愛我們的父母吧!
4.我們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唱)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棵草,離開了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
(聽)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棵草,離開了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
請同學們談談,我們為什么要孝敬自已的父母呢?
1.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為子女,為家庭,為社會盡了力,我們理應孝敬父母。
2.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
3.孝敬父母也是法律規定的應盡義務
一定有你知道的1.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 典范。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后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 復。
2.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
3.毛主席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痛哭,悲 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4.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
5.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痛泣不已”。
6.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 . . . . . 讓我告訴你
孝敬父母是做子女的天職。我國憲法、婚姻法明確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贍養扶助父母,不但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5.活動三:你會嗎
請同學們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孝敬自已的父母呢?活動四: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1.聽父母的話,接受父母的勸告。2.對父母有禮貌。3.體貼父母。4.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5.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經濟條件的東 西, 不為難父母。6.認真學習,積極向上,讓父母高興.
7.像孝敬父母那樣孝敬祖父、祖母、外祖父、 外祖母及 其他長輩。
活動五:教你幾招(1)正確對待父母對自已的嚴格要求
1.無論父母對你說怎么重的話,我們都要深深體味隱藏其中的那一片深沉的愛,不應該讓他們生 氣、傷心、失望,更不應該存有逆反心理。
2.要盡可能地、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按父母的要求做;
3.對父母的批評教育,千萬不要頂撞,如有不同意見,可以事后心平氣和地予以解釋,絕對不能對父母發脾氣;
4.父母如有過錯,在規勸時,也要做到態度誠懇,言辭委婉,使父母樂于接受。百孝,順為先。我們的父母,由于各種原 因,有的可能文化水平較低,有的可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這都不妨礙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對他們的尊敬,“兒不嫌母丑”,再有缺點的父母畢竟是我們自己的父母!我們只有尊重他們的義務,沒有指責他們的權利。
(2)正確處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
1.由于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上一輩與我們中學生之間有一定的代溝。代溝的存在給兩代人的交往帶來一定的困難。正確對待和處理代溝需要兩代人的共同努力。
2.從我們做子女的角度,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努力:
(1).要尊重父母,這是與父母相處的基本出發點。無論有多大的分歧,子女都應該保持對父母的尊重和禮貌。做不到這一點,只會招致 父母的反感,失去進一步對話的基礎。
(2).要多與父母交流與溝通。內心的想法,只要心平氣和地說出來,有很多父母是能夠理解的。至少應讓父母知道子女的想法,沒有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很難達到相互理解。
(3).求同存異,不走極端。有些觀點不一致,可以先將其放在一邊,慢慢討論,不要強詞奪理,不要逼著父母接受自己的觀點。注意哦孝敬父母一定不要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不然,可能就會把好事做成壞事,成了愚孝或者盲孝。作業:17頁
四、教學反思:
這堂課重在體現學生的感悟,讓學生在詩、歌曲和散文詩中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愛。最后的倡議,讓學生能切實地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從而能真正地做到孝親敬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