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父母》教案(精選3篇)
《走進父母》教案 篇1
《走進父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通課時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父母之愛的偉大,制定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化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
2.能力目標
能正確認識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教育,培養分析問題和換位思考的能力,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種方式關愛父母。
3.情感目標
體驗和感悟父母對自己的愛,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樹立孝敬父母的觀念,將對父母的孝敬落實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重點】
1.孝敬父母需要從實際行動做起,從小事做起。
【教學難點】
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化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
【教材分析】
針對子女對父母的一些做法不能理解,容易與父母發生沖突說起,讓學生感知父母對子女最偉大和無私的愛。
【課時內容分配】一課時
【考點】
1. 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2. 如何要孝敬父母?
【易錯點】
父母與子女的對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猜猜這些圖片是什么?
小組活動:說說我的成長故事
成長的辛苦:回味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如生病、在外面受委屈等,說說自己當時的感受和來自父母的幫助。
二、說說我所知道的父母
1、不同年齡階段,父母愛護的內容不同,從生活小事到精神安慰等,都是父母對我們的愛。學生查找有關父母的故事,如英雄的父母、小說中的父母、自己的父母等,體會父母在兒女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痛苦,從而體會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最偉大的,是不求回報的。
假如沒有父母的關愛
2、教師舉反例 :對孤兒院長大的孩子與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的對比調查發現,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其智商、情商均低于有父母關愛的正常孩子。
3、討論:如何報恩、何時報恩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生通過查找和交流古代孝子的故事,了解他們是如何孝敬父母的,體會他們為何如此孝順父母。從很多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等我長大了再孝敬父母”說起,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讓學生明白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4、拓展:父母的艱辛
找一件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印象最深、感到最難的事情,寫下來,拿到班里交流。
三、小結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關愛。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孝敬父母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對父母愛的回報應該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走近父母——代溝疑析、溝通與和諧》
通課時2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網
培養正確面對代溝所引起的矛盾和沖突、主動積極地進行溝通、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父母的交往意識和情感。;理解父母,積極調適和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同父母平等溝通的意識,2.能力目標21世紀教育網培養學生同父母平等溝通的能力。
克服“逆反”心理,進一步形成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
3.知識目標: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與父母和諧溝通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 掌握與父母和諧溝通的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父母之愛無私而又奉獻!因為愛,我們得以陽光雨露,因為愛,我們得以健康成長;然而,也是因為愛,我們頗感壓力,甚至煩惱不堪。不信請聽聽我們同齡人的心聲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們該怎么辦呢?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由此引出課題——走進父母(什么是代溝?)(溝通與和諧)
二、再現情境,分析解惑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實話實說: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你與父母親之間是否發生過類似的矛盾和沖突嗎?并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矛盾?(提醒要從雙方身上找原因)
(1)學生處于青春期,獨立性增強;
(2)父母不舍得放手,處處關注;
(3)年齡和閱歷差異,造成雙方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的差異;
(4)對同輩群體的依賴,加劇了與父母的疏遠。
三、擴展情境,感悟方法
你有哪些與父母溝通的好方法,與大家分享
小組合作,請各組同學針對剛才所講所憶的沖突,討論并任選其中一個。
四、總結歸納,指導實踐
學生分小組討論,提出解決的辦法。教師歸納,引導學生“樹立一個態度,尋找幾種方法”。
一個態度:主動、愉快地與父母溝通。
幾個辦法:(1)要認識自己的變化和特點,主動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理解我們的愿望
(2)客觀地看待自己與父母在知識和能力上的差別,從內心尊重父母,愉快地接受父母正確的意見和建議
(3)了解父母的辛苦與困難,體驗父母的情緒與需要,關心父母的身體和心理狀況,給予父母更多的精神安慰
(4)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態度,克服逆反心理
(5)妥善處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與幫助父母
(五、課后作業:
完成第一課練習題
《走進父母》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對方等良好的交往意識和情感。
能力目標 :進一步培養辯證、全面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以及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目標 :理解生命是父母賦予的,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與父母和諧溝通的方法。
導學過程:(導學過程設計好預學感知、研討展示、拓展提升三個環節及第二部分當堂測評)
一、預學感知:
根據學習檢測p1-2的知識聚焦,預習教材第2—15頁的內容。
二、研討展示(自主建構知識體系):
三、拓展方舟 (自主梳理知識要點)
1.我們應該孝敬父母。
(1)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給我們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 、 的愛。
(2)孝敬父母既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民族的 。在現代社會,孝敬父母是基本的 。
(3)孝敬父母,應該體現在 中。a:孝敬父母,就要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認真學習,踏實做人。b:孝敬父母,就要體諒父母和家庭的困難,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向父母提 的要求。c:孝敬父母,就要親近、關心和幫助父母,同父母保持 的關系;在衣食住行上首先想到 ;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努力減輕父母的 。d:孝敬父母,就要贍養父母。長大后,不僅要 上贍養父母,更要在 上關心父母。
2.要學會解決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1)要認識自己的變化和特點, 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理解我們的愿望。(2)客觀地看待自己與父母在知識和能力上的 ,從內心尊重父母,愉快地接受父母正確的意見、建議。(3)了解父母的辛苦、困難,體驗父母的情緒和需要,關心父母的身體和心理狀況,給予父母更多的 安慰。(4)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態度,克服 心理。(5)妥善處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與幫助父母的關系。
四、課堂收獲
通過本節課學習,我認識到-------- 我以后會--------
當堂測評
一、單項選擇題
1.觀察漫畫《心病》,孝敬父母,我們子女應該( )
a.真心關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b.不讓父母難看、不給父母丟臉
c.多給與父母一些物質方面的贍養
d.對父母有禮貌,不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
2.“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朝孟郊的這首詩說明了 ( )
a.不孝敬父母是違法的
b.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唯有以金錢來回報
c.養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我們不需要報答
d.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 最真摯的愛
3.作為一名中學生,應當這樣孝敬父母:( )
①聽從父母的教誨,不隨便頂撞父母 ②在父母有困難時,盡力去關心和照顧父母,協助父母 ③在學校刻苦學習,努力求知,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④在離家外出時,應及時向父母匯報情況 ⑤出外打工掙錢贍養父母 (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有一首詩寫道:“世界上有一種人/和你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千萬次囑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覺得很煩/卻也覺得很溫暖/缺錢的時候/他總會說些賺錢不易之類的話/邊訓你/邊錢給你/這種人/叫父母。”這首小詩蘊含著 ( )
a.父母的愛是千萬次的囑咐,平添子女的煩惱。
b.父母的愛是一種嘮叨,讓子女倍感羅嗦
c.父母的愛是一種教訓,讓子女處處難堪
d.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哺育我們成長
5.八年級的同學們在學完《難報三春暉》后,利用課余時間收集了一些名言,你認為與孝敬父母無關的是 ( )
a.“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b.“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c.“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 d.“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6.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
a.孝敬父母要在物質上保證父母的基本生活
b.孝敬父母就是不要讓父母感到屈辱。
c.孝敬父母不僅要在物質上給予供養,精神上還要給予安慰。
d.孝敬父母的同時也會得到回報。
7.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列故事能體現這一美德的有( ) ①黃香夏扇枕,冬溫席 ②漢文帝為母親親嘗湯藥 ③王祥臥冰求鯉 ④孔融讓梨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8.在XX年“母親節”即將到來之際,濟南市四中學發起了以“感謝您,母親!”為主題的感恩活動。
①我們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②作為中學生如何孝敬父母?
《走進父母》教案 篇3
XX級 班 姓名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能對父母的生育之情,養育之恩充滿感激,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盡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培養正確面對代溝所引起的矛盾和沖突、主動積極地進行溝通、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父母的交往意識和情感。;理解父母,積極調適和克服逆反心理。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學生自我體驗,了解父母的想法,盡可能地了解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用自己的方式去關愛父母、孝敬父母。培養學生同父母平等溝通的能力。克服“逆反”心理,進一步形成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
3、知識目標:
理解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所付出的辛勞;知道孝敬父母是為人的基本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法律義務;知道孝敬父母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與父母和諧溝通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會孝敬父母;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 掌握與父母和諧溝通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孝敬父母體現在生活中;如何消除代溝?
四、學習流程
1、課前認真預習第一課,讀懂教材,用紅筆勾劃出本課的基本概念、主要問題等,構建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獨立完成學案。
2、課堂流程:(1)針對完成的導學案交流與自糾(5分鐘);(2)瘋狂記憶主要基礎知識,小組成員兩兩互相檢查(8分鐘);(3)針對導學案上的重點、疑難問題小組討論交流并展示、點評(20分鐘);(4)總結(2分鐘);(5)課堂檢測(5分鐘)。
五、自學導航:(一)自學課本p1---15頁,梳理知識要點,填寫和回答相關問題。
1、誰言寸草心, 。
2、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 ,教給我們 、 和做人的道理。
3、 孝敬父母既是為人的 ,也是中華民族的 。
4、在現代社會,孝敬父母同樣是 。
5、 心理學家把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稱為“ ”或“ ”。
6、青春期的中學生,情緒敏感而 ,強烈而又 ,同時缺乏足夠的 。
7、積極的 可以有效地減少親子之間的 和 ,促進雙方的相互理解。
8、我們要采取恰當的方式處理與父母、長輩的矛盾,做到依靠而不 ,自主而不 ,
真正走向自立與成熟。
六、展示拓展與應用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后,學生回顧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的無私而博大的愛。
a、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1) 。
(2) 。
(3) 。
(4) 。
b、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在生活中應做到哪幾個方面?)
(1) 。
(2) 。
(3) 。
(4) 。
2、再現情境,分析解惑,觀看教材6至7頁下面插圖,實話實說:你與父母親之間是否發生過矛盾和沖突嗎?并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矛盾?(提醒要從雙方身上找原因)
a、代溝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1)
。
(2)
。
(3) 。
(4)
。
b、如何消除代溝?
(1) 。
(2) 。
(3)
。
3、擴展情境,感悟方法,智慧分享:你有哪些與父母溝通的好方法,與大家分享
小組合作,請各組同學針對剛才所講所憶的沖突,討論并任選其中一個,推舉同學扮演孩子和家長,將它演繹出來,在演繹的過程中,特別要表現出你是如何緩解、解決與父母沖突的?看哪個組表演得最好,沖突解決得最圓滿。 (老師選兩組表演)
如何與父母溝通?
(1)
。
(2)
。
(3)
。
(4) 。
(5)
。
七、心靈絮語:學生朗誦《沒有代溝的世界》
八、課后作業:
給父母寫一封信。在這封信里你可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鬧向父母道歉,還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議,把最暖人的話送給自己最親的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