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暢想教案2
4.雕塑形式(課本的范圖 《春風》張德峰)
三、課堂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試著用手中的材料把看到的樹葉的顏色畫出來。
課后作業:用文字形式描述放學路上你看到的春天景色。
第二課時 生機蓬勃的春日景象
學習領域 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 結合欣賞和構圖練習認識,認識造型與色彩在造型藝術作品中的地位。
2. 重點學習相關色彩知識,了解原色,間色,對比色和相鄰色所產生的色彩效果。
3. 運用抽象色彩練習的形式體會色彩,特別是原色、間色、對比色和相鄰色在藝術作品中的作用。
課堂學習:
一、 復習舊課
選出上節課的課后作業中描寫春天豐富多彩的色彩的作品進行朗讀展示,了解學生用文字描述的春天的色彩印象。
二、 講解色彩知識
色彩的存在形式: 有光就有色彩,無光就無色——光的重要性。
1.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別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種色
色光的三原色是:紅 綠 藍
顏料的三原色是:紅 黃 藍
2.間色:又稱二次色,由兩種原色相混而成。
顏料的間色是:紅+藍――紫 紫和黃為補色關系
藍+黃――綠 綠和紅為補色關系
紅+黃――橙 橙和藍為補色關系
3.對比色:色相性質相反,光度明暗懸殊的兩種顏色,叫對比色。如補色關系,等等。
4.相鄰色:在色相環中鄰近的色相,叫相鄰色,也叫類似色。
三、分析作品的構圖和構思
學生作品《春天到》人物位置安排 色彩安排 花草樹木的造型
構思與構圖:指藝術家在孕育作品過程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及其訴諸形式的活動。構思包括審美主體對客體的感受和取舍,創作意念的醞釀和確定,題材的選取和提煉,另外,還包括了對表現形式的選擇,以及對形象的塑造、藝術手法的運用等的預想。構圖在美術創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質空間上,安排和處理審美客體的位置和關系,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整體的藝術作品,以表現構思中的預想的形象與審美效果。構圖是藝術傳達的第一步,也是對構思的檢驗和修正。
四、作業:參照課本學習色彩構成 對比色關系 相鄰色關系 補色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