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布拼貼校服
接下來我們請每個小組選一幅好的作品拿到前面展示自己設計的校服,并說一下自己的設想,以啟發其他同學的構思。(如下圖)
[設計意圖:多給學生相互學習、自我表現的機會,為今后的學習樹立信心。]
(七)優秀作品展評
讓每個小組選一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拿到發布會上參加展評,并講解創作構想。同學們對各組選送的參展作品進行評議,并評出優秀作品。本課在熱烈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教學,學生的才能得以表現,心中無比自信,同時加強了學生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意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化學習效果,并向生活延伸。]
這次嘗試的成功,使我對運用綜合材料,進行多學科知識的融合有了更堅定的信心。學習新課標,開發利用鄉土教材補充美術教學,使環保、育人兩受益。正如羅丹大師所說的:“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七、教學反思
一節課短短45分鐘,卻變化莫測,課堂上的種種情形出人意料。我想這正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設計,即課堂是生成的,教師根據課堂情況,隨機應變,發揮引導作用。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發現:
第一,不同班級有不同的學習氣氛,同一種教學設計不一定適應不同的班級。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隨機設計教學內容的形式。
第二,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自發性組合。學生都喜歡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把選擇權交給學生,這樣學生的主動性更容易被充分調動起來。
第三,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學生組織能力較強,有的學生善于配合,如果能發現和利用這些特點,課堂上就會形成一種很強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學生便可在一個和諧寬松的氣氛中研究學習。
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我每班安排了六個活動小組,要求學生自帶材料(碎布料、人物頭像、剪刀、鉛筆、彩筆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制作,內容豐富多彩。由于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表現自己的平臺,學生大膽地上臺說出自己的構思,展示自己多彩的校服設計作品,充分表現了主題思想,學生很喜歡這樣的美術課。</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