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小橋流水人家
第8課 小橋流水人家 (2課時)
教學目標
在對江南水鄉風景的欣賞過程中,了解江南建筑的特色和風格,體會江南秀麗的景色;
學習運用版畫的基本形式表達自己對江南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有江南特色的背景音樂(用第二課中的曲子即可)、有關江南水鄉的自然風光和人們生活場景的照片、影像資料(旅游風光片中有很多相關的介紹)。有關江南的版畫作品以及其他美術資料,如印染、刺繡、編織、陶藝等。
教學思路建議
1.教師可以從有江南特色的音樂切入,帶領學生進入江南的情境之中。
2.教師可以從《憶江南》的詩人手,介紹江南的文化和自然風光。
3.從一兩幅典型的江南風景照片人手,體會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的和諧之美。
4.從地理課的角度導入,讓學生找出我國水網最為密集的地區,說一說當地的自然風貌。
5.從《蘇州園林》的課文以及蘇州園林的圖片中了解江南的園林藝術。
教學活動舉例
1.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江南的文字、圖片、實物資料。
教師充分動員學生參與資料的收集工作,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提供搜索范圍,如相關的網站地址、書籍和雜志目錄等。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建議學生自己制作一些演示文稿,介紹起來會更充分一些。課前教師應對學生準備的情況有所了解。
2.學生小組分別進行介紹。
請同學們當一回導游,進行一次江南水鄉之旅的介紹。以游戲或競賽的方式進行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總結。在學生進行介紹的同時,教師做好服務工作。例如,要準備相應的地理掛圖、背景音樂、錄像資料。通過學生的介紹展現出江南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內容。
3.教師總結。
江南的地理位置: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以北為北方,以南為南方。人們習慣上把長江以南稱為南方,一說到“江南水鄉”,又以江、浙一帶最為典型,這里江河縱橫、水網密布,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
江南的建筑特色:民居,依水勢而建,錯落有致,白墻、黑瓦,優雅別致。園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雖為人做,宛白天成”,將自然和人文完美結合,可謂“一園,盡攬天下之美”。這里還有數不清的各式小橋,把水和人家連為一體。
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優雅、恬適,與自然和諧地相處。體現出江南文化的豐富多彩,靈秀、清新。
4.學生對江南美的表現。
用語言和速寫等形式進行表達和創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版畫的制作方法,創作或是臨摹一至兩幅作品,在版畫中表現出江南美。
5.進行作品展示和評價,完成“我的藝術檔案夾”。
教學評價建議
1.評價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課前準備是否充分。
2.學生能否體會出江南的美,對江南文化藝術要有一定的了解。
3.學生能否運用版畫的表現形式進行創作。
教材釋要
1.教材所選擇的風景圖片是從江南的橋、江南的建筑、江南的園林、江南人的生活及勞動的場景中選擇的,突出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生動的場景。教師可以從每張圖片所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導學生體會江南的莢,在視覺上游歷了一番江南的美景之后,還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