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6課 以形寫神
一、教 材 分 析 《 以形寫神》
依據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以形寫神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以及“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建議,教材以形寫神圍繞中國傳統人物畫“以形寫神”的藝術特點,通過欣賞作品、學習技法和嘗試水墨人物畫表現幾個方面設置教學活動,旨在使學生在學習和了解中國畫表現技法的同時領略祖國文化獨特的精神風貌。 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6課 以形寫神
針對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態的表現和水墨技法的運用,為教學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發學生對傳統繪畫的關注和思考,通過欣賞教學使學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畫作品的表現方法和特點。
在人物畫作品的欣賞感受中,對人物畫的立意、造型和筆墨表現進行分析,并做出相關的提示,為嘗試表現的教學活動提供指導。嘗試表現從臨摹開始,教材為學習提出了技法和情感兩個方面的要求。臨摹學習適合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論學習。圍繞人物畫的主題表現展開,通過作品提示,從提取素材、表現典型、環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內心世界的刻畫等方面闡述了創作表現方法。“活動二”的學習任務是:以成語故事、神話故事或歷史故事中的人物為素材嘗試表現,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知識的途徑。
“資料庫”:介紹傳統繪畫理論和有關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傳統人物畫的歷史淵源。
“學習大空間”:介紹工筆畫知識,引發學生產生進一步完整地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
通過學習,學生對中國傳統人物畫“以形寫神”的藝術特點有一定的了解,能夠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表現簡單的人物,并通過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現意境,傳達思想感情。
二、教 學 目 標
*了解中國傳統人物畫“以形寫神”的藝術特點,感受祖國文化獨特的精神風貌;
*學習運用水墨人物畫的基本技法,嘗試表現簡單的人物,并通過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現意境,傳達思想感情。
三、教 學 思 路
1. 教學題材
葉淺予的作品《藏族舞蹈》運用純熟的線條,勾畫出靈動的舞蹈動作。中國畫表現人物要求一氣呵成,所以對人物造型的準確、深刻理解便成為水墨人物畫的基礎。使學生理解造型基礎的重要性,懂得“胸有成竹”在中國畫表現中的意義。
韓羽的作品《戲劇人物》運用潑墨技法,表現了舞臺上的張飛剛毅、憨直的藝術形象,造型夸張,氣勢非凡。墨色濃厚蒼潤,用筆灑脫飛揚。墨色的變化是中國畫的重要特點,注意引導學生在嘗試學習中仔細觀察水墨在宣紙上的變化,感受和體會墨色的不同層次。
分析梁楷的作品《太白行吟圖》,了解寫意畫的特點,感受線條的輕重、疾澀、虛實、強弱以及流暢的運筆,轉折頓挫;墨色隨著線的流動產生濃淡干濕的變化呈現出的豐富效果;微睜雙目、喃喃吟頌的面部表情,以及簡約造型中空白的處理,體會詩人沉浸在無際的冥想之中的心境。
“活動一”設置了讀畫、臨畫的學習任務,并為此選擇了其他人物畫作品。這一部分的學習材料以有趣的人物造型、簡潔的筆墨方法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參考。讓學生通過讀畫細心品味人物畫作品所表現的意境、人物造型方法和筆墨運用特點,通過臨摹學習體會人物造型和用筆用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