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新教材第7冊美術教案部分
(3)制作:運用卷、折、壓、扭等方法進行想像創造。
(4)粘貼組合成形。
7.出示一朵花的草圖及相關的紙條工藝品,讓學生感受同一內容由于制作方法、組織形式不同,可產生很大變化。
四、學生作業
提出作業要求,學生作業,老師指導粘貼固定紙條的方法
五、評析交流
以自評或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
拼泥板
教學目標: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2、學會運用泥板來塑造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現能力。
3、增強學生的感悟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現步驟和方法
表現生活中各種有趣的人、事、物
教學準備:
師: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課件
生:橡膠泥、牙簽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習用陶泥做各種物體的方法。(欣賞泥板造型作品
出示課題)
2、師生討論。
3、揭示課題:拼泥板
二、體驗感受
1、你會用什么方法來做泥板? (分組討論)
2、學生動手做一做。
3、教師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學生體驗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藝制作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工具材料出現圓木棒、瓶子、布、牙簽、小刀等,標出名稱和作用。(出示課件)
四、方法和步驟
1、泥板造型的幾種方法:
卷(教師邊講邊示范“卷”的方法、要領及注意事項)、折、切、挖、粘。
2、制作步驟:
a、用拍壓的方法將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魚)做成魚身,捏出 魚嘴、魚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魚鰭、魚眼粘在魚身上;
d、裝飾刻畫,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賞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藝作品,欣賞中外經典陶藝作 品及兒童優秀陶藝作品。
六、作業要求
1、將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膽想像裝飾,獨立制作成一個形狀獨特、新穎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
2、討論:你會用泥板做一個什么樣的物體?
七、學生作 業
1、分組進行
2、教師巡視
3、作業評議
八、思維開拓
出示陶罐、浮雕、雕塑欣賞(各類作品若干件)
美術教案《動物——蔬果雕刻》
一、教材分析:
"動物"(蔬果雕刻),偶爾一看這個題目,好生奇怪;動物--蔬果兩個毫不相關的概念,竟連在一起,但在形態上可能能存在某些的相似之處。認真觀察、仔細構思、聯想,再加以處理、組合,就可以創造出新的形象--動物形象。
一提到蔬菜、水果,在學生的心中便把它當成食物,而本課的目的則是將他們變成動物形象。因此教師首先必須把學生的觀點改過來,從心理上轉變他們的觀察角度,主要是從造型上去觀察、分析它們的形狀、大小、方圓、長短、粗細等等。并與常見的動物形象進行對照、比較,找出共同特點,在這樣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加工處理,就可以得到一個形象--小動物。
可以采用多種的方法,如割、切、挖、刻、插接等等,對已準備的蔬菜、水果的原形進行處理,但必須作到:保持蔬菜、水果原有的大體形狀,突出共同特點。通過對物象的概括、對比和主觀的聯系、聯想,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本課材料普通、易選,城鎮、鄉村都非常適用,是一課較好的美術教學內容。
二、設計思路
教師出示制作好的小動物,讓學生觀察、分析,回答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來的,教師小結,引出課題,同時教師板書課題(動物--蔬果雕刻)。教師出示蔬果,與學生一起分析(根據蔬果的形象,聯想出動物的形象)。教師快速地運用割、切、挖、刻、插接等方法,把聯想的動物制作出來,讓學生在觀看中學會制作的方法,激發學習興趣,然后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學生按要求,根據自己所帶的蔬果,進行聯想創作,特別強調用工具時要注意安全,教師巡視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最后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賞評,體驗創作的樂趣,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