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的地大物博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設計認知目標:1、掌握信息的保存方法技能目標:1、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2、注重于學生對各種知識應用的綜合能力的培養。3、加強對學生協作意識、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情感目標:1、培養學生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信息素養。3、增強學生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點:掌握信息的保存方法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主動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數字投影儀、多媒體網絡教室課前準備:已經學會了如何利用搜索引擎來搜索信息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理念的思考及教學方法的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如何將搜索到的有用信息保存起來。為了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我把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內容有機整合到一起,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首先提出了一個富有探究性和啟發性又有不確定答案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信息素養和很好地落實所學內容,我對活動提出幾點要求。為了能迅速完成任務,學生必將自主地集中精力,通過教師輔助軟件迅速地完成本節的學習內容。為了解決本節大容量問題,我將一個大問題分成四個方面分別由不同的組來完成,采用競賽的形式,通過各組匯報,最后得出結論,合作完成任務。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和探究欲望,發揮了學生的群體智慧。通過分組合作,高效率地解決問題的一次嘗試,真正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團隊合作意識和相互協作的品質,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增強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意圖
創
設
情
境為了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視野,地理老師求我幫個忙,想在互聯網上搜集一些與中國自然資源相關的信息,并制作成演示文稿,然后把它發布到校園網上,供全校學生閱讀和欣賞,我想把這個任務交給大家來完成,有信心嗎?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明確完成這項任務的重大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探
索
新
知我們已經學習了如何利用搜索引擎來搜索信息,那么如何把搜到的信息保存起來呢?輔助軟件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我們必須要掌握的內容。演示課件通過課件演示,掌握本節教學內容為設計演示文稿作準備
任
務
驅
動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自然界中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請思考:哪些資源屬于自然資源? 學生紛紛發言通過大家的回答可以把這些自然資源分成四大類:土地資源、水資源、海洋資源、礦產資源 有人說中國的物產豐富、地大物博,不過也有人說中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很少,屬于資源貧乏的國家。那么中國的自然資源情況到底怎么樣呢?今天就讓我們分成四個組即土地資源組、水資源組、海洋資源組和礦產資源組分別去網上查詢相應信息的最新資料,把它制作成演示文稿,并且用幾句話來概括得出的結論。明確自然資源的分類進一步明確要完成的任務為分組作準備明確本節的操作任務
合
作
探
究1、明確四個組的組員2、請每組選出一名組長來抽簽。3、將“保存信息”的步驟通過投影儀顯示到大屏幕上3、教師指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明確組長及組員,通過搜索引擎搜索相關信息,將有用信息保存在演示文稿中。根據搜集的信息,總結得出結論培養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和搜集、保存、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