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表中的數據管理》說課稿
(二)新課講授
1.排序
問題設置:從剛才的工作表中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誰的數學成績最高呢?誰的語文成績最高呢?英語成績最高的是誰?物理成績最高的是誰?學生很自然會想到排序這一操作。下面我們先來探討第一個問題。
探究一:找到誰的數學成績最高。讓同學們用以前積累的操作經驗,嘗試著去完成這一操作。
自學指導一:學生操作的同時,老師提示:“既然是對數據的處理,那同學們不防去找與‘數據’菜單或者相關的工具按鈕”。同學們很快會發現“數據”菜單,請學生演示并講解,老師給予肯定的同時,在學生的基礎上詳細講解,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學生很容易會做錯誤的操作,就是只對這一列選定操作。所以在講解的時候,一定要強調“選定”這一操作,也要強調“選定”的范圍。
探究二:讓同學們再將班級語文、英語和物理成績最高的同學找到。學生練習。
探究三:你能找出本次考試英語成績最高的男同學和女同學嗎?你有自己的方案嗎?請同學們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案進行挑選。
探究四:比如:要抽四名同學參加濟源市組織的語、數、英三科學科聯賽,該怎樣確定這三名同學呢?你有自己的方案嗎?請同學們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案進行挑選。
通過上面兩個探究,學生很自然地就過渡到多個字段的排序。方法同上。學生練習。
2. 篩選
探究五:我們能不能看看我們班哪些同學的數學成績剛好是60分呢?
自學提示(學生思考,老師提示):“這也是對數據的處理,所以同學同樣可以用剛才所采用的方法來嘗試操作。”
這里也有一點需要說明:要找數學成績為60分的數據所采用的方法,可以直接在下表中按列找到對應數值(圖2),也可以在“自定義”對話框中找“等于60”的數據(圖3)。根據學生的操作總結。在講后一種方法的時候,也為后面講“滿足多個條件的記錄的篩選”作了鋪墊。
圖2
圖3
探究六:那能不能找到數學成績大于50而不大于80的同學呢?方法同上,但要著重講解“自定義自動篩選方式”對話框中“與”和“或”的區別。
探究七:那能不能找到數學成績大于50而不大于80的男同學或女同學呢?方法同上。
分小組再次鞏固練習。
(三)自由練習(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設計說明:“關照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是新課程的課程理念之一,所以在這個環節,本人注重分層教學。
第一層:模仿練習。
第二層:獨立完成數據的處理。
第三層: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進行創新。
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練習。你可以模仿老師的操作,也可以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上解決你需要處理的表格數據。
師指導:我們請每組已完成好的同學充當老師的小助手來幫助組內其他同學完成。
我在布置練習的內容和操作時間要求上,在難度和發散的程度上都設計成不同的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既能掌握淺層次操作,又想探究深層次的內容。同學互助模式的設立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增強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四)展示、分析、點評
選出有代表性的同學練習,進行一定意義上的評價,升華本節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