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第一章 精打細算當管家
經過排序后的數據,便于觀察,易于從中發現規律。
五、布置作業
設計一張“班級同學情況調查表”,包括同學的姓名、出生年月、血型、愛好、聯系電話等,并按姓名的姓氏筆畫排序。
教學后記:
第七節 創建數據圖表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使學生掌握在excel中插入統計圖表的操作方法。
2.使學生初步掌握調整統計圖表坐標系的操作方法。
技能方面:
1.培養學生用統計圖表分析數據的能力。
2.培養學生管理數據的能力。
情感方面:
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
二、教學重點
1.插入統計圖表。
2.調整統計圖表的坐標系。
三、教學難點
1.插入統計圖表。
2.調整統計圖表的坐標系。
四、教學方法
1.觀察法。
2.演示法。
3.實踐法。
五、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
多媒體網絡教室。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步驟與方法
一、導入課題
教師展示“人口普查”圖表,引導學生觀察表格中的統計圖表,并得出人口增長數逐年遞減的結論,由此導入課題。
二、新課
1.插入統計圖表
教師介紹統計圖表的用途:可以直觀地分析數據,尤其是數據比較多時更顯出方便之處。
教師一邊講解一邊演示插入統計圖表的操作方法:“插入”→“圖表”→選擇圖表類型(折線圖)→選擇數據區域(自然增長人數)→輸入圖表標題、x軸、y軸標題,然后按照提示窗口的要求操作即可完成圖表的插入。
教師布置任務:
(1)打開學生目錄下的“人口普查”表格,在其中插入統計圖表。
(2)改變圖表中的數據,觀察圖表的變化。
2.調整坐標系
(1)調整字體
教師演示修改坐標軸字體對齊方式的操作:雙擊坐標軸處的文字,打開坐標軸格式窗口,選擇“對齊”標簽,選擇文本的顯示方式。
教師要求學生:調整坐標軸字體的角度。
(2)調整刻度
教師演示調整坐標軸刻度的操作:雙擊坐標軸文字,在坐標軸格式窗口中選擇“刻度”標簽進行修改。
教師要求學生:將主要刻度單位調整為100。
三、課堂練習
1.打開“成績統計”表格,添加統計圖表。
2.完成課后練習1、2。
四、課堂小結
教師和學生共同小結所學內容,強調:①生成圖表首先要選擇圖表所需要的數據。②當工作表中的數據發生變化時,由這些數據生成的圖表會自動進行調整,以反映數據的變化。
八、板書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