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反思1
明察問題這一環節,通常被學生所忽視,這往往是學生在應用地理知識時出現失誤的重要原因之一。明察問題是學生的一種智力活動,它包括學生一系列復雜的心理過程。以審題為例,首先要有正確的感知過程,即看題,在此基礎上,通過思維過程理解題意,進一步分析題目所給概念的關系,明確題目要求,并且還要有一段時間的記憶過程。首先就要閱讀全題,弄清題意,了解問題問什么或要求什么。因此,實踐使我深深的體會到,對學生進行分析問題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性。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而且也有利于學生智力的提高。
2.重視知識
所謂重視知識,就是為解決問題回憶有關知識,選擇有用知識的過程。在學生明察問題之后,已了解了問題的性質,就必須應用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識去解決這一問題。因此,需要回憶自己已有的有關知識,并盡快選擇出最有用的知識,從而為解決問題做好準備。
重視知識也是復雜的心理過程,這不僅需要記憶,而且還要對已有知識進行比較、分析。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地理知識本身的特點,往往使學生出現某些弱點,而不易重現已學過的知識,甚至重現錯誤的或帶干擾性的知識等。例如:地理知識中機械記憶的知識多,就增加了重現知識的困難,常表現在對某些問題的內容與要求十分明確,但無法回答。另外,地理概念復雜多樣,有些概念十分接近,但又不同,也容易造成重現錯誤或出現干擾性知識的現象。
為了解決問題時善于重現知識,就需要加強鞏固知識的教學,對知識有良好的記憶,同時要不斷地加強知識系統化,了解知識間的聯系,這些都有助于重現知識。此外,在教學中經常介紹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事例,也有助于學生重視知識。
3.知識的遷移
知識的遷移是指在先前的學習情境下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新的學習情境中,掌握新知識或解決新問題等活動中去的過程。只有把學到的地理知識,用在學習新知識或解決新的問題中,并起到效果,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加強推理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經過期中考試我們各自有所思,有所獲,我們師生達成共識,期末考試見。我們看中的不是分數:讓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再一次接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