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課程(精選2篇)
多元智能課程 篇1
多元智能課程
基于對多元智能理論及其他相關幼教理論的理解,匯佳幼兒園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整合本園的課程結構,并概括為“一、三、三、三”:
一個總體培養目標:培養正常的孩子 促進幼兒多元智能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
三種等級的課程內容:
多元智能基礎課程:主要是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基礎的常規項目,如語言溝通、數學啟蒙、科學探索等。
多元智能素質課程:主要是滿足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必須掌握的工具性課程,如英語、電腦等。
特色附加興趣課程:主要是擴展幼兒視野,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特長性課程,如棋類、藝術特長類課程。
三種教學形式:
集體活動形式:教師指導,幼兒主體的活動。
個別活動形式:幼兒主導,幼兒主體的活動。
小組活動形式:幼兒或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活動。
三種教育資源:
小范圍來說:
普通教師:以幼兒師范院校畢業的教師為主體,組成幼兒生活、游戲的小環境。
特色教師:充分利用有特長的教師,如外籍教師、鋼琴教師、電腦教師、游泳教練等。
特別資源:定期聘請專業人士為幼兒增加更多的感性知識和體驗機會,如中秋節做月餅、消防演習、慰問敬老院等。
大范圍來說:
家庭:家庭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是孩子發展的重要環境。家園聯系卡、親子運動會、一對一家長會為家長和教師提供了面對面的、直接詳盡的彼此了解的機會。
幼兒園:在專業人員的精心布置和安排下,孩子生活的幼兒園環境溫鑫、舒適,適合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社會:每周一次的園外活動是孩子們與社會這個大環境親密接觸的絕好機會。
多元智能課程下的匯佳教師素質要求
一、 一顆熱愛孩子的心:走進孩子生活,發現每個孩子的長處和興趣所在。
二、 一張微笑的臉:讓孩子生活在陽光中,成長在愛意下。
三、 一雙具有觀察力的眼睛:留心孩子生活、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
四、 一張靈巧的嘴:嘴里有兒歌、有故事、有音樂,還有許多希奇古怪的東西。
五、 一雙勤勞的手: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和孩子一起勞動;和孩子一起舞蹈。
六、 一支不停歇的筆:孩子的一顰一笑,自己的點滴感悟,全都流露于筆間,掩隱于字里行間。
七、 一顆包容萬象的心:孩子稚拙的話語,同事友好的玩笑,領導真誠的建議。
八、 一種探索進取的精神:對專業精神的不懈追求。
九、 一幅靈活敏捷的頭腦:遇事能舉一反三,靈活變通。
多元智能課程下的匯佳教師培訓體系
一、 “我愛他們,所以他們愛我”——走進幼教第一課
二、 教育的科學與民主——兒童觀與教育觀
兒童觀與《兒童權力公約》
教育觀與多元智能理論
三、 培養正常的孩子——談匯佳的培養目標,兼論匯佳的教育理念
四、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談匯佳多元復合課程體系
教育內容與多元智能
教育形式與多元智能
教育資源與多元智能
五、 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體——談如何促進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六、 蒙臺梭利與我們——談環境與幼兒教育
七、 方案教學與我們——談教育內容組織形式與幼兒教育
八、 存在是發展的前提——談幼兒園健康與幼兒教育
九、 我們是團結的集體——談教師資源與幼兒教育
十、 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歡笑——在生活中教育,教育即生活
十一、與教師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個人短期計劃和長期工作目標。
十二、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師培訓制度,組織定期的學術互訪和專題講座。
十三、開展園與園之間的聯合教學觀摩活動,針對具體的教育活動和教育環節,進行各種形式的討論活動。
十四、組織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促使教師從各方面提升自己。
多元智能課程 篇2
多元智能課程活動案例
我是小班下學期接觸到這套“多元智能創意”的,在開展主題活動《真好吃》的分題活動《菜來了》時,引起了幼兒的極大興趣,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搶著回答問題,看到孩子們興趣高漲的樣子,我又延伸出了一系列活動。
活動一 豐富多彩的餐單
活動目的:
1、 培養幼兒均衡的飲食習慣。
2、 復習統計的概念。
3、 認識蔬菜、瓜和豆。
活動準備:
1、 各種蔬菜卡片及實物。
2、 課前教師帶幼兒到蔬菜超市。
活動過程創新內容:
為了讓幼兒認識各種蔬菜,我們組織了一次逛蔬菜超市活動。孩子們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獲得了許多蔬菜知識。浩浩說:“老師,青椒的頭是尖尖的”。杰杰說:“菠菜和油菜的葉子都是綠的,但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小瑜說:“西紅柿我們吃的是她的果實”。魏國雨說“大白菜和卷心菜的個子不一樣高,我們吃的是它的葉子”………..
看到孩子們爭論不休的樣子,我便趕緊引導他們,向他們講解:各種蔬菜的特征以及食用方式,讓幼兒知道了許多的課外知識。每人一張蔬菜統計單,請幼兒在自己喜歡吃的蔬菜上面涂色,從此表就可以看出幼兒的飲食習慣。并告訴幼兒春天來到了,這個季節是小朋友身體長的最快的季節,我們不能偏食、挑食,這樣,小朋友的身體就會很棒。
活動反思:
1、 通過讓幼兒在愉快的參與中,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來認識各種蔬菜,效果比較好。
2、 原教材《七彩菜單》形式比較單調。 活動二 水果賓治
活動目標:
1、比較水果內外的差別。
2、鍛煉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3、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橙子、木瓜、香蕉、蘋果
活動過程創新內容:
“今天,有四個水果娃娃要到我們班做客,請他們分別自我介紹”。
1、 出示橙子:我的名字叫橙子,外穿桔黃的衣服,英文名字orange 我非常能吃,所以我的身體很胖,圓圓的,象一個大皮球。
2、 出示木瓜:你們聽過故事《咕咚來了》,講的就是我,你們別小看我,我的本領可大了。如果你生氣了,喝我泡的水,包你消氣。
3、 出示香蕉:我的名字叫香蕉,我最喜歡黃色,我經常穿黃顏色的裙子,我的身體彎彎的,像不像一艘小船。
4、 出示蘋果:a le a le蘋果,蘋果a le圓又紅,說的就是我,真不好意思,我臉又紅了。利用擬人化的語言,讓幼兒了解四種水果的外表,教師切開四種水果,讓幼兒品嘗其味道,并說出它們的內外的差別。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水果賓治,每位幼兒一把塑料刀和水果,把水果切成塊放在杯子里,倒進糖水,就做成了水果賓治。
活動反思:1、通過水果娃娃的游戲,幼兒對四種水果的顏色和形狀都有了一些了解。
2、原教材《水果賓治》的活動過程沒有趣味性。
活動三 水果核畫
活動目的:
1、 鍛煉觀察力
2、 認識有些水果有核
3、 喜歡創作
4、 發揮想象力
活動準備:蘋果核、橙核、桃、草莓
活動四 蔬菜水果顏色多
活動目的:
1、 復習蔬菜和水果的名稱。
2、 學習跟音樂節拍進行活動
3、 復習紅色、黃色和綠色。
4、 喜歡說兒歌。
活動準備:各種水果、蔬菜頭飾。
活動過程創新內容:
教師:剛才,郵遞員叔叔給我們送來一封信,果園里要開水果聯歡會,邀請我們去參加,教師做開車樣,和幼兒一起去參加聯歡會,每位幼兒扮演一種蔬菜和水果,各自介紹自己的形狀、顏色、味道。如梨,我的名字叫pear 梨,長的像一個小葫蘆,黃黃的衣服,把我打扮,只是身上長了一些小斑點,怎么辦呢?我的味道酸中帶甜,榨出來的梨汁可好喝了,我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吧…..各種水果蔬菜逐一介紹,播放音樂,跟隨音樂節拍說兒歌《蔬菜水果顏色多》,并隨音樂節拍做動作。
活動反思:
我把原教材中的活動4活動5結合到此活動中,更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通過這4個活動,讓幼兒對水果蔬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知道了蔬菜各自的形狀、顏色、味道及其營養,又能根據各自的果核,設計出各式各樣的畫面,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鍛煉了幼兒的操作力、創造力。讓幼兒通過親自體驗,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創新內容:
1、把蘋果核、橙核分別放在盤子里,請幼兒辨別,讓他們仔細觀察形狀、顏色,讓幼兒發揮想象力,看看這些果核象什么?能做什么?能不能創造出一幅畫來,幼兒操作,可以畫也可以粘貼。2、出示桃、草莓,請幼兒猜它們有核嗎/幼兒用小刀開桃和草莓,親自驗證有無果核,有核和無核切的感覺一樣嗎?為什么?3、教師講解,吃有核水果時,要注意那些事項,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作業欄中。
活動反思:我在原有教材活動過程中相應加了一些內容,使幼兒更易了解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