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學案
材料一 商鞅認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國學整理社:《諸子集成》
材料二在梭倫的法律體系中,立法權屬于全體雅典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從執法及其監督體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審法庭(陪審員從各個等級的公民中抽簽產生)有權撤 銷或修改執政官的判決,如果公民陪審法庭對執政官在任期間 的行為不滿,則有 權對他加以懲治。
一一《商鞅與梭倫法制思想之比較》
材料三 商鞅設立了20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新法規定,沒有軍功的國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立有軍功的平民,按其功勞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戰爭中斬敵首一個,可賞爵一級,田一頃,住宅九畝;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祿的官;斬敵首兩個,可做百石的官,以此類推。
一一岳麓版高中歷史教科書
材料四 梭倫修改憲法,規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達500麥斗者為第一等級,稱為“五百麥斗者”,可擔任高級官職;凡收入300麥斗者為第二等級,稱為“騎士級”,可擔任高級官職;凡收入200麥斗者為第三等級,稱為“雙牛級”,可擔任低級官職;凡收入200麥斗以下者為第四等級,稱為“日傭級”,不能擔任任何官職。
——崔連仲:《世界通 史》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倫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處。(2分)
(2)依據材料三、四,指出兩次改革對擔任官職的條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6分)
(3)依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兩次改革對兩國政治體制的發展產生的影響。 (2分)
2、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是古代東西方比較典型的改革。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財產的數量來劃分公民的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側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會選舉或罷免一切公職人員,決定宣戰等一切國家大事。
獎勵外國技工遷居雅典,以攜眷移民給予公民權;……鼓勵橄欖油出口。
材料二 設立20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沒有軍功的國 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立有軍功的平民,按其功勞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國劃為41縣,縣級官吏通由國君任免,鄰取國家的俸祿,可以隨時任免調職。
……凡從事“本業“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業”者……入官府為奴。
回答:
(1 )依據 材料,概括兩次改革內容所涉及的共同之處。(2分)分別說明實行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
(2)兩次改革分別對本國經濟發展和政治體制造成什么影響?(4分)
【參考答案】
【課堂鞏固】
(1)按軍功賞罰;獎勵耕織,重農抑商;剝奪舊貴族特權;法不阿貴;廢井田,開阡陌。
(2)社會秩序安定,國力增強;奴隸制度被廢除,社會各階層的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
(3)否定。該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一種進步的社會運動。
【課后提高】
(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倫:公民參與司法。(2分)
(2)條件:商鞅:軍功;梭倫:財產。(2分)共同作用:打破貴族壟斷官職的局面。(2分)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軍隊戰斗力;梭倫:有利于工商業奴隸主參政。(2 分)
(3)商鞅: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梭倫: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2分)
【課后提高】
(1)共同之處:等級的劃分;官吏的任免;對工商業的態度等。(2分)目的:梭倫改革:緩和平民與貴族矛盾激化,挽救貴族政治面臨的嚴重危機;(2分)商鞅變法;順應社會大 變革形勢,實現富國強兵。(2分)
(2)不同影響:梭倫改革:促進了工商業 的發展,為雅典民主政 治奠定了社會基礎;(2分)商鞅變法:促進了封建經濟發展,有利于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