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
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
[教材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的劇烈變革,各諸侯國相繼進行了變法,先后有管仲改革,魏文侯變法等,第4課“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正是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出現的。
[學情分析]
1、知識層面:學生在必修ⅰ學過《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在必修ⅱ學過《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 態》,在必修ⅲ學過《百家爭鳴》,在上一節課,即第3課學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這些對商鞅變法的歷史背景、內容及影響的學習將有一定的幫助。
2、能力層面:本班學生綜合能力較強,同時本人在平時教學中也注重對歷史信息提煉、分析、比較和概括能力的培養,這樣對于課中所設問題的解決會有幫助。
3、思想層面:本班學生總體較為活躍,學習態度比較認真,具有較強的責任心,這些有利于完成分組合作這一環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商鞅變法的歷史背景,掌握并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認識其特點;
(2)認識并深入理解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及其歷史局限性,從而更為客
觀的評價商鞅變法及商鞅本人。
2、過程與方法:采用談話法,材料、問題歸納法以及學生討論等多種形式,并輔助 多媒體教學,對商鞅變法的歷史背景、具體措施、影響等進行深入分析,提高學生分析、理解和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商鞅變法及其影響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改革的曲折性和改革家們的遠見卓識、大無畏精神,從 而堅定社會主義改革的信心。
(2)通過分組合作探究,讓學生體會自主學習的快樂,增強同學間的友誼,進一步提高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分析和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
2、認識商鞅變法特點及歷史影響。
[教學難點] 認識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和局限性,進一步認識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從而認識改革的曲折性。
[教學準備] 課前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布置預習、powerpoint教學課件
[課型] 綜合課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預習篇
教學過程 設 計 方 案 預 計 結 果 備 注
預習 分組完成任務 通過指導學生預
習本課的內 容,落
實書本的基礎知
識,同時對學生的
分組活動進行指
導,為下節課展現
學生預習成果做
好鋪墊 詳細任務見附錄
第二課時 展現篇
教學過程 設 計 方 案 預 計 結 果 備 注
回顧、設問
導入
①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 不斷發展,那么促成這一時期完成社會轉型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呢?
②其中變法最徹底的是什么?為什么呢? 讓學生了解各國的變法或改革是促成社會轉型的直接原因;同時又清楚商鞅變法是其中最為徹底一次,由此實現導入的目的
引導學生結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所學知識
一.變法的
背景
①以“聽我講故事”為主題,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找出商鞅變法的背景。
②從商鞅離魏相秦,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呢? ① 讓學生歸納改 革的必
要性:戰國初期,無論在經濟、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秦國都落后于其他六國。可能性:秦孝公繼位,決心變法圖強,商鞅從魏國來到秦國的主觀條件;秦國偏處西部一隅,免受六國干擾,春秋戰國各國變法為秦國提供一定的經驗教訓的客觀條件。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提煉歷史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