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碰撞與沖突學案
a、格林卡 b、達爾戈梅日斯基 c、柴可夫斯基 d、舒伯特
12、柴可夫斯基給俄國音樂帶來世界聲譽,其作品的特點是( )
a、結構嚴謹,富有表現力 b、具有動人豐富的旋律,帶有傷感的色彩
c、夸張而奇特,別具一格 d、豐富多樣,著重內心刻畫,旋律、配器富于表現力
13、19世紀中葉,歐洲第—個打出現實主義旗號的美術家是( )
a、居斯塔夫•庫爾貝 b、凡•高 c、塞尚 d、莫奈
14、法國畫家庫爾貝的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繪畫作品有( )
①《石工》 ②《奧爾南的葬禮》 ③《亞威農少女》 ④《自由引導人民》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探究:提高與超越誰能極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二、 材料解析題
15、閱讀下列材料:
(列夫•托爾斯泰)一方面,是一個天才的藝術家,不僅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插圖,而且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個發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列寧《列夫•托爾斯泰是我們革命的鏡子》
請回答:
⑴列夫•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屬于哪一流派?他有哪幾部著名的作品?
⑵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列夫•托爾斯泰怎樣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插圖?
⑶列寧是怎樣評價列夫•托爾斯泰的?
16、閱讀下列材料:
1874年,一群不出名的年輕畫家在法國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號舉辦了—次“無名藝術家聯合展覽會”。這場展覽會展出了莫奈1872年完成的——幅油畫寫生《日出•印象》。
在這幅畫里,莫奈用奇特的技法描繪了他自己所體驗到的海上日出那轉瞬即逝的壯觀景象,用“光”與“色”成功地再現了大自然。這幅畫中除了—輪清晰的朝陽,其余的事物都若隱若現。透過作品,人們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光”與“色”的交織。公眾看了這幅畫后紛紛感嘆眼中只有“印象”。不久便有一位不滿于這次展覽的記者在雜志上發表文章,并借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畫,嘲諷他們為“印象派”。而此時,這群青年畫家對傳統的學院派繪畫有著強烈的不滿,他們覺得“印象派”這個名詞剛好證明了他們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因此也欣然接受了這一稱呼,“印象派”由此誕生。莫奈也成為印象派中具有代表性的畫家,被稱為“和光線賽跑的畫家”。
請問答:
⑴印象派繪畫產生于何時?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⑵印象派繪畫產生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三、 問答題
17、高爾基說:“資產階級的‘浪子’的現實主義,是批判的現實主義;批判的現實主義揭發了社會的惡習,描寫了個人在家庭傳統、宗教教條和法規壓制下的‘生活的冒險’,卻不能給人指出一條出路。”結合高爾基的話指出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并舉例說明。現實主義文學產生的經濟根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