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單元引言分析
本單元集中闡釋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發展。引言首先概述了本單元的內容,向我們展示了人文精神演進中的漫長而清晰的歷程及其產生的巨大意義。應注意三個問題:第一,人文精神在演進歷程上,由崇敬“神”到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再到近代以來系統論證“人”的價值和力量,即“從古代的朦朧稚嫩發展到明確而成熟”;第二,以“神”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的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分別是什么?第三,西方人文思想的巨大作用──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其次,引言指出了學習要點。即本單元的三節內容:西方奴隸制時代人文精神萌芽──希臘思想家們(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的思想;14至17世紀人文主義的興起和發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所體現的思想;17至18世紀人文主義思想的進一步弘揚──啟蒙運動。
學習建議部分,強調發揮學生的探究精神,明確重點,指出方法。即結合古代神主宰世界的歷史背景,理解人文精神的萌芽;以人文精神的發展與弘揚為中心把握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關注三大運動的內在聯系與嬗變;結合典型事件和人物,概括出人文主義的思想內涵,理解其是如何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
一、教學目標
目標內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智者學派 智者普羅泰戈拉 安提豐 人是萬物的尺度 探究問題 教育學生追求真、善、美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觀點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 比較孔子與蘇格拉底 情景分析 批判地繼承古典文化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
課時安排
1課時。
重點
智者學派、蘇格拉底。
難點
哲學觀點。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從兩個方面介紹了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公元前5世紀中葉以后古代希臘產生的智者學派,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觀點,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與智者學派同時代的蘇格拉底更重視人的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這些思想對后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
建議先通過師生間的討論,搞清楚人文主義的含義。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詞應該是humanism,通常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狹義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潮,其核心思想為:一、關心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二、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神學對理性的貶低;三、主張靈肉和諧、立足于塵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對神學的靈肉對立、用天國生活否定塵世生活。廣義則指歐洲始于古希臘的一種文化傳統。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
本課的引言由插圖和文字兩部分組成。建議教師以插圖為素材,提出問題:你從插圖中獲得了什么信息?宙斯神像的人格化折射出古希臘文化的人文主義色彩。在此基礎上,導出古代希臘──歐洲文明的中心,人文主義思想的發源地這一結論,引入本課的學習。
第一目“智者學派”,教材介紹了智者學派的出現和他們的觀點、主張,以此說明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已經把“人”作為研究的核心問題,最早體現了西方人文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