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2.小討論:“人的本性”與法律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如何?
解題關鍵:人性與法的關系。
思路引領:兩者的對立統一。
答案提示:法律首先要符合人性和尊重生命。法律是為人產生并為人服務的,法律不應該異化為人的枷鎖。其次必須體現對權利的尊重與保障。人的權利重于泰山,法律既要尊重人的權利,又要限制剝奪權利的行為。同時,法律要“公平地”和“正當地”對待每一個人的權利。
人的本性有善、惡之分,合理與否之別,一定時期的法律保護當時絕大多數人的善、合理的本性要求。
(山東省濰坊一中 鹿永剛 曾繁武)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因為法律的規定是任意的(人為的),而自然的指示則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規定是人們約定的結果,并非產生于自身(自然的產物);而自然的指示則與生俱來(源于自身),并非人們之間約定的產物。”
……
“根據自然,我們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無論是蠻族人,還是希臘人,都是如此。在這里,應當適時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樣的。”
──安提豐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要想成為有教養的人,就應當應用自然的秉賦和實踐;此外還宜于從少年時就開始學習。”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像什么東西。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認識不了的;問題是晦澀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羅泰戈拉
2.課文注釋
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在希臘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產生,它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征服自然的愿望。這些神話長期口頭流傳,內容不斷充實豐富,形成一整套神話故事。眾神各有分工,宙斯是最高天神,海神、冥神、農神都是他的兄弟姊妹,太陽神、智慧女神、愛情女神、文藝女神、命運女神、戰神、火神、酒神都是他的子女;各地還有自己的神。這些神都具有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許多神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英雄傳說以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為中心,他們往往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為了造福人類,見義勇為,敢于同惡勢力搏斗。希臘神話為希臘文學藝術提供了豐富的題材,也是歐洲文藝創作的重要源泉。
古代雅典
雅典位于希臘中部的阿提卡半島,是古代希臘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在邁錫尼文明時代,雅典就有人居住,這里原來是古代伊奧尼亞人的故鄉,公元前12世紀時,多利安人侵入這里。公元前7xx年左右,阿提卡形成了以雅典城為中心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8世紀,王權衰落,氏族貴族開始執掌政權。公元前7世紀時,雅典的執政官有9名,分別執掌國家最高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事務。當權的貴族非常富有,欺壓、剝削貧窮的平民,平民非常不滿,經過多年的斗爭,公元前594年,貴族和平民雙方選出的仲裁人梭倫推行改革,廢除了債務奴役,提高了公民大會的權力,調整了公民集體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此后,又經過了多次改革,氏族貴族的勢力不斷被削弱,改善了作為公民主體的小農的經濟地位,促進了雅典經濟、文化的發展,雅典民主政治逐漸發展起來。公元前5世紀上半葉,波斯侵略希臘,雅典和希臘其他城邦一道英勇抗擊波斯侵略,經過幾十年的堅決斗爭,打敗了波斯侵略軍。雅典也成為希臘各城邦的首領。公元前5世紀中葉,伯利克里進行了改革,剝奪了貴族議會的權力,把權力移交給公民大會、民眾法庭和五百人議事會,促進民主政治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此后,雅典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各方面都發展到極盛,成為左右希臘世界局勢的霸主和主要文化中心。公元前431年,雅典及其同盟者和以斯巴達為首的一些城邦發生了戰爭,雅典戰敗,屈從于斯巴達。公元前4世紀上半期,雅典的勢力一度恢復,國內政局比較穩定,經濟和文化都有發展。公元前323—前322年,雅典與新興的馬其頓爆發戰爭,雅典戰敗,成為馬其頓的屬國。羅馬興起后,雅典于公元前2世紀中期并入羅馬的版圖。雅典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化,對希臘城邦和羅馬以及后世的西歐世界都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