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美術
術 現代美術的發展 印象派繪畫的后續發展及代表人物
現代藝術 現代派繪畫及其代表人物畢加索
現代音樂的發展——現代音樂的特點和主要流派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教師播放音樂《命運交響曲》,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打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隨即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的內容,聽貝多芬的音樂。接著提出問題:從貝多芬身上什么最能觸動你的心弦?說說你的理由。
在解答導入新課問題的答案上不必拘泥統一答案,讓學生自由的發揮,各抒已見。
一、貝多芬與古典主義音樂
看教材貝多芬雕像,提出問題:從圖中,再結合課本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回答)
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進步和自由,獻身音樂。
材料1:他自稱是“強硬的民主主義者”。1797年,拿破侖率領大軍直逼維也納,他是拿破侖當時建立偉大共和國的英雄人物,并為拿破侖譜寫了一首交響曲。可當他得知拿破侖稱帝時,他抓住樂譜的封面撕個粉碎。當這首交響樂出版時,他把標題改為“英雄交響樂——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
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貝多芬在音樂創作上的什么思想特點?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點?試列舉他的三部代表作。他對音樂的貢獻主要有哪些?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閱讀課文回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8、19世紀歐洲火與血的改革與革命的社會環境影響了貝多芬的音樂創作,而新世紀生產力和科技的發展則推動了畫家和音樂家的創新靈感,印象派出現了。
二、印象派繪畫與音樂
印象派繪畫與印象派音樂兩者統一于印象派這一大派別之內,后者更是由前者啟發而來,故可把兩者結合起來掌握。
探究1:結合課本知識探討:
a、印象派繪畫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
b、印象派繪畫與印象派音樂有何關系?
c、印象派繪畫和印象派音樂有何共同的特征?有何藝術價值?(展示此問題時播放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音樂,一邊欣賞,直觀地感受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一邊學習活動。)
d、印象派的產生有何歷史意義。
要求學生以分組討論的形式來回答這些問題。
印象畫派的產生引導學生聯系相關學科、現實生活結合歷史知識展開思考討論,幫助學生學會知識遷移,多角度地分析解決問題。
問題提示:
①印象派的發生,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是工業革命、現代科學的發生
②光學研究解開了光譜的真面目,藝術家知道了,光不是透明的,而是由七種色彩所組成的;
③蒸氣火車拉近了城鄉距離,到郊外寫生成為一件方便而時髦活動;
④許多內在的、外在的、社會學的、物理學的、文化的多元復雜因素,催化了如黃金般光燦的藝術時代產生。(中心:這是資本主義崇尚個性的體現,也是受科學技術發展的啟發)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印象派繪畫與印象派音樂的共同特征,具體講授如何理解作品藝術價值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