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教學設計
年份 1952 1963 1970 1976
產值 173 682 1969 5544
——《國外經濟統計資料(1949-1976)》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中日比較材料,探討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通過師生對話,使學生從歷史的悲劇中認識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的深刻道理。
探究二:請學習小組交流討論,如何理解“三個面向”這一新時期的教育指導方針?
設計意圖:聯系現實分析新時期的教育指導方針的偉大意義。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完成學案表格,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課堂實錄)
(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九、板書設計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時代背景 (2)具體措施(3)影響
2. 動亂中的教育
(1)這種曲折出現的原因
(2)表現
(3)教育遭到的破壞以及不良影響
3.“教育的復興”
(1)措施(2)原因
十、教學反思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內容,完成表格。
時期 方針措施 影響
奠基時期
挫折時期
發展時期
指出,在新世紀,我們必須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戰略,堅持“三個面向”,才能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十一、學案設計(見下頁)
第21課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了解建國初期社會主義教育興起的有關史實,認識新中國確立了新型的社會主義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實,認識“文化大革命”給教育帶來的巨大破壞,造成“文化斷層”、“人才斷層”,給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帶來的嚴重損失。了解新時期教育發展的偉大成就,聯系現實分析“科教興國”戰略的偉大意義;了解教育事業發展的有關法律文件。
二、預習內容
1.人民教育的奠基
從“時代背景”、 “具體措施”和“影響”三方面掌握新中國17年教育概況
2. 、動亂中的教育
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這種曲折出現的原因
(2)表現
(3)教育遭到的破壞以及不良影響
3.“教育的復興”
閱讀課文找到文革以來,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為復興教育采取的措施并分析新時期教育向前發展的原因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寫下來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了解建國初期社會主義教育興起和“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實以及新時期教育發展的偉大成就。
2.認識新中國確立了新型的社會主義教育制度和“文化大革命”給教育帶來的巨大破壞。
3.聯系現實分析“科教興國”戰略的偉大意義。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建國初期社會主義教育制度及方針;“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及偉大意義;新時期“依法治教”;新時期教育發展成就。
難點:
科教興國與現代化建設之間的關系。
二、學習過程
第一目 人民教育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