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教學設計
③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
④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a基礎教育方面:普及義務教育,制定《義務教育法》
b中等教育方面:實行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并舉
c高等教育方面:增設新興的邊緣學科專業,建立學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與分配制度
d擴大學校辦學的自主權;社會辦學應運而生
⑤20世紀90年代,為推動高等教育發展實施“211工程”計劃
⑥啟動“希望工程”
⑦ 加大西部教育發展的力度。具體做法:國家出資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設,并在西部200個縣建立職業教育中心;增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經費,大力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
探究二: 請學習小組交流討論,如何理解“三個面向”這一新時期的教育指導方針?
2、新時期教育向前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三 反思總結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內容,完成表格。
時期 方針措施 影響
奠基時期
挫折時期
發展時期
指出,在新世紀,我們必須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戰略,堅持“三個面向”,才能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四)當堂檢測
1.新中國成立后,教育面臨的首要問題是( )
a. 制定新的教育方針 b. 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c. 倡導“兩種教育制度” d. 培養少數民族干部
2.關于新中國成立17年后教育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逐步形成比較完整國民教育體系 b學前教育、大中小學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規模
c培養了大批素質較高的建設人才
d高等學校已成為全國科技事業的生力軍
3.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教育發展的道路上出現偏差的根本原因是( )
a“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 b反右派斗爭擴大化
c“文革”的發生 d“大躍進”運動的開展
4.下列關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表述正確的是( )
a在“大躍進”的年月獲得了突破式的發展
b 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遭到破壞
c“文革”時期教育遭到嚴重破壞
d“文革”時期學校秩序混亂,但整個民族素質大大提高
5.鄧小平復出后,在教育工作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為教育戰線全面撥亂反正 ②整頓恢復教學秩序,恢復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 ③組織編寫新教材 ④啟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 d①④
6.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教育方面提出的指導方針是( )
a優先發展教育 b尊師重教 c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d 科教興國
7.改革開放后,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