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
核技術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美蘇核壟斷,維護了世界和平20世紀90年代秦山、大亞灣核電站建成累計各發電260億和1500億千瓦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導彈1956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制機構1960年仿制進程導彈成功我國國防力量進一步加強1964年自行設計的中進程導彈試驗成功
空間技術1960年我國自行研制第一枚火箭發射成功奔向太空賣出第一步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宣告中國進入航天時代
至xx年成功研制12種不同型號系列火箭,發射70多顆國內外衛星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xx年“神舟”5號載人航天飛行世界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xx年“神舟”6號載人航天飛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生物技術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1973年雜交水稻“南優2號”;研制成功比常規稻增產20%1999年參與人類基因研究在改良品種、治療重大疾病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計算機技術1983“銀河ⅰ號”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每秒運算速度上億次計算機,此后越來越多高性能計算機出現,技術已居世界先列二、 新中國科技突飛猛進的原因:1、社會主確立義制度的確立,為科技事業發展創造了前提;2、黨和政府對科技發展的重視和正確決策,為科技事業發展提供了保證(“兩彈一星” 戰略決策;“863計劃”; “星火計劃”; 載人航天工程戰略決策 );3、優秀科學家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業中的開拓創新和無私奉獻(錢三強 ;鄧稼先;錢學森) ; 4、……等等。鞏固練習:多媒體打出練習題,鞏固本課重點知識。[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要求要轉變教學方式,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教學設計就是在這一精神的指導下設計而成的,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可取的地方:一、重新整合教材內容,用表格的形式展現,且由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填寫,能迅速突破重點。二、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既能深化課堂教學,突破難點,又能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而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應該是歷史教學的本質所在。三、在導入中結合了現實,注意課堂氣氛的渲染;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大量圖片,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當然,在教學實踐中也有些不足,如沒有照顧到基礎知識、思維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使得有少部分學生難以完成教學任務。以后在實踐中將會注意分組,由學習能力相對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相對弱的學生,真正實現合作而有效的學生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