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五節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教案
師:英國侵略者的魔爪伸遍全球,它采取什么擴張方式?目的是什么?試結合初中已學習過的有關知識回答此問題。
生:(討論并回答)
師:英國用廉價的商品和軍事侵略及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方式,要達到其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目的。與此同時和英國采取類似方式,要達到相同目的的還有法國和美國。
4.法國、美國的侵略擴張 師:法國、美國緊隨英國完成工業革命,他們也緊步英國之后塵,開始對海外進行侵略擴張。
生:(觀看《十九世紀英、法擴張圖》)
師:(指圖簡單介紹)法國在第二帝國,即路易波拿巴統治時期通過連年的侵略戰爭,在非洲侵占了阿爾及利亞等地,向埃及、突尼斯滲透侵略勢力;在亞洲,伙同英國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并侵略越南,征服印度支那,妄圖以此為據點進一步侵略中國;在美洲,武裝干涉墨西哥。自1820年至1870年,法國的殖民地面積,由5萬平方公里增長為90萬平方公里,人口由40萬增長為600萬,成為僅次于英國的殖民強國。
19世紀上半期,處于聯邦政府時期的美國,首先致力于北美大陸領土的擴張,而在西進擴張接近尾聲之時開始對日本、中國進行侵略,而走上海外擴張的道路。1853年美國炮艦敲開日本國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充當英法的幫兇參與對中國侵略,并強迫清政府簽訂中美《天津條約》,擴大其在中國的權益。
5.俄國的領土擴張 師:19世紀中期,俄國的工業革命進程如何?19世紀30年代,俄國開始了工業革命,由于當時俄國仍處于封建社會,農奴制的存在,使工業革命進展緩慢,工業發展水平落后。但在侵略擴張這一點上它并不落后。
師:(指俄在歐洲擴張圖,學生觀看課本第109頁)
歐洲步入近代之時,俄國處于強鄰包圍之中。在南方,土耳其占據里海北岸及克里木半島,封鎖俄國在里海的路;在西北方,瑞典控制著波羅的海沿岸的土地,截斷了俄國通往波羅的海的通道口。在西南方,俄國又以大國波蘭為鄰。故早在進入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之前,俄國為了擴大版圖、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自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斷發動對外侵略戰爭。19世紀初期,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俄國加快了侵略擴張的步伐,并采取直接進行武裝侵略的方式,蠶食周邊的地區。在北方,彼得一世執政的1721年,俄國通過長達zi年之久的戰爭打敗了瑞典,得到芬蘭灣、里加灣和波羅的海沿海的大片土地,取得通往波羅的海北方的出海口;在西方,通過18xx年的維也納會議,俄國攫取波蘭大部分地區和羅馬尼亞的部分地區;在南方,通過與奧斯曼土耳其的長期戰爭,在18世紀晚期把疆域擴展至黑海北岸,取得了通往黑海的南方出海口,并將占領黑海海峽,進而奪取巴爾干半島和中東地區作為進一步侵略目標。
師:(指《亞洲革命風暴形勢圖》)1828年俄國打敗伊朗,割占外高加索地區,在東方,自19世紀中期以后,逐步吞并了包括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在內的中亞廣大地區,并侵吞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師:請同學們思考俄國侵略擴張采取了什么方式?它要達到什么目的與英國相比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
師:(總結學生發言)俄國采取直接進行武裝侵略,不斷蠶食周邊地區的方式。目的是擴大版圖,建立世界帝國。英、俄兩國采取不同方式是因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工業革命進程不同,俄國的工業品無力在市場與英法競爭,所以采取揮舞刀槍,直接武裝侵略擴大領土的侵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