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教學案
第11課 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教學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分三個目從四個方面向學生介紹物理學從16世紀末17世紀初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重大成就:經典力學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經典力學的建立、從經典力學到相對論、量子論的誕生與發(fā)展。這一時期物理學方面的文字、圖片、人物介紹等資料比較豐富,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資料,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經典力學的三大定律、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等基礎知識。牛頓、普朗克、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的主要事跡,學會觀察,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理解科學進步中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
2.能力目標:
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等資源。提高收集、分析相關資料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科學的方法。全面提高科學素質,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會運用閱讀法、觀察法、討論法、推理法、概括法、實驗法等來學習了解近代物理學的相關問題。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科學家為科學進步所作出的努力。學習他們?yōu)榭茖W獻身的精神;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知道在科學的道路上荊棘遍布,增強面對挫折的能力。增強毅力,樹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伽利略對物理學發(fā)展的重大貢獻;經典力學的建立;相對論的提出;量子論的誕生。
難點:物理學各階段發(fā)展的原因;對科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的理解。
四、學情分析
學生對伽利略、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充分利用學生的已知知識既可以減輕教學任務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物理學各階段發(fā)展的原因使學生首次接觸也是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點,教師應該重點講解。
五、教學方法
比較法、問題探究法,思考、討論,從感知歷史中不斷積累歷史知識,進而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同時借助物理學方面比較豐富的課外資料、圖片、人物等資料,注重探究學習,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六、課前準備
找物理學方面的課外資料、圖片、人物等資料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7世紀的牛頓是牛頓力學的創(chuàng)始人,隨著19世紀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的發(fā)展日趨成熟,達到了高峰。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一些新的研究發(fā)現對它提出了挑戰(zhàn),導致了經典物理學的危機。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確立是物理學革命的高潮,對其他科學產生了歷史性影響。由此導入新課。
【講述內容】
一、經典力學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
1.對物理學發(fā)展的重大貢獻
16世紀末17世紀初,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認為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系統(tǒng)地觀察和實驗。他強調追究事物之間的數學關系,將科學實驗與數學相結合,進行科學研究。
提問:這是受什么思想的影響?(文藝復興運動人思想解放的影響)
提問:伽利略對物理學發(fā)展作出的重大貢獻是什么?
在16xx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實驗中發(fā)現:物體下落時的距離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而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的重量無關,這就是著名的落體定律。他還通過實驗證實了勻速運動定律和勻加速運動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