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2
第2課 倒幕運動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優化訓練
基礎鞏固
1.標志尊攘派走上日本政治舞臺的歷史事件是
a.暗殺井伊直弼
b.高杉晉作組織“奇兵隊”
c.大鹽平八郎領導大阪平民起義
d.1863年8月的京都政變
2.首先在長州藩起兵奪取政權的倒幕運動領導人是
a.木戶孝允 b.高杉晉作
c.大久保利通 d.西鄉隆盛
3.武裝倒幕開始的標志是
a.高杉晉作奪取長州藩政權
b.大久保利通掌握薩摩藩政權
c.1866年幕府征討長州藩
d.西南強藩聯合倒幕,成為倒幕的根據地
4.倒幕運動的根據地主要分布在
①長州②薩摩③北海道④土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尊王攘夷”和武裝倒幕的相同點不包括
a.都對幕府統治不滿 b.都希望實現富國強兵
c.都以“攘夷”為重心 d.領導力量和根據地基本一致
6.德川幕府統治形式上結束的標志性事件是
a.“大政奉還” b.“辭官納地” c.鳥羽、伏見戰役 d.明治新政府成立
強化提高
7.中下級武士以“尊王攘夷”為口號反對現存秩序,從根本上說是因為
a.樹立天皇的權威
b.日本新的生產關系尚不成熟
c.列強人侵加劇了民族危機
d.幕府統治者對外妥協退讓
8.幕府將軍“大政奉還”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倒暮派討伐的借口 b.保住實際權力
c.聯絡倒幕派 d.把政權奉還給日本天皇
9.鳥羽、伏見戰役后,西方列強對戊辰戰爭的態度是
a.武裝干預 b.保持中立
c.支持幕府 d.支持新政府
10.日本千百年來的封建割據局面被徹底打破的標志是
a.取消幕府的封建領地 b.廢除封建等級制度 c.廢藩置縣 d.建立新的社會體制
課外延伸
11.閱讀下列材料
18世紀初至明治維新前農民暴動的次數表
年份 次數 一年平均 年份 次數 一年平均
1701~1710 55 5.5 1791~1800 122 12.2
1711~1720 73 7.3 1801~1810 98 9.8
1721~1730 70 7.0 1811~1820 166 16.6
1731~1740 86 8,6 1821~1830 133 13.3
1741~1750 130 13 1831~1840 279 27.9
1751~1760 116 11.6 1841~1850 129 2.9
1761~1770 108 10.8 1851~1860 170 17
1771~1780 78 7.8 1861~1867 194 27.8
1781~1790 229 22.9
請回答:
(1)此表反映了哪一趨勢?表明了什么問題?
(2)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