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明治維新
第八單元 明治維新課標內容要求:
(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
(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知識要點:
一、歷史條件:
1、國際背景:
2、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
(1)鎖國時期的日本:
政治:幕府統治、等級制度、矛盾尖銳
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對外:鎖國政策
(2)被迫開國的日本
黑船事件,簽訂不平等條約
影響:消極:社會危機加劇;積極:刺激資本主義發展
3、倒幕運動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尊王攘夷
背景:民族危機加劇,幕府妥協退讓、恐怖鎮壓
主要參加者:中下級武士
(2)倒幕運動興起
原因:尊王攘夷運動失敗;改革現狀,實現富國強兵
國內形勢:農民起義和市民暴動風起云涌
準備工作:增強經濟、軍事力量;建立根據地;聯絡其他藩國;密切同英國關系;獲得天丘支持
結果:“大政奉還”
(3)戊辰戰爭
原因:推翻幕府,真正取得國家領導權
過程:京都政變—鳥羽、伏見戰役—討伐幕府
結果:幕府統治被推翻
二、明治維新:
1、政治(廢除舊體制)廢除舊體制
(1)削弱封建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廢藩置縣”,各藩大名遷居東京
(2)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建立新的社會體制
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稱武士改稱“士族”;平民;廢除武士佩刀和“格殺勿論”的特權
2、經濟(發展新經濟):
改革幣制、土地制度、地稅;推行“殖產興業”;拓展海內外市場
作用:
①利于經濟發展
②確認土地私有,促進農業發展
③農村經濟發展,國家財政收入提高
④發展了資本主義新經濟
⑤支持了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
3、文化(文明開化):派遣留學生,翻譯西方著作
進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體制
社會生活習俗“西化”
4、軍事(建立新軍隊):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常備軍;改進軍事裝備;設立軍事院校,培養軍事指揮人才
結果:建立起一支現代化軍隊
特點:地位特殊,效忠天皇,富有軍國主義思想
5、改革的擴展:1889年日本憲法制定,確立二元君主立憲制
原因:自由民權運動 農民暴動
內容:天皇專制 議會分為貴族院和眾議院 設立內閣和樞密院
評價:局限性;濃厚的封建性
積極性;有利于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
三、歷史地位:
1、使日本成為近代亞洲第一個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國家。
2、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
時間:19世紀90年代初
表現:經濟發達 軍隊加強
影響:廢除不平等條約,贏得國家主權的獨立和完善
3、踏上對外擴張之路
原因:經濟、軍事實力增長、軍國主義傳統
表現:侵略琉球、侵略中國臺灣、侵略朝鮮、侵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