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學案
第一節 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學案
勸學:標準要求
知識能力目標--------了解19世紀初期浪漫主義文學藝術主要作品及其重要的藝術價值。學生通過對這一時期主要文學藝術作品的學習,提高審美能力,通過對時代背景的分析,鍛煉學生運用歷史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方法目標--------師生共同創設歷史情境,在相關歷史背景中理解有關文學藝術作品。可通過模仿某一位文學藝術大師或者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某一人物,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通過對浪漫主義文學藝術作品進行歸納,以更好地把握其特色。
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對19世紀初期眾多文學藝術作品的了解和掌握,充分理解人類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通過對浪漫主義文學藝術作品特色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大自然的熱愛。通過合作學習,進一步增強學習興趣,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合作:學習要點提煉我思我在——合作從溝通、探究、發現開始
1、 “浪漫主義”產生的背景。
浪漫主義是整個19世紀初期文學藝術領域的總體特點,反映在文學上,即為浪漫主義文學。
⑴政治上,19世紀上半葉,在法國革命的沖擊下,歐洲各國的民族、民主運動迅速發展。
⑵經濟上,18世紀后半期,起源于英國工業革命,迅速向歐美各國延伸。世界在劇烈的變革與震蕩中向前發展。
⑶思想上,啟蒙思想家所預言的合乎理性的社會在當時失去了實現的可能,于是誕生了一種對社會現狀強烈不滿,強調抒發個人情感,積極追尋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義。
2、 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人物。
浪漫主義文學在英、法兩國成就最高。英國有拜倫、雪萊和濟慈;法國以雨果為主要代表。此外還有俄國杰出的民族詩人——普希金,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海涅。
3、 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拜倫及其作品。
⑴英國浪漫主義文學以詩歌為主,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是杰出的代表。拜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斗一生的勇士;他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并成為領導人之一。
⑵拜倫的主要作品及其特色。
①主要作品——拜倫詩中最具有代表性、戰斗性,也是最輝煌的作品是他的長詩《唐璜》,詩中描述了西班牙貴族子弟唐璜的游歷、戀愛及冒險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會中黑暗、丑惡、虛偽的一面,奏響了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爭的戰歌。
②特色——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如《恰爾德∙哈羅德游記》中的主人翁)。他們孤傲、狂熱、浪漫,卻充滿了反抗精神。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與苦悶,卻又蔑視群小。
4、 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維克多∙雨果及其作品。
⑴雨果的貢獻。他是法國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文學創作期長達60余年,給人類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學遺產。
⑵雨果的主要作品及其特色。
①《巴黎圣母院》將美與丑融為一體,通過對美麗純潔的吉普賽姑娘愛斯梅拉達、巴黎圣母院中相貌奇丑但內心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以及卑劣罪惡的圣母院副主教克羅德∙弗羅洛等幾個主要人物的刻畫描寫,抨擊和諷刺了陰險與邪惡,贊美并歌頌了人類美好的心靈。
②《悲慘世界》則是一部現實與浪漫相結合的作品,小說以19世紀法國社會的真實面貌為背景,但其中的故事情節、語言、人物形象等都洋溢著浪漫主義色彩。小說的主人翁冉∙阿讓善良、正直,卻由于社會現實而終身生活在“悲慘世界”中。小說深刻地揭露了復辟后的法國封建王朝統治下社會的黑暗和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