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歷史必修II(第五單元)課堂導學
比價固定
(2)世界銀行
宗旨(作用):向成員國提供貸款,以促進該國的經濟恢復和發展,推動并促進國際貿易的
均衡增長
2.標志: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
3.影響:美元成為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確立美國霸權地位★
(三)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形成
1.背景:①貿易保護主義阻礙發展,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
②戰后美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積極倡導建立國際貿易組織
2.標志:1947年《關稅貿易總協定》的簽署★★
(1)主要目的:消減關稅,消除貿易堡壘,實現貿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資源
(2)性質:國際經濟組織
(3)作用:確立國際自由貿易體制,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三、基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
四、影響
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世界經濟向體系化、制度化發展★
第二部分 世界經濟區域化進程加快
一、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
(一)背景
1.西歐具備一定的聯合基礎
2.“二戰”后西歐削弱,受到美蘇控制和威脅
3.西歐認識到,只有聯合發展、實現歐洲統一,才能重塑昔日輝煌
(二)開始標志: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
(三)過程
1.1967年歐共體成立
2.一體化建設
措施:①建立關稅同盟(逐步取消各種關稅,實現貿易自由化,對外建立共同的關稅率)
②實行共同農業政策
③建立歐洲貨幣體系,穩定成員國之間的匯率
④建立歐洲統一大市場
影響:歐共體成為世界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經濟集團
3.1993年歐盟(eu)成立
意義:標志著歐共體正式由一個以經濟合作為主的組織變為一個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性質的組
織,歐洲一體化的內容從最初的經濟合作擴大到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歐洲各國的
合作更為廣泛和緊密
4.發行歐元
(1)過程:1995年,歐盟決定將歐洲單一貨幣定名為歐元(euro),xx年元旦,歐元正式啟用
(2)意義:是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里程碑,有利歐洲經濟穩定發展;加強歐洲民眾認同感
(四)影響
1.符合歐洲整體利益和各國利益,有利歐洲經濟發展、和平與穩定
2.反映經濟區域化趨勢,改變世界格局,提高歐洲國際地位★★★
二、美洲與亞洲的經濟區域集團化
(一)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asean)
1.發展歷程
(1)成立:1967年
(2)發展:1976年,東盟正式將政治合作列入聯盟合作范圍
(3)擴大:冷戰后,東盟區域化進程加快,“東盟意識”形成
(4)深化:xx年,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