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1《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學案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課標要求】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學習重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學習難點】秦朝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自主學習、基礎過關】
問題1:歸納秦統一全國有哪些有利條件和原因。
問題2:秦王贏政為了顯示自己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和至高無上的地位,首創了皇帝制度,請說明“皇帝”稱號的來歷和皇帝所擁有的權力,并說明這項制度的特點。
問題3:秦始皇在戰國官制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官制,請說出其主要內容和特點。
問題4:秦統一天下后,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了一種什么制度?
【合作探究、能力提高】
1.比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縣制對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2.歸納中央集權制度主要內容,并結合這些內容及其特點分析中央集權制度包含了哪兩對矛盾?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產生了哪些影響?
【知識網絡】
【鞏固練習】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這主要是指他( )
a.繼承了秦國王位 b.在全國推行郡縣制c.滅六國統一天下 d.修建萬里長城
2.秦統一后,“朕”掌握了中華民族、國家、政府的最高權力。“朕”是指( )
a.皇帝 b.王朝 c.丞相 d.御史大夫
3.秦朝丞相為“百官之長”,其主要職責是( )
a.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b.對重大軍政事務作出決定
c.處理朝廷各種日常軍政事務 d.代表皇帝監督百官
4.秦朝中央官職和郡縣長官產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襲 b.考試選拔 c.地方推薦 d.皇帝任命
5.柳宗元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兩個“制”分別是指( )
a.分封制和郡縣制 b.宗法制和郡縣制
c.分封制和中央集權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權制
6.郡縣制的推行有利于鞏固秦朝的統一,是因為這一制度( )
a.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d.增強了地方勢力
7.下列關于秦朝郡縣制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③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④有利于君主專制的加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進步作用,不包括( )
a.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 b.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
c.促進了華夏文明的發展 d.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
【課堂反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