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教案
一課題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結合秦朝疆域圖和教材內容,說出諸侯爭霸的原因、秦統一的條件過程。
2記住:秦統一全國的時間。皇帝制、中央官制、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度重要概念。
3歸納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目的、特點、實質。
4分析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的作用及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歷史地圖《秦朝疆域圖》等,培養學生借助地圖片了解歷史的能力。
2 通過歸納總結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與影響,提高學生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
3利用歷史資料和繪制示意圖,引導學生從形式多樣的材料中獲取歷史信息。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秦的統一結束了諸侯割據稱雄的分裂局面,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
2秦朝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鞏固了國家的統一,有利于封建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至高無上的皇權、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難點:正確認識理解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和影響
四 技術準備: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 教學過程
(一) 課前準備:
教師活動:放映記錄片“跨越時空的文明(vcd)第六集秦皇漢武”
學生活動:學生欣賞,準備上課
(二)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有關秦朝的知識,我們在初中階段學習時有所了解。剛才播放的記錄片,對秦始皇及秦朝所創建的一系列制度有簡短的介紹,秦的中央集權制度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對秦朝及后世的影響如何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學生活動:回顧初中學習過內容和準備好學習資料,進入新課的學習
(三) 新課學習
1知識點 從諸侯爭霸到秦的統一-
教師活動:布置學習任務,提出問題
1 諸侯爭霸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2秦能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的原因、簡單經 過、統一的時間、都城?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問題、閱讀教材,結合秦朝疆域圖和教材內容,思考諸侯爭霸的原因、秦統一的條件過程;回答問題
各學習小組派代表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交流
教師活動:給出評價;拓展知識。
2知識點 至高無上的皇權和中央官制
教師活動:布置學習任務,提出問題
1 皇帝制度是怎樣形成的?有何特征?
2秦朝中央官制有幾部分構成,各部分的主要職能是什么?
3 指導學生根據教材繪出中央官制的結構圖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始皇帝的由來、特征;中央官制的構成及分工影響;鞏固國家統一的措施;中央官制的構成及分工;展示學習成果:繪制好的結構圖。
教師活動:補充材料題。
1閱讀下列摘編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的三則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詔令是“議帝號”。群臣商議后向秦王建議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號”,請王為“泰皇”。秦王不以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并說:“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他還采納了群臣關于皇帝“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