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教案
材料二:“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辦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璽并非最高統治者所專有。春秋戰國時,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稱璽。至秦代,則是“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據載,秦朝的傳國玉璽其文為“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請回答:
① 從材料一、三的“皇帝”稱號及“制”“詔”“朕”“璽”等規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認識?
② 根據材料二所涵歷史信息,說明了什么?
③ 根據材料一,皇位是怎樣繼承的?
④ 綜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質。
答案提示:
(1)說明了皇帝獨尊的威勢和地位;“制”“詔”說明皇帝的話就是法令;“璽”是皇權的集中表現,并為皇權披上了“天命”(君權神授)的色彩。以“皇帝”之稱代替“王”之號也反映了神化君權的新統治觀念的出現。
(2)皇權至上,皇帝獨裁;大臣受皇命辦事,沒有決策權。
(3)皇位世襲。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同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史記》
材料二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 ——《史記》
請回答:
(1) 指出材料一主張的實質是什么?
(2) 材料二反對的理由是什么?“安寧之術”主要是指什么?
(3) 上述材料反映的爭論發生在什么時間?有何意義?
答案提示
(1)設置王國。
(2)分封諸侯國將重蹈覆轍,諸侯割據。推行郡縣制度。
(3)秦統一后不久。秦統一后建立什么樣的行政體制,關系到秦朝能否長治久安的問題。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問題,加深對知識概念的理解
3知識點 郡縣制的全面推行
教師活動:布置學習任務,提出問題
1什么叫郡縣制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有什么不同
2地方官制的構成、影響?
3中央集權制度是怎樣形成的、對后世的影響?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問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教師活動:給出中央集權制度完整示意圖
重點講解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影響
學生活動:歸納總結、構建本部分的知識體系
六延伸拓展
教師活動:結合材料題擴展延伸知識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司馬遷批評蒙恬說:“吾迫北地,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山湮谷,通直道,固輕百姓矣。”
材料二:據民間傳說:“在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的時候,南方有一個名叫范杞梁的人,被抓去北方修筑長城。他的妻子孟姜女日夜思念,決心到遙遠的北方去尋找丈夫。她跋涉千山萬水,歷盡艱辛。終于來到了修筑長城的地方。但是她的丈夫已經死了,而且被埋在長城里面。孟姜女非常悲痛,連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感天動地,長城竟然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