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運動的興起
《孔子改制考》于1898年刊行,康有為把孔子打扮成一位社會改革家,同時推孔子為“萬世教主”。康有為曾將《孔子改制考》進呈御覽,并說明:“臣今所作編撰,特發明孔子為改制教主,六經皆孔子所作,俾國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經過康有為的裝扮,孔子成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先師,以此來抵制封建頑固派對變法維新的阻擾和壓力。
(b)特點 結合129頁的歷史縱橫回答
實踐
(c)學思之窗 想一想 康有為借儒家學說宣傳維新主張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三、維新派其他主要代表(b)
閱讀材料結合課本知識完成下表
材料一 梁啟超說:“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
材料二 譚嗣同說:“二千年來君臣一倫,尤為黑暗否塞,無復人理,沿及今茲,方愈劇矣!”
材料三 嚴復認為:“人類社會同樣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然法則的支配,不能及時進步的民族會被別的民族滅絕。但是,‘世道必進,后勝于今’,弱國只要肯發憤圖強,奮起直追,就能夠在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中,由弱變強。”
代表人物 活動地點 主要著述 刊物 主要思想
梁啟超
譚嗣同
嚴復
康、梁維新思想傳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