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秦始皇陵及深埋兩千多年的兵馬俑
第2課 秦始皇陵及深埋兩千多年的兵馬俑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布局、陣容。
了解秦陵兵馬俑所反映的歷史狀況。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發現、體驗、探究”步步深入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概況并感受其富有震撼力的價值。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秦陵兵馬俑所體現出來的古代中國工藝、美術、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術。
體會秦陵兵馬俑氣吞山河、莊嚴凝重的藝術震撼力。
二、課前導學材料
是秦始皇陵園中的一組陪葬坑,共有 個,為 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結構。其中 面積最大,是由 兵和 兵組成的 陣,排列成38路縱隊,大部分為 ,以 為武器。 面積較小,外形像把曲尺,里邊分為四個方陣,是兵馬俑坑中的精華。 面積最小,呈 字形結構,是這組兵馬俑的 。
兵馬俑坑內出土的數千件形體高大的 和 ,是秦代雕塑藝術品中的杰作,是我國雕塑藝術史上的一支奇葩,為我們研究秦朝政治、經濟、軍事制度、文化藝術及科學技術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 。
三、 教學設計
導入:
最近發生的一件頗具戲劇色彩的事情:德國青年癡迷兵馬俑成狂,跳入坑內扮秦俑被抓。
秦始皇陵兵馬俑究竟有怎樣非凡獨特的魅力使一個外國人能不遠千里奔到中國西安,還不顧一切地跳入傭坑,今天的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通過了解秦始皇陵兵馬俑概況,解析它的魅力所在!
(一)發現之旅:揭開神秘的面紗
說起兵馬俑,不得不講到秦始皇。這個13歲即位、22歲親政、39歲統一中國的千古一帝,在為后人留下萬里長城的同時,也為自己修建了驪山陵墓。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坑的的兵馬俑,和龍游石窟一樣,也是在極其偶然的條件下被發現。現在讓我們把鏡頭切回1974年春天,追尋那一刻驚天的發現。
1987年秦陵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自發現到現在,已有超過5000萬人參觀游覽,300余名國內外政要參觀題詞。
(二)體驗之旅:氣勢磅礴的地下軍團
多年前,
秦始皇的軍團曾是地球上最為強大的戰爭機器。
多年后,
他的地下軍團依舊能讓世人屏住呼吸,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