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新課(2分鐘)
提問:戰后初期國際關系格局有何特點?
回答:戰后初期,國際關系格局的特點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全球對峙的兩極格局,即所謂“冷戰”格局。
導入:從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漸變化,開始出現美蘇爭霸的格局。美蘇爭霸格局出現的原因是什么?發展情況如何?美蘇爭霸對其自身歷史的發展和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這是我們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
自學指導(4分鐘)
1.教師介紹本節知識概要。
2.出示閱讀思考題(可用投影、幻燈、小黑板展出):
3.要求學生結合上述思考題閱讀課文。學生自學(6~7分鐘)
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作簡要筆記,為回答問題作準備。
課堂提問(8分鐘)
1.分小組回答問題,教師先按順序展示題目,等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做點評并以表格 的形式展示答案要點。(可用投影、幻燈、小黑板展出。)
一組問題(2分鐘):
列舉美蘇爭霸過程中的重大事件。
二組問題(2分鐘)
結合美蘇爭霸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分析在美蘇爭霸過程中,蘇聯的對外政策是什么?
三組問題(2分鐘):
結合美蘇爭霸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分析在美蘇爭霸過程中,美國的對外政策
組問題(2分鐘):
根據美蘇爭霸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美蘇的對外政策的變化,說明美蘇爭霸各階段的 態勢?
課堂討論(6——8分鐘)
1.結合各小組回答的問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3-4分鐘)。
討論題如下:
(1)美蘇雙方在爭霸過程中調整對外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從二戰結束到20世紀80年代,美蘇兩國領導人推行的對外政策的變化中,你 得到什么啟示?
2.小組討論后推舉代表發言(3—4分鐘)
3.教師對學生所述答案進行點評后,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第(1)題的答案要點(1分鐘)
4.教師對學生所述答案進行點評后,展示第(2)題的部分答案要點(1分鐘)
美蘇兩國推行的霸權主義政策不僅給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造成了不利影響,而且對其 本國經濟發展也產生了明顯的不利影響,任何國家的政府和領導在決策時都應引以為戒。
綜合國力的強弱取決于經濟發展的好壞,并決定這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因此,發展經 濟是當今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工作的中心。而遏制霸權主義的最強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 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中國在美蘇兩國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的過程中多次發揮過作用,這說明中國在國際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