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開辟新航路
學習延伸:比較鄭和的航行同迪亞士、哥倫布的航行,并做出評價。
從規模上看:鄭和船隊有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大的船只長151.8米,寬61.6米;攜帶的物品有絲綢、瓷器、茶葉、印花布、鐵器等;隨行人員最多時達到27 800人。而哥倫布的船隊約3—17艘;最大的船只長24.5米,寬6米;攜帶的物品有牲畜、農具、種子和糧食;隨行人員最多時約1 000多人。
鄭和遠航的目的是宣揚國威,以天朝上國自居,發展同其他國家的友好關系;而哥倫布遠航為追求黃金和掠奪財富,帶有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性質。
【重點難點突破】
1.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初開辟新航路?
第一,兩國都位于大西洋沿岸,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們向海外發展。
第二,兩個國家都掌握了航海技術,特別是葡萄牙在航海技術上比較先進。
第三,兩國已建立起君主專制的政權,統治者希望通過海外探險獲得財富,以鞏固并加強自己的統治
第四,新航路的開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緒有關。
2.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市場的形成具有什么意義?
促進了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
(1)加強了歐洲同亞洲非洲以及“新發現”的美洲等地的聯系,逐漸結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
(2)各地的文明發生接觸與碰撞,開始了匯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3)地區性的貿易開始向世界性的貿易擴展,貿易數量和貿易品種也急劇增加,大大促進了不同國家和地區貿易的發展
3.“什么是“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具體表現怎樣?
(1)“商業革命”表現為:
①世界市場的擴大。新航路開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歐洲同美洲、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
②流通商品的種類增多。世界市場擴大意味著產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國的市場上。美洲的許多農產品,如馬鈴薯、玉米等傳到歐洲,非洲的咖啡傳到歐美。
③商路貿易中心的轉移。世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人類眼界擴大,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2)“價格革命”表現為:美洲的白銀流向歐洲,使歐洲物價上漲,貨幣迅速貶值,傳統的經濟關系受到沖擊,這對歐洲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稱為“價格革命”。受價格革命的影響,各階級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
①制造商品和銷售商品的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一方面付出貶值的貨幣工資,另一方面高價售出商品,獲得暴利;
②按傳統方式收取貨幣地租的封建主,因貨幣貶值而使實際收入減少,日益衰落;
③靠土地收入的農民和固定工資收入的雇傭工人,因通貨膨脹日益貧困化。這一切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4.新航路的開辟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有什么意義?
由于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的出現。歐洲商人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系,他們把亞洲的茶葉、絲綢、瓷器、香料,非洲的象牙黃金,美洲的黃金、白銀和玉米、煙草帶回歐洲,并把歐洲的工藝品等銷往世界各地。以此為核心人類文明開始交融匯合,日益聯系成一個整體。
5.高考題賞析:(xx年高考山東文綜27題)1492年,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開啟了世界歷史新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問題一:發現與相遇
1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提法,“發現”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歐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學者倡議改稱“美洲發現--兩個文明會合”。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xx年”為主題,舉行哥倫布抵美洲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