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開辟新航路
(1)“發現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場上看待哥倫布遠航美洲的?“兩個文明的匯合”和“兩個大陸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問題二:交流與發展
哥倫布 明清時期的中國 世界市場 歷史機遇
(2)結合所學知識,運用以上四個詞語以“交流與發展”為主題寫一則歷史短文
要求:緊扣主題,觀點合理;史實準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合乎邏輯;字數在120字左右
請同學根據評分標準對下列三位同學的答案進行評分,并指出依據:
同學a: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打破了東西兩半球之間的隔絕狀態,促進了世界各地區之間的交流,世界市場開始形成。而明清時期的中國,沒有順應世界歷史時代的潮流,逐漸走向封閉,喪失了發展的歷史機遇。
同學b:15世紀前后,由于資本主義的萌芽,歷史機遇似乎同時出現在東西方。英國人抓住了機遇,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但明清時期的中國封建勢力日漸腐朽,東西方在這個時期就出現了差距。對西方人來講,哥倫布是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的功臣之一,我認為他不是給西方積累錢財的偉人,也不是給美、非兩洲帶來災難的惡棍,而是促進世界走向匯合,形成世界市場的締造者。
同學c: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結束了世界相對孤立隔絕的狀態,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此時,正處于明清時期的中國確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與世界隔絕,錯過了與西方經濟、科技、文化交流和發展的歷史機遇,是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是導致中國后來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高考演練】
1.(高考廣東單科)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
仲裁下,劃定了一條如圖所示的分界線。這意味著
a.兩國當時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認
b.大西洋是兩國爭奪的焦點
c.其他國家被永遠排除在殖民爭奪之外
d.開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傳播基督教
2. (廣東單科)某論文把巴拿馬運河開通、印度向英國出口棉花、華工赴美參與修建鐵路、法國向俄國輸出資本等作為重要證據。該論文的主題最可能是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b.美國經濟的崛起
c.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 d.工業革命在歐洲擴散
3.(江蘇單科)新航路開辟前,人類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發展,不同區域文明之間的交流少、相互影響小。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人類對世界尚缺乏整體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觀念差異
c.人類技術水平難以克服地理障礙 d.缺少富有冒險精神的偉大航海家
4.新航路開辟正值中國明朝時期,新航路開辟對當時中國的影響是
a.加強了中國與世界貿易的聯系 b.西方國家開始從中國掠奪大量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