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答:主要原因是埃及地理位置重要;占領埃及可以與英國爭霸,打擊英國對外擴張勢頭。最終目的:建立法國對外擴張的東方基地,稱霸世界。
法國對埃及的侵略自然引起了老對手英國的警覺,于是英法在埃及的領土上大打出手。
(板書)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動蕩:馬木魯克爭權奪利
⒉經濟落后:盛行包稅制
⒊外敵入侵:英、法
⑴背景: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發展→對外侵略
⑵概況
⑶影響:雙重性
投影:獅身人面像(據說獅身人面像的鼻子是被拿破侖轟擊掉的)
它也是西方對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區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侖除了將解釋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學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紅海連接起來的計劃的工程師帶到埃及外,還給埃及帶來了第一臺印刷機。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問:由上述材料,同學們能否分析出法國對埃及的侵略帶來了哪些影響?
答:……
我們不否認拿破侖對埃及的侵略給埃及人民帶來災難。但同時也要看到,拿破侖侵略埃及,客觀上打擊了埃及的封建勢力,傳播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和科學文化,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誘導作用。
投影:
拿破侖侵略埃及,客觀上打擊了埃及的封建勢力,傳播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和科學文化,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誘導作用。
在反抗英法侵略和馬木魯克封建統治的過程中,穆罕默德•阿里脫穎而出。
(板書)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動蕩:馬木魯克爭權奪利
⒉經濟落后:盛行包稅制 必要性
⒊外敵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臺——可能性
在反抗侵略的過程中,阿里經受了西方工業文明的洗禮。
投影:
應向西方尋找發展的鑰匙。
真正的獨立需要有一支能夠抵抗西方入侵的現代化軍隊,而現代化軍隊需要建立起現代化工業,以提供必要的軍事裝備。
——穆罕默德•阿里
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穆罕默德•阿里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板書)二、改革內容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從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歸納阿里改革的內容,分析其作用。
投影:
領域 具體內容 作用
經濟
(農業)
經濟
(工業)
領域 具體內容 作用
經濟
(農業) 改革土地制度 廢除包稅制 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恢復發展農業;
為工業提供原料和資金
統一土地稅
興修水利
鼓勵種植經濟作物
經濟
(工業) 發展機器工業,
創辦近代工廠 軍事工業 促進民族經濟發展;
加快埃及近代化進程
民用工業
投影:
1834年,法國元帥馬爾蒙參觀了亞歷山大造船廠,他在訪問記中寫道:“這個廠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艦。每艘備有百門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搜即將下水……埃及是一個沒有木材、鐵礦和銅礦的國家,是一個缺乏訓練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國家。正是在這個國家里,建成了造船廠,并在短期內把海軍擴展到如此驚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