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投影:
領域 具體內容 作用
政治
領域 具體內容 作用
政治 改革行政制度 中央設最高國務委員會 加強中央集權;
出現同一局面
簡化地方行政區劃
大力壓制馬木魯克勢力(薩拉丁城堡大屠殺)
投影:
阿里的“鴻門宴”
18xx年,阿里邀請開羅附近的馬木魯克大小頭領及其隨從470人前往薩拉丁城堡出席宴會。平素驕橫慣了的馬木魯克頭領根本不會想到阿里敢把他們怎么樣,因此他們只帶了少數隨從,肆無忌憚地前來赴宴。宴會結束后,早有準備的阿里立即對疏于防范的馬木魯克首領發動突然襲擊。通向大門有一段石頭壘成的高墻,前面是狹窄的下坡石階小道,當馬木魯克們經過此處時,阿里軍隊突然從高墻上推下無數塊大石頭,把他們砸得抱頭鼠竄,與此同時,密集的子彈又毫不留情地雨點般飛過來,結果只有一人漏網,其余的全部被殲。緊接著,阿里在全國展開大搜捕,一共消滅了1000多人,殘余分子或倉皇逃竄各地,或就地宣誓效忠阿里。至此,統治埃及達5xx年之久的馬木魯克作為一股政治勢力不復存在。
投影:
領域 具體內容 作用
軍事
領域 具體內容 作用
軍事 實行征兵制 軍事實力增強;
獲得民族獨立
建立新軍
學習西方軍事技術
按照西法練兵
投影:
領域 具體內容 作用
文化教育
領域 具體內容 作用
文化教育 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學校 引進西方科技;
促進文化繁榮;
培養改革人才
派留學生
建印刷廠,辦報紙
經過改革,埃及一掃過去積貧積弱、任人蹂躪的屈辱歷史,進入到一個空前強盛的時期。但是改革的最終結果,卻是以失敗告終。
(板書)三、改革結果:失敗
改革后,阿里很快走上了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道路。
材料一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訪問埃及時,農村中體格健全的人已經少見,不是缺一兩顆門牙(這樣就無法咬住子彈)或斷一節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雙目失明,這樣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國旅行家蘭恩
材料二 為了保證國家工廠獲得充足的廉價勞動力,阿里經常發布命令,要求各地官員征召各類工匠,送到官辦工廠去做工。這些工人喪失了挑選工種、工作地點的自由。由于國家缺乏近代工業所需的機器,因此工廠依靠延長勞動時間來提高產量,工人每天都要從日出一直做到日落,但是獲得的工資報酬卻很微薄,還經常被借故克扣,或者是發給一些不值錢的票據,或者是以一些早已霉爛變質的食物和滯銷的工業品作為替代品。
問:根據上述材料,請同學們分析阿里改革失敗的原因。
答:……
(板書)三、改革結果:失敗
⒈失敗原因
根本原因: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生產關系
外患:歐洲列強干預
內憂:改革給人民帶來災難,激化階級矛盾
阿里改革的性質
觀點一:認為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