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教學指導意見
6.本單元教學可抓住兩條主線:一條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發展;一條是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演進、深化。讓學生從兩條主線中認識馬克思主義要與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的歷史啟示。
第六單元 杰出的科學家
一、課標內容
1.了解李時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學家的主要事跡,認識他們對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
2.了解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的成長歷程及主要科學成就,認識他們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二、教學要求
第一課 杰出的中醫藥學家李時珍
說明
本課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
第二課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說明
本課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
第三課 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李四光
基本要求
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跡:留學歸來報效祖國、創建地質力學、推動中國石油和其他礦產資源的開采。
感受李四光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操,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發展要求
認識李四光的科學成就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
說明
第四課 近代科學之父牛頓
基本要求
了解牛頓的成長歷程,簡述他的主要科學成就:建立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發明反射望遠鏡等。
感受牛頓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勤奮的探索精神。
發展要求
認識牛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感悟其成長的人生啟迪。
說明
教學時可聯系必修3專題七“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一課的有關內容。
第五課 20世紀的科學偉人愛因斯坦
基本要求
了解愛因斯坦的成長歷程,簡述他的主要科學成就:提出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光量子假說等。
感受愛因斯坦腳踏實地進行科學研究和勇于科學創新的精神。
發展要求
認識愛因斯坦對科學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感悟其成長的人生啟迪。
說明
教學時可聯系必修3專題七“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一課的有關內容。
三、教學建議
本單元可分6課時教學。
1.依據“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模塊的特點,應側重歷史人物教學,可結合時代背景、選擇經典故事、提供情境材料等介紹這些科學家的成長歷程及科學成就。
2.可引導學生從科學探究方法和實際貢獻等方面來評說這些科學家,凸顯他們在科技史上的代表性,引導學生感受這些偉大科學家的優秀品質。
3.可聯系必修3中有關中國和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容,把評說科學家的教學置于一個比較寬廣的歷史視野之下,使學生更懂得科技就是生產力,科技推動著人類從古代走向了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