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民族大融合
【教學目標】 目 標內 容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經濟的復蘇和繁榮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商業活動的活躍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會在經濟、政治、風俗習慣的變化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認識經濟的復蘇和繁榮,政權封建化,民族的交流與融合這三個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
通過對北魏孝文帝歷史作用的分析,培養學生對歷史現象的辯證分析、比較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運用正確歷史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概括闡釋
論從史出
問題探究
合作交流
通過學習孝文帝改革,除學習其改革的策略和堅決的態度外,還應該看到其銳意改革、不斷創新的精神,與時俱進是一個國家、民族不斷進步的靈魂。
政權封建化的加速學習漢族教育禮儀;仿效漢朝官制
民族的交流與融合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歷史地位【教材結構及重點難點】一、經濟的復蘇和繁榮1.農業的發展2.手工業的發展3.商業活動的活躍二、政權封建化的加速1.學習漢族教育禮儀2.仿效漢朝官制三、民族的交流與融合1.民族大融合2.孝文帝改革的歷史地位重點:孝文帝改革對政權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所起的歷史作用難點:孝文帝改革對政權封建化進程的作用【教學方法】本節課主要采用談話講述法進行,同時配合提問、史料閱讀、課堂討論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組織和處理教材,既突出重點又兼顧一般,前后呼應,脈胳清楚;再是要注意民族關系與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關系,體現時代特點,要自始至終注重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使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自然融為一體,充分肯定少數民族杰出人物對祖國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導入新課】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過程,促進了民族融合。少數民族吸收了漢族先進的制度和文明,同時他們勇武的素質也影響了漢族,他們給中原文明帶來了新的血液與活力,因而這場改革推進了社會進步。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要解答這一問題。由此導入新課。【講述內容】一、經濟的復蘇和繁榮經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到6世紀初,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的發展。提問:孝文帝改革對北魏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促進作用的具體表現是什么?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師概括指出:農業方面,荒地得到開墾,糧食產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術提高,畜牧業發達。手工業方面,民間和官辦手工業發展快,絹布產量增加且工藝精湛,北方青瓷出現。商業活動方面,洛陽出現許多大市場,貨源充足,交易活躍,對外貿易遠達西方國家。1.農業的發展提問:農業獲得發展的原因是什么?農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均田制、三長制和租調制的成效,同時這也是技術的進步的結果,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進步,水利設施的興修等,,另外也是民族大融合的產物,如鮮卑族的畜牧業經驗。2.手工業的發展手工業發展的具體表現讓學生歸納概括出,表現在民間、官府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絲織業較大發展,北方青瓷的出現等方面即可。其發展與孝文帝放松對手工業的管制有關。3.商業活動的活躍商業活動活躍的具體表現讓學生歸納概括出,主要表現是洛陽市場貨源充足,交易活躍,與朝鮮半島諸國、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其原因是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孝文帝重新鑄造銅錢,重視和支持商業的結果;北魏的貴族的大都經商。讓學生閱讀【學思之窗】的內容,認識北魏的貴族的大都經商既說明了北魏商業繁榮,商品經濟活躍,也說明鮮卑族接受了漢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提問:對北魏社會歷史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師指出: 二、政權封建化的加速提問:北魏的這些經濟變化孝文帝改革對北魏政權封建化進程起到什么作用?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師概括指出: 農業恢復、發展推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活躍,經濟的變化對政治、民族融合影響巨大。鮮卑族的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的轉型。孝文帝進一步接受漢族先進文化與制度,鞏固了封建統治,加速政權的封建化進程。鮮卑族經濟的轉型,推動著上層建筑和意識文化形態的封建化。統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與教育制度,對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1.學習漢族教育禮儀尊儒崇經,興辦學校是主要措施。在洛陽建孔廟并親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興辦太學,教授儒家經典,培養人才促進了北魏文化教育的發展,加速了北魏政治封建化的進程。恢復漢族禮樂制度。孝文帝親自制定制定各種禮儀制度,廢置鮮卑族的祭祀禮儀,改用漢族的祭祀禮儀,借以維護鮮卑族的統治。2.仿效漢朝官制孝文帝采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仿漢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廢除一些帶有奴隸制成份的落后殘酷的刑律,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施行。三、民族的交流與融合經濟的變化同時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使鮮卑族等少數民族成為漢族一部分,為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1.民族大融合提問:孝文帝改革對民族融合和國家統一有何意義?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師指出: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改革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鮮卑族在生產、生活方式上的轉變促使了整個社會習俗的改變,漢族風俗習慣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習慣的主體。鮮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漢族文化之中。畜牧業生產經驗、服飾、風俗、食物等方面鮮卑族文化精華融入了漢族文化之中,促進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與進步。2.孝文帝改革的歷史地位最后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孝文帝改革的重大意義,了解孝文帝的歷史地位。教師指出:孝文帝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次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全面改革,影響深遠。他使鮮卑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社會制度封建化、生產方式農業化、風俗習慣漢族化,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促進了北魏社會的發展,北魏出現了魏晉以來空前的繁榮景象。它促進了中國北方地區的民族大融合,并為隋唐時期國家重新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它順應了時代潮流,加快了民族融合,為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歷史做出了貢獻。孝文帝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