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主權在民的政治啟蒙教案
投影:處死路易十六。
據統計,斷頭臺從問世到退役,歷時約兩百年,總共砍下了五千個人頭。一九八一年,法國總統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斷頭臺從此進入了歷史博物館。
無獨有偶,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被自己參與設計的斷頭臺處死。當初,他在監牢里翻看伏爾泰和盧梭的作品時,哀嘆道:“就是這兩個人把法國給毀滅了”——指把他的波旁王朝給毀了。
(板書)啟蒙運動
投影: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康德像。
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文藝復興(人性):使人類從神權的束縛下解脫出來;
啟蒙運動(理性):使人類從封建王權中解放出來。
投影:伏爾泰像。
雕像中的伏爾泰沉穩地端坐在扶手椅子上,轉頭側視前方,兩眼閃爍著智慧與狡黠的光芒,好像古代傳說中的圣哲賢人。精微地刻畫揭示了伏爾泰的靈魂,使伏爾泰的精神智慧永存于世。
投影:
17xx年,血氣方剛的伏爾泰年方21歲,意氣風發的來到巴黎。當時,剛登基的國王年紀尚輕,攝政王一手遮天。攝政王為了縮減國庫開支,把在王室家馬廄中擠得滿滿的馬出售了一半,對此,伏爾泰卻大膽地做出評論,說:將朝廷里尸位素餐的笨蛋裁汰一半不是要睿智得多嗎?1717年,他被抓進了巴士底獄。又有一次,因為得罪了一位爵士,爵士雇傭了一幫地痞流氓,指使他們夜襲伏爾泰,招呼他們:不要打他的腦殼,還會有一些好的東西蹦出來的。伏爾泰要向爵士挑戰,爵士央求身為警察大臣的表兄弟提供保護,結果伏爾泰被當局流放英國。
伏爾泰所作的不倦斗爭,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他的名字響徹整個歐洲的上空,不少社會名流慕名而來求見。1778年2月,84歲高齡的伏爾泰回到闊別28年的巴黎。消息一傳開,全城都轟動起來。一些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年輕人更是欣喜若狂,紛紛涌到他的下榻處,使周圍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婦女們趁他經過時,偷偷地從他的皮衣上拔下一兩根毛,當作圣物保存。
到了巴黎,伏爾泰因過于激動,加之尿毒癥發作,被迫臥床。5月12日,伏爾泰不住咯血,體溫急劇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這般受苦,給他送來了阿片酊。伏爾泰糊里糊涂,竟把這種藥效顯著的鎮靜劑全喝下去了。三個神甫趁他昏迷之際闖了進來,待他稍為清醒后,問他是否承認基督的神圣。伏爾泰一聽見“基督”、“神圣”這兩個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個驚人的動作撐起病體,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說:“讓我安靜地死去吧。”
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時,伏爾泰與世長辭。反動教會對這位褻瀆宗教的宿敵恨之入骨,下令連夜將他的尸體運出巴黎,棄之荒冢。
可是,伏爾泰在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功績是抹殺不了的。他的思想和學說為反封建斗爭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即將到來的資產階級大革命武裝了法國人民的頭腦。
問:從伏爾泰的經歷中,你感受到什么?
答:……
投影:
如當你睡覺到第二天醒來時,
你的財產還和昨天一樣,沒有絲毫變動;
你不會在半夜三更從你妻子的懷抱里或從你孩子的擁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或流放沙漠;
當你若有所思,你有權發表你的一切想法;
當你被人控告,或寫了闖禍的文章,
只能依照法律來裁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