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演變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人教版兼岳麓版)
專題一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演變
【課標考綱考點】
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的內容、作用 宗法制的內容及作用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秦王嬴政創立皇帝制度 秦朝的郡縣制 秦朝的中央官制 中央集權制的影響
(3)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評價 宋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元朝的中央機構 漢與宋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4)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 內閣制的確立及演變 軍機處的設立及其評價 君主專制制度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2.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希臘多山多島的自然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的影響 希臘的小國寡民的城邦制特點對希臘文明的影響 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梭倫改革 伯利克里時代的民主政治 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民眾法庭等機構, 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3)羅馬法的內容和作用 《十二銅表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法律在人類社會中的價值
【專題知識梳理】
1.分封制與宗法制制度對比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鞏固周王朝的統治 為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
內容 周王高高在上,邦國臣屬于周王,并進而分封屬下,構成金字塔形等級秩序;周王與封國通過一系列權利義務關系為紐帶聯系在一起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宗法制確立了嚴格的土地、財產和權力的繼承制度;
表現為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的結合
歷史作用 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 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有利于凝聚宗族,強化王權。
相互關系 分封是為了解決小宗與大宗關系問題而立;宗法制是家族制度和國家組織的緊密結合;有宗法便有分封,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現,宗法制是分封制實施的主要依據。
中國早期的政治特點 西周實行宗法制原則下的分封制;其核心是形成了以周天子為核心的宗法制為基礎分封制下的集權。
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
朝代 帝王 主 要 內 容 特 點 影 響
建立 秦朝 秦始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
c郡縣鄉里;d嚴刑峻法; 皇權至上
官員任命 開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發展 兩漢 漢武帝 設“中朝”; 各置刺史;頒布“推恩令”; 削弱相權;削弱封國 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導致東漢時期宦官外戚專權
隋唐 隋文帝
唐太宗 三省六部制;尚書省(負責執行)、中書(負責起草詔令)、門下(負責封駁審議)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削弱了相權,
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強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