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通用3篇)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篇1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單元復習
【單元知識網絡】
【專題歸納整合】
1.古代希臘與羅馬政治制度對照表
希臘民主 羅馬法律
歷史條件 古希臘多山多島、城邦小國寡民、雅典貴族與平民矛盾、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 羅馬建立帝國及獨裁統治;
羅馬奴隸制社會矛盾沖突與發展的產物
主要內容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通過設立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民眾法庭等機構,保證民主制度的正常運作;創造出法治基礎上的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運作的方式。 羅馬法包括《十二銅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中后者由《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和《查士丁尼學說匯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組成。
歷史作用 希臘的古代民主政治為輝煌的古希臘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極盛提供了條件,也為后來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淵源。 它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法已經發展到完備階段。對人的行為做出詳細的法律規范,為調解復雜的社會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為維系東羅馬帝國統治的有效工具。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
古代希臘與羅馬政治制度的認識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城邦政體所形成的民主制度,有利地推動著古希臘經濟文化的進步,對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義。而羅馬的法律則是構成古羅馬政治文明的重要內核,羅馬法對后世影響深遠,直到今天我們仍在受益于古羅馬的文明,現在的許多法律制度就來源于羅馬法。
2.確定國家政治制度的主要依據在于經濟基礎,在于國情;從哲學原理上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以下圖解是東西文明由于自然地理特征及經濟特點的不同導致的文明特征
【單元質量評估】
一、選擇題:
1. (•北京市西城區高三模擬)“當一個希臘人自豪地稱自己是雅典人,他談到的是那個既是他的家園
又是他的國家的小城鎮。那里不承認有什么最高的統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們說了算。”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會的情況是
①工商業比較發達 ②民主政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
③人人都能擔任一切官職 ④公民參與政治的積極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選b 。①項說法工商業比較發達,材料中不能反映出來;③項人人都能擔任一切官職說法過于絕對,有資格享有民主權利的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女性、外邦人、奴隸等都被排除在外,另伯里克利改革時規定十將軍委員會等職務不開放,所以并非所有官職開放。
2. 美國考古學家曾在希臘發現刻有鐵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據字跡辨認是14
人刻寫。由此可以看出“陶片 放 逐法”
a.充分體現了公民的意志 b.是審判民主敵人的妙方
c.實際上被少數人所控制 d.是一出民主鬧劇
【解析】:選c。 190枚陶片由14人刻寫,反映了“陶片放逐法”實際上被少數人所控制,說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 關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國寡民的希臘城邦的產物,有其時代的局限性
②雅典的民主政治為近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a. ①錯誤②正確 b. ①正確②錯誤 c. ①②都正確 d. ①②都不正確
【解析】:選c。 雅典民主的局限就在于它只是少數人的民主;但它為近現代西方民主奠定了基礎。兩個觀點都是正確的。
4. 在一堂關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課堂討論中,四位同學的發言中最接近體制因素的表述是
a、雅典的五百人會議擴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礎
b、雅典港灣眾多,工商業發達
c、雅典是小國寡民的城邦
d、雅典注重對公民參政素質的培養
【解析】:選c。 小國寡民的城邦特征有利于雅典直接民主的實現。
5. (•江蘇省南京市高三模擬)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摘錄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話:“我們的政治制度之
所以被稱為是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掌握在全體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還找到了右面的圖片。據此判斷他研究的內容最合適的課題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里克利與民主政治確立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與弊之研究
【解析】:選d 伯利克里的話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雅典公民的民主政治,但能享受政治權利的只是少數人
6. 假設你是中國秦朝的丞相,當你與同時期的羅馬元老院成員相遇時,在治國原則上的最大分歧是
a.“秦法”與《十二銅表法》 b.“郡縣制”與“元首制”
c.“皇權至上”與“政事共商” d.“三公九卿”與“公民大會
【解析】:選c。 中國秦朝實行的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而古代希臘羅馬實行的是民主政治。
7. 在伯利克里時期的雅典,絕大多數公職任期一年,只能連任一次,且均為抽簽選舉產生,只有軍事領
導職務通過舉手表決產生,一年一任,但可無限期連選連任。這是因為 a.軍人實際上控制著國家 b.雅典軍人享有崇高威望 c.軍事事務需要專人執掌 d.軍職比行政公職更重要
【解析】:選c 。本題考查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雅典軍事官員不同于行政官員,他們要有較高的軍事才能,而這些并不是能通過抽簽就能選出理想的人選的,因此雅典的軍事首領不是通過抽簽而是通過舉手表決產生,并且只要有足夠的軍功,就有可能連選連任。
8. 古代雅典民主制實行抽簽選舉、輪番而治,這一做法
① 有利于全體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參與國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參與政治的均等機會
③不一定能確保了公民大會決策的公正無私
④忽視了參與政治者的能力與品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②④
【解析】:選a。 本題是對雅典民主政治積極性及消極性的考查。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9.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進程中,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視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
件,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婦女的政治地位 b.從治“公民”到治“萬民”
c.不斷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權向所有的人開放
【解析】:選c。ad兩項與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沖突,b項是羅馬法改革發展的方向,故只有c項符合題意,因為三大里程碑式改革分別使雅典民主進入奠基、確立和頂峰階段,呈現不斷健全之勢。
10. 右圖是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關于它的說法:
① 是一部由貴族、平民兩個階層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
②把貴族壓迫的隱蔽特權變成了受法律約束
③體現了貴族的妥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
④體現出法律的均衡和約束
a.①②③④都正確
b.①②③④都不正確
c.①②正確,③④不正確
d.①③正確,②④不正確
【解析】:選a 。《十二銅表法》體現了貴族和平民的妥協,所以①正確;《十二銅表法》把原來的習慣法變成了成文法,過去貴族隱蔽的特權受到了明文法律條文的約束,b正確;《十二銅表法》把習慣法變成了成文法,貴族不能在任意解釋法律,這對平民有利,所以c正確;《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標志著希臘成文法的誕生,社會各階層都受到法律的約束,也保證了各階層利益的均衡。
11. 狄摩西尼指出:“培根于每個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則是:人生來不僅屬于父母,而且屬于國家……
倘若他視自己為國家的兒女,便會志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國家淪為附庸。如國家處于被奴役的地位,他會感到蒙受的恥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a.人文主義盛行 b.民主政治激發了公民的愛國熱情
c.具有反抗精神 d.對公民長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解析】:選b。 本題主要是在b、d之間進行選擇,是民主政治激發了公民的愛國主義還是對公民進行教育導致了公民的愛國主義?從材料信息看,應該是前者,公民政治給與公民充分的民主權利,使他們發自內心的愛這個國家。
12. 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利克里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 希臘“內部
極盛”的主要原因是:
a.對外交流頻繁 b.法律體系完備 c.民主政治發展 d.人文思想想盛行
【解析】:選c。 “內部極盛”是指政治上的活躍,“外部極盛”是指后來軍事上的強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繁榮。
13.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貴族組成的羅馬考察團前往希臘,經過近一年的考察,認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
“外觀的民主,實質的獨裁”。這種說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種直接民主制 b.廣大婦女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
c.向雅典城邦納稅的外邦人無選舉權 d.城邦的實權掌握在少數奴隸主手中
【解析】:選d。 雅典實行民主政治,但實際是奴隸社會的民主政治。實權掌握在少數奴隸主貴族手中。
14.右邊兩圖所反映的法律文獻的關系是
a.前者是后者的源頭
b.兩者之間毫無相關
c.后者是前者的組成部分
d.兩者都體現共和制原則
【解析】:選a 。十二銅表法是后世羅馬法的淵源,對于中世紀和近代歐洲法學也有重要影響。
14. 公元2世紀羅馬皇帝哈德良說“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對這句話理解最準確的是
a.羅馬皇帝高度重視法制建設 b.羅馬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c.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d.法律在古羅馬起的作用不大
【解析】:選c。 羅馬法是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的工具。材料“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強調了皇帝的命令也具有法律的效率,統治階級的意志就是法律。
15. 古羅馬《民法大全》規定“……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
逃脫懲罰。”這反映了古羅馬民法
a.肯定證據 b.主張重罪輕罰
c.縱容犯罪 d.維護貴族利益
【解析】:選a 。 不能因為懷疑就懲罰任何人,一定要拿出確實的證據出來;如果沒有證據,那被告就應該無罪釋放。這反映了證據在民法案例中的重要作用。
16. “如果在夜里行竊的人被人當場殺死,則這種殺人的行為被認為是合法的。”(《十二銅表法》第八
表,第十二條)以上規定反映的實質是
a.《十二銅表法》十分嚴酷野蠻 b.極力維護私有財產
c.此法典保護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視良好道德培養
【解析】:選b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題干材料“在夜里行竊”體現了對私人財產的侵犯,而“這種殺人的行為被認為是合法的”則體現了b項。
17. 右圖生動地再現了公元前5世紀中期羅馬人爭相觀看和議論某部法律公布時的情景,該法律應屬于
①習慣法
②成文法
③公民法
③萬民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選b。 從時間可知,該法律是《十二銅表法》。它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屬于公民法的范疇。
18. 古羅馬《民法大全》:“父親的罪名或所受的懲罰不能玷污兒子的名聲,因為每一方的命運均取
決于自己的行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繼承人。”材料所體現的羅馬法的具體原則是
a.保護弱者原則 b.權利平等原則
c.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d.注重證據原則
【解析】:選c。所給材料無法說明誰是弱者,體現不出誰是弱者,故a項不對;當時羅馬是奴隸制帝國,故b項不符合史實;d項與材料內容不符。故選c項。
19. (•山東省濟南市高三模擬)《世界文明史》說:“后來,(羅馬)立法機關所通過的法律、法官們所制
定的法律、皇帝所頒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學問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難住了”。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
a.統治范圍擴大,羅馬法不斷充實 b.為維系帝國統治,頒布萬民法
c.貴族與平民矛盾尖銳,法律不斷制定 d.帝國建立,開始以法治國
【解析】:選a。羅馬法律作為上層建筑,是為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根據提示“法律如此之多”和
所學知識,這跟羅馬的統治疆域不斷擴大的史實有關,所以應該選擇a。
二、非選擇題:
20. 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完成問題;
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詞最早出現于《尚書》,該書提到:“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于成湯。”這里說的是:暴君夏桀殘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們的制度被稱做民主政治,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里,而是在多數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決他們私人糾紛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價值而言,無論任何人以何種方式顯露出優于他人擔任一些榮耀的工職,那不是因為他們屬于特殊的階級,而是由于他們的個人才能。”
——《希臘伯羅奔尼撒戰勝史》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別是指什么?(6分)
2、說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義。(2分)根據伯利克里的說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6分)
3、材料一中屬于原始史料的內容是什么?(2分)屬于史料解釋的內容是什么?(2分)
(1)最高統治者。被統治者。(4分)
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隸、婦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2分)
(2)人民主權。(2分)
少數服從多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為賢。(6分)
原始史料: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于成湯(2分)
史料解釋:這里說的是:暴君夏桀殘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2分)
21. 在古代雅典,首次實現了公民普遍參與,輪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閱讀材料,同答問題。
(1)據所學知識,在下表格中填寫相應的內容。
時期 政治機構 職能
伯利克里時代 公民大會
公民人會的附屬機構
民眾法庭
材料二 (我們雅典)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先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們這里,每一個人所關心的,不僅是他自己的事務,而且也關心國家的事務……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我們不說他是一個注意自己事務的人,而說他根本沒有事務。我們雅典人把決議提交適當的討論,因為我們認為言論和行動問是沒有矛盾的,最壞的是沒有適當地討論其后果,就冒失開始行動。
-----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
(2)據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優勢。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治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卓爾不群的雅典》
(3)根據所學知識,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對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了哪些寶貴經驗?
材料四:古代羅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證“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
生而平等,都享有為任何人不能剝奪的一些基本權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人的標準。
(4) 據材料四歸納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
材料五: 羅馬法為后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羅馬共和國特設一種審理公職人員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實質上就是陪審法院。羅馬實行一種“保護人制度”。保護人可以替被告發言,反駁控告人提出指控。羅馬法中有句名言,即“沒有告訴人就沒有法官”。
(5) 材料五所述內容演變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則?
(6)羅馬法經受了時間考驗,直至今天我們仍可以從這份寶貴的法律遺產中受益。據此談談你的認識。
解析:第一問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第二問根據材料提供信息,結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優勢回答。第三問回答雅典民主政治的影響,可以從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比例制、差額選舉制等角度回答。第四問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有公平、法律至上等原則。第五問從陪審法院、“保護人制度”、 “沒有告訴人就沒有法官”等信息中,結合現代法律制度得到結論。第六問回答羅馬法的法律價值。
答案:(1)
時期 政治機構 職能
伯利克里時代 最高權力機關
五百人議事會
最高司法機關
(2)有利于選拔人才;能充分調動公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避免盲目決策。
(3)如:法治、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多數人決策、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答出四點即可)
(4)平等;人權;理性;法律至上;正義。(答出三點即可得滿分)
(5)陪審制度;律師制度;“不告不理”審判原則。
(6)羅馬法的一些基本原則適應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需求;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從羅馬法的價值和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任選一個角度作答即可)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篇2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第5課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發展的條件1、古希臘山多,島嶼多,良港多,平原少,土地貧瘠。由山嶺、海域、水域隔開的小塊陸地,形成小國寡民為特征的城邦體制(主要因素)容易實行民主體制。同時小國寡民的城邦要保證其獨立和發展,維護奴隸主的統治地位和利益,也需要通過民主增強凝聚力。也導致商品經濟發達,易于形成平等、互利、誠信,平等、民主、開放等共同的價值觀,同時使新興的工商業階層興起,迫切追求民主權利2、政治家不懈的努力和平民,特別是新興工商業階層的抗爭3、奴隸制經濟發展,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4、受原始社會的民主習慣影響和亞非文明的影響發展過程
時間
內容
作用梭倫改革前6世紀初①頒布廢除債務奴隸制的《解負令》;②按財產多寡劃分四等級來分享權利;③重組國家政權,恢復公民大會的最高權力,建立四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④鼓勵農工商業的發展動搖了貴族的政治特權,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前6世紀末①用10地域部落取代4血緣部落,以部落為單位選舉;②設立了五百人會議,各部落輪流執政;③成立十將軍委員會;④擴大公民大會權力,實行陶片放逐法基本上鏟除了貴族的政治特權,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公前5世紀①擴大公民參政范圍,可擔任幾乎一切官職;②進一步提高公民大會的權力;③擴大五百人會議的職能;④提高陪審法庭的地位,成為最高司法與監察機關;⑤擴大十將軍委員會的權力;⑥為參政公民發放工資;⑦發放觀劇津貼充分擴大了公民的權利,使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黃金時代)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 維護奴隸主的統治地位和利益特征主權在民、輪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作用影響對希臘促進了希臘的全面繁榮,使古代希臘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成為西方文化的搖籃對人類文明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思想與實踐(主權在民、輪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權力分立等思想與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運作方式)為近現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礎局限1、 它是少數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主要局限)。本邦婦女、廣大奴隸和外邦人都無民主權利,它是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之上的2、 這種直接民主只適應于小國寡民體制3、 輪番而治和抽簽形式不能保證參政人員的素質,限制窒息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有時成為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4、 過濫的直接民主,容易導致政治腐敗,社會動蕩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概念指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中葉古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法律廣義的羅馬法:指通行于羅馬統治的地區的法律制度狹義的羅馬法:指羅馬公民法起源與發展的原因條件1、為鞏固統治,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為其統治提供法律依據2、羅馬共和國的建立和羅馬對外征服地區的擴大,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3、羅馬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和法學家積極配合4、平民對奴隸主貴族的不斷斗爭5、羅馬人普遍信奉“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等) 起源階段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習慣法時間:公元前6世紀末-----公元前5世紀中期局限: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為保護貴族利益提供了方便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原因:由于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時間:公元前5世紀中期頒布作用與意義:羅馬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這是羅馬法的淵源,也是羅馬的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也保留了一些野蠻的習慣法發展階段從公民法到萬民法時間:公元前3世紀中葉-----3世紀原因:①羅馬對外征服地區的擴大,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公民法無法適應新的變化②為了鞏固統治,羅馬帝國對各行省上層人物大量授予公民權。從3世紀開始,帝國內部自由民間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消失完善階段更加系統化和法典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時間:公元7世紀編纂完成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和《查士丁尼學說匯纂》和《查士丁尼新敕》意義:標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內容從形式上:分為成文法與習慣法從整體結構上:分公民法(只羅馬公民)和萬民法(適用于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主要調整財產關系)1、核心之一:財產神圣不可侵犯2、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用影響1、穩固了羅馬的統治2、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發展資本主義提供了有力武器(如自然法思想)3、對歐美及至于整個世界的立法和司法產生重要影響(如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的《民法典》《人權宣言》。中國現行的《民法通則》和《繼承法》;陪審制、律師制,裁決要有記錄、沒有證據不能定罪等)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維護奴隸制度),男女權利不平等等實質(根本目的):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維護奴隸制度)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法律成為人類政治活動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有利于維護統治秩序,規范人們的行為;約束政府的權力,保障人民的權利,調節和緩和社會矛盾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篇3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檢測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華文明是東方文明的源頭之一,西方文明的源頭是( )a.古希臘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羅馬文明 d.古埃及文明2.關于古希臘“城邦”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公元前8~前6世紀,城邦逐漸發展起來②城邦是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③它一般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邊的若干村落④城邦之間以和平共處、友好往來為主⑤主要特征是小國寡民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英國史學家約翰說:“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這里的“她”是指( )a.雅典 b.斯巴達 c.羅馬共和國 d.東羅馬帝國4.陶片放逐法的創立者為( )a.梭倫 b.庇西特拉圖 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5.關于十將軍委員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連選連任 b.不參與政治c.統率軍隊 d.首席將軍執掌軍政大權6.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一個雅典公民不會碰到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選舉為執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國外十年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參加公民大會 d.他可以對公職人員進行監督7.關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民主不僅僅限于男性,婦女也同樣享 b.小國寡民體制的產物c.不利于雅典政治、經濟的發展 d.現代意義上的民主8.希臘沒落衰亡的根源是( )a.馬其頓的興起 b.亞歷山大的征服c.希臘的奴隸制度 d.伯利克里的改革9.羅馬帝國的維系主要依靠兩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羅馬軍團,二是( )a.博大而縝密的羅馬法律 b.杰出的歷史人物c.典型的民主政治 d.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10.羅馬成文法的誕生是哪對矛盾斗爭的結果( )a.奴隸反對奴隸主 b.平民反對貴族c.農民反對地主 d.貴族反對君主11.千百年來,羅馬不僅指一段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更代表一種宏偉而博大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指( )a.深奧系統的哲學思想 b.建筑風格c.追求知識、敢于冒險的民族精神 d.博大縝密的法律12.羅馬帝國建立于( )a.公元前1世紀初 b.1世紀初 c.1世紀末 d.公元前1世紀末13.羅馬法從形式上可以分為( )a.公民法和萬民法 b.成文法和習慣法 c.公法和私法 d.實體法和程序法14.下列關于古代羅馬萬民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的國際法 b.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c.基本上屬于羅馬及其公民的法律 d.適用于帝國境內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15.2世紀的羅馬皇帝哈德良說:“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羅馬沒有法律②皇帝頒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組成部分③羅馬法面前保證人人平等④羅馬法保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⑤羅馬的法治與現代法治不同a.②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16.推動羅馬法由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的主要動力是( )a.統治者認識到公民法的局限性 b.羅馬的對外擴張c.法學家的努力 d.平民的斗爭17.萬民法( )a.適用于羅馬帝國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b.包含了羅馬帝國的全部法律文獻c.用來管理所有羅馬帝國公民 d.在羅馬帝國境內通用18.羅馬法維系和穩定帝國統治的作用表現在( )①為皇帝和元老院的權力提供了法律依據②對公民平等權利予以理論上的承認③保護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④對私有財產加以保護⑤保護奴隸的政治、經濟地位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19.馬克思曾說:“(羅馬帝國)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布無效,因為它們與羅馬法制不相符合。”對這段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護和穩定帝國統治b.羅馬是一個真正的現代意義的法治社會c.羅馬地方有自主權,不受羅馬法的約束d.羅馬帝國是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20.萬民法與公民法的關系是( )a.沒有差別 b.截然對立 c.相互補充 d.毫無關系21.梭倫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按財產多少劃分公民的等級,賦予各等級不同的權利和義務。此項措施的積極意義在于( )a.違背了自然界的很多法則,如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等b.打破了貴族制強調出身的世襲原則c.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導致貴族與平民矛盾激化22.下列有關希臘陪審法庭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a.參加立法b.由十個部落從3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選舉產生c.負責審理各類重要案件d.凡2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參加23.古代西方絕大多數卓越的哲學家、歷史學家、戲劇家、演說家、政治家、藝術家,要么是雅典人,要么是長期生活在雅典的人,這說明( )①雅典民主政治的進步性②雅典人聰明③深刻的文化產品在思想相對開放和自由的條件下才可能大量涌現④雅典的風水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4.羅馬習慣法為保護哪些人的權利提供了方便( )a.平民 b.貴族 c.奴隸 d.外邦人25.歐洲歷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是( )a.《秦律》 b.古羅馬法 c.1789年憲法 d.《權利法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材料解析題(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請思考:材料一 梭倫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規定,根據每年谷物收入,雅典公民被分為四個等級.并擔任相應官職:第一等級:500麥斗以上為“五百麥斗級”,可任執政官、司庫。第二等級:300麥斗以上稱為“騎士級”.可任執政官。第三等級:200麥斗以上稱為“牛軛級”.只能任低官。第四等級:200麥斗以下通稱“日例級”與一切官職無緣。材料二 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除十將軍外,一切官職向各等級男性公民開放。公民大會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十天左右召開一次,凡2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參加,每人在大會上都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請回答:(1)材料一劃分公民等級的依據是什么?(3分)在當時有怎樣的歷史意義?(5分)(2)材料二與材料一相比有怎樣的變化?(3分)說明了什么?(4分)(3)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雅典的民主政治。(5分)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伯里克利說,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讓一個人擔任公職優先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
材料二 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布無效,因為它們與羅馬法制不相符合。
材料三 羅馬法為后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羅馬共和國特設一種審理公職人員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實質上就是陪審法院。
羅馬實行一種“保護人制度”。保護人可以替被告發言,反駁控告人提出的指控。
羅馬法中有句名言,即“沒有告訴人就沒有法官”。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簡要概括伯里克利在這段話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個特點。(6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羅馬法在當時的作用。(4分)
(3)材料三所述內容演變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或原則?(3分)
(4)羅馬法律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直至今天我們仍可以從這份寶貴的法律遺言中受益,請你談談對此的認識。(2分)
28.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材料一:法律保護除奴隸以外的自由民的權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國家全面保護的公權和私權。──“萬民法”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2世紀時羅馬皇帝哈德良講話
材料三:第3、第8表 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十二銅表法》
材料四: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民法大全》
請回答:
⑴根據材料一回答:皇帝、隸農、奴隸屬于自由民的有?(2分)
⑵材料二、四與材料一的觀點有何矛盾之處?(3分)
⑶材料三中關于債務的規定體現了怎樣的財產原則?(3分)
⑷材料四的規定保護哪一階級的利益?維護什么制度?(3分)
⑸根據上述材料,你認為羅馬法制定頒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一、選擇題1.a2.a3.a4.c5.b6.c7.b8.c9.a10.b11.d12.d13.b14.c15.a16.b17.a18.b19.a20.c21.b22.d23.c24.b25.b二、材料解析題26.(1)按財產多少劃分。進一步打擊了氏族制度的殘余,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2)官職向一切公民開放,沒有社會財產和等級的限制。說明雅典的民主程度大大提高,民主政治達到極盛。(3)①雅典民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擔任幾乎一切官職。
②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少數人的民主,外邦人、婦女和廣大奴隸處于不平等地位。
③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是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隱患。27.(1)城邦的權力屬于全體公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無論貧富均可擔任公職(2)規范了社會秩序,維系了羅馬帝國的統治。(3)陪審制度;律師制度;不告不理的審判原則。(4)羅馬法的一些原則適應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需求;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28.⑴ 皇帝(貴族)、隸農都是自由民,而奴隸不屬于自由民。⑵羅馬法承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擁有很廣泛的權利,但“平等”只是相對的,如:平民、貴族不平等,男女不平等(被排除在公務之外),自由民、奴隸不平等。 ⑶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⑷保護奴隸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維護奴隸制度。⑸羅馬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以法律維護奴隸制度,維護奴隸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維系和穩定帝國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