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教案 > 八年級政治教案 > 政治教師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新時期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素質(精選2篇)

政治教師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新時期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發布時間:2023-08-29

政治教師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新時期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素質(精選2篇)

政治教師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新時期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篇1

  政治教師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新時期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互相交換,還是一個蘋果。我有一個思想,你有一個思想,我們互相交換,就是兩個思想。

  ――肖伯納(英國)

  我認為,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可能產生3個乃至更多的思想火花,我愿以此文拋磚引玉,與同行們進行思想火花的撞擊!

  一、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課

  過去講的素質教育是一個本土化的概念,沒有融入世界性概念,加入WTO以后,素質教育必須要有全新視野,在世界范圍的視角下進行,所以必須把國際概念揉進去,有人提出教育必須培養具有世界意識的人才。因此,培養人才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雅爾塔格局瓦解以后,已明確地昭示著:世界競爭的重點已由軍事實力轉向以科技和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其實質是教育和人才質量的競爭。在進入九十年代的前一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北京召開的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要求。在這次會議上,澳大利亞未來委員會主席埃列雅德博士指出:未來人要想獲得成功,應該掌握三本教育通行證:即學術性的、職業性的和素質性的。如果缺乏第三本教育通行證,那么學術的、職業性的潛能就得不到發揮。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又明確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同樣,在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于《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等法規性文件中都提出了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為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這些規定對我國的教育來說都是具有前瞻性意義的。

  中學的思想政治課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學德育大綱》指出:“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在論及德育實施途徑時把思想政治課和時政課擺在首位,指出:“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較系統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常識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觀點教育的一門課程,在諸途徑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人生觀和思想方法,培養良好品質起著導向作用。”

  從上述有關教育法規方面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學的思想政治課以及政治教師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應負起德育任務,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一任務又完成得怎樣呢?據某所全國知名的中學在1986-1989年中分四次對1986屆全體高中畢業生進行的跟蹤調查顯示,認為中學的思想教育對自己無幫助的占38%,認為有反作用的占4%,對政治課的教學有59%的畢業生認為作用不大或沒有作用,另有66%的畢業生認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不太好或不好。當然,由于被調查的對象是在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和政治課教學的作用主要是為走上社會打基礎,在短期內不一定很明顯。但有一條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學的思想政治課不是受學生的普遍歡迎,這是事實。這樣知名的學校尚且如此,一般的普通中學、農村中學呢?思想政治課的信譽如此之低,主要是由于所教內容與社會現實中的陰暗面相比反差太大,有假、大、空方面的原因,也有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的實際、脫離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實際等等。

  但從另一角度反思,作為我們政治教師在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在政治課的教學過程 中是否也該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從而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和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呢?

  《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政治卷》中的十二位特級教師以及其他許多的特級教師和優秀政治教師,沒有一位是不受學生歡迎的,他們講課沒有一位是華而不實的,他們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在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無疑起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我們所有的政治教師都能像他們一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話,可以大膽地說,政治課將是最受學生喜歡的課程,我們政治教師將是最受歡迎的教師。

  二、政治教師在素質教育過程中的特殊作用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素質教育主張面向全體學生,主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主張因材施教,主張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思想政治課具有雙重任務,一方面是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的教育,這些理論本身是科學,首先要解決知與不知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學生提高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素質,促使學生由德育認知內化為學生的德育素質,解決信與不信的矛盾,為德育踐行打下信念的基礎,這是《中學德育大綱》對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由此看來,思想政治課主要擔負著學校德育工作任務,這關系到培養什么樣人的方向性的問題。

  作為學校德育工作重要力量的政治教師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吳鐸老師在《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政治卷》的后記中對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作用歸納為:

  “思想政治課教師是播火者。他們有一顆忠貞不渝的心。就是傳播真理的火種,使真理的光輝普照我國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使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學會正確認識分析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方法。”

  “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引路人。青年學生需要循循善誘。路,只能由他們自己去走;而路在何方,教師有指引的責任。……聯系實際,教書育人,‘引而不發’,躍如也。”

  “思想政治課教師是開拓者。……方法得當,則教學生輝,……不斷開拓,探求教法,解決好過河的問題。”

  “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實踐家。……他們既是教師又是學生;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他們將自身的學習和修養,置于教人和育人之先,其所謂善為人師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在實踐上認真下了功夫。德無常師,主善為師,躬身自省,身教為上。”

  政治教師,應該既是“經師”,更是“人師”。僅做“教書匠”,絕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政治教師。做好“經師”,不能念歪“經”,要懂得教學的一般模式和方法,更要懂得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些具體模式和方法,要能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對象和條件,自身不同的風格,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和方法的長處,從而把“經”念活,學生信服,這是我們課堂教學應達到的直接效益。如前所及,政治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在素質教育中所擔負的特殊使命,要求教師特別是政治教師更要做好“人師”。我國古代教育是典型的文道合一,以文載道的教育,就是怎樣做人的教育。現代教育吸納了這些有益的方面,強調要求用教育者的比較完滿的人格去影響學生,著名的哥本哈根精神就是“不教之教”,該學派的創始人玻耳本人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他以自己偉大的人格力量去影響他的弟子們。該學派前后共有十人獲諾貝爾獎,這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我們政治教師要努力用自己的言論、行為、舉止等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做好“人師”,引好路。

  三、新時期政治教師的素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教師要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要有寬廣厚實的業務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自覺性,掌握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要遵循教育規律,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創新;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人格,因材施教,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我國在信息化方面必將與國際社會進一步接軌。人類的知識總量不斷翻番,據專家統計,自1750年到1900年,人類的知識在150年內增長了一倍,此后五十年內又增長了一倍,而1950年至1960年,僅間隔十年又增了一倍,目前,人類知識約每三年至五年增長一倍。不斷加速的信息化發展過程,一方面使學生個體社會化不斷地被注入新的內涵,另一方面也使個體社會化產生遲緩現象。這主要表現在:信息多歧使學生價值判斷迷惘,大眾傳媒超越時空的局限,而且使得信息即便是同一范疇的信息越來越多源化,使學生生活在價值取向多元的信息化環境中,就像進入信息迷宮一樣。信息多變導致了學生參照標準無常,信息時代特有的現象是“社會范型飄移”,(社會范型包括人物偶像、群體榜樣和活動模式)這又必然導致學生很難形成相對穩定的價值取向。不僅如此,我國的改革開放,使得社會處于變革和轉型階段,使得社會頻頻發生震蕩,學生產生價值選擇的困惑是正常現象。

  以上從信息化和社會變革對學生影響的角度來講的,那么對師生關系的影響是什么呢?在非信息化時代,對于學生來說,老師是知識的首要傳播者,甚至是唯一的傳播者,教師在學生面前幾乎是無可爭論的知識權威,現在打破了老師的知識權威,學生通過大眾傳媒可以獲得老師未傳授的知識,可以吸取自己認為比老師教的更具有吸引力和更具有價值的知識。因此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和學生在知識占有方面的地位關系,在獲取知識方面人人平等,有時老師同學于學生,甚至后學于學生。可見,老師的知識權威受到了挑戰,剩下來的權威就是社會制度賦予老師的具有“社會差距”權威,或叫制度權威,這種權威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是不平等的,如果師生關系僅靠制度權威來維持的話,教育教學效果將是可想而知的。

  面對這些問題,政治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才能比較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呢?

  (一)人格的力量和知識的力量合二為一的“權威”

  政治教師要用國家法定的《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標準》去同化學生,或者說,要使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內化到學生的精神文化中去,教師必須具備知識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首先,知識的力量是指教師的專業素質。政治教師的專業知識的要求決定于思想政治課的性質,應該具有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同時要講發展,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一個靜止的理論學派來講,那樣就沒有生命力,學生肯定不信,也不可能將它內化到自己精神世界中去,形成社會所期待的價值取向(信念),更談不上指導自己的行動,由于在知識方面的權威受到挑戰,政治教師要勇敢地面對現實,坦然地承認它,接受挑戰,并以寬容的胸懷去平等地對待學生的質疑,共同探討,不能以知識權威自居,這樣可使師生共同提高和發展。

  政治教師的知識構成具有特殊性:

  基礎知識――廣博 學科知識――精深 職業知識――靈活

  其次,政治教師要構建自己比較完美的人格,用人格的力量去影響學生,文學就是“人學”,人類歷史文化的積淀就是“人格”。作為政治教師,如果具備熱情、和藹、誠實、謙遜、守信、公正等人格特征,必將提高學生對我們的信任感;反之,冷漠、粗暴、虛偽、傲慢、失信、偏袒等不良人格特征則會導致學生對我們的不信任感。政治教師必須首先高揚人文精神,去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以人為根本,關懷所有的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著想。政治教師必須具有敬業精神。陳凱老師幾十年政治教師的生涯就是追求“‘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的統一。”(見《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政治卷》F158),這樣才能成為學生的實際權威,從而更好地實現政治學科的教育目的。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過去老中醫帶徒弟,師滿后老中醫送徒弟兩樣東西,一把雨傘,一盞馬燈,意為你從事醫生這個職業,就應該風雨無阻,晝夜不分。有人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們都是人,不是神,確實,愛學生,特別是厚愛差生,對于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做不到的,怎么辦,我認為:轉化的機制應該是尊重,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學生是我們教育過程中隨機而遇到的,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職業是良心,道德是自覺,良心是自律。每個學生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打磨一個產品,這需要我們全身心地投入,成就一個滿意的產品,必須全力以赴,教師是用學生的一生幸福和發展在做實驗,對于教師來說,是人生的一部分,對于學生來說,一生只有一次,學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不能背上圖財害命的罪名,過去是名師出高徒,辯證法的另一面告訴我們,高徒帶名師,往往學生成才,教師也出名了。醫生和教師這兩

  個職業是崇高的,但又可能害人。例如:一名小學生考入一所很好的中學,在第一學期因貪玩,成績下滑,班主任找他,怎么說?――你考入我校時成績很高,現在一塌糊涂,你小升初考試時是不是作弊的?學生的自尊、人格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從此一蹶不振!每況愈下。請大家想想:比較好的方法,班主任應該怎么說?――如果班主任換一種說法:X同學,你看你小升初的時候考得那么好,說明你很聰明,也有能力把學習搞上去,是不是,那現在怎么到這一步呢?啟發他自己反思,找出原因,可能是另一番結果!

  (二)現代教育理論和專業技能的統一

  現代教育理論和思想發展迅速,對教育本質、教育的價值取向、教育精神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對教育過程的規律性研究越來越充分。作為政治教師,需要密切關注教育理論的研究新成果。注重研究運用怎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本門學科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精神文化,僅有專業知識,不懂得教學過程 的規律仍然是教育的門外漢。其次,專業技能、教學藝術、教學技巧等又體現了教師所特有的素質,熟悉國內外的一些帶有共性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并結合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個人的實際(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教學風格等)進行改革創新,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和風格。

  作為政治教師,必須有對社會、人生、生命的價值等方面有深刻的見解,  你講課才能具有震撼力,穿透力和滲透力,否則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蒼白無力。

  (三)汲取新知識的能力與教學藝術的統一。

  如前所述,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鄧小平理論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作為政治教師,必須及時了解馬克思主義發展現狀以及運用其理論解決實際問題。還要了解一些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發展的現狀才能把課講好,否則刻板教條,千古不變,這本身就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本質。作為教師,應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提高我們的更新知識結構、補充學術養料、拓展教育視野的能力。瞭望其他學科,柔化、弱化學科界限。有人說,老師應該集四個角色于一身:第一是“魔鬼”,即有權威性;第二是“魔王”,即有點石成金的辦法和本領,形成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是“孩子王”,成為學生的朋友,了解他們的心理;第四是教練,不要變成保姆,重點在方法和思路上指導學生。

  我認為:第一是魔鬼即權威性,這與到挑戰,老師不要以“權威”自居,但不能沒有權威。高超的教育藝術應是政治教師努力追求的,教學藝術解決的是教師“怎樣教”和教師引導學生怎么學的藝術。教學藝術蘊含著教師的智慧和創造性的思維,有較強駕馭課堂的能力。語言要有感染力,課堂教學具有沖擊力,善于調動和控制情緒(師生雙方情緒)的調控力,化解課堂風云的應變力,將學生思維激活到“憤”“悱”狀態等等,這些都要靠我們去“修煉”,每個學期能精心設計幾堂“精品課”,這些“精品課”能做到使學生終身難忘,終身受益,對學生形成強烈的震撼力。如陶祖偉老師在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時,讓班長去買水果的故事,就是“經典”之作,學生一下子明白了道理,且終身難忘!

  (四)科研能力和心理品質教育能力的統一。

  政治教師不能是教書匠,必須向教育家位移,這也是教師隊伍主體性的要求,政治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辯證思維能力,對自身的教育實踐總結歸納、演繹推理、實驗研究,從而不斷解決面臨新世紀的新問題,不致于落伍。

  教育教學過程 中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成為教科研的課題,教科研并不神秘,我們的教科研主要是行動研究,這是我們的優勢,專職教育科研人員,他們從事的基礎理論研究,在這一點上不具備我們所具有的獨特條件,通過研究,提高我們的理論水平、研究能力,特別是提高我們教育教學的效益,事半功倍。在研究的過程中,對我們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和總結。

  其次,要學會心理輔導的一般技能。因為心理素質是人的其他素質的基礎,不能將心理問題混同于思想問題而簡單處理。目前,據有關調查顯示,35%的中小學生具有心理異常的表現。因此,政治教師要善于用心理輔導的一般方法去做學生的工作,因為心理輔導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尊重學生、關懷學生、疏導學生。

  政治教師不是匠人,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在這本教科收中,學生讀到得應該是坦誠、無私;是豁達、大度;是對人生、對生命的熱愛;是對事業的忠誠和追求;是對社會具有深刻的認識;是適應世界風云變幻的不斷成長和發展。學生在這本教科書中還應該讀到:生動形象、詼諧幽默。這本教科書應該成為學生成長的階梯,攀登的拐杖!

政治教師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新時期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篇2

  政治教師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新時期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互相交換,還是一個蘋果。我有一個思想,你有一個思想,我們互相交換,就是兩個思想。

  ――肖伯納(英國)

  我認為,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可能產生3個乃至更多的思想火花,我愿以此文拋磚引玉,與同行們進行思想火花的撞擊!

  一、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課

  過去講的素質教育是一個本土化的概念,沒有融入世界性概念,加入WTO以后,素質教育必須要有全新視野,在世界范圍的視角下進行,所以必須把國際概念揉進去,有人提出教育必須培養具有世界意識的人才。因此,培養人才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雅爾塔格局瓦解以后,已明確地昭示著:世界競爭的重點已由軍事實力轉向以科技和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其實質是教育和人才質量的競爭。在進入九十年代的前一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北京召開的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要求。在這次會議上,澳大利亞未來委員會主席埃列雅德博士指出:未來人要想獲得成功,應該掌握三本教育通行證:即學術性的、職業性的和素質性的。如果缺乏第三本教育通行證,那么學術的、職業性的潛能就得不到發揮。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又明確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同樣,在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于《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等法規性文件中都提出了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為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這些規定對我國的教育來說都是具有前瞻性意義的。

  中學的思想政治課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學德育大綱》指出:“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在論及德育實施途徑時把思想政治課和時政課擺在首位,指出:“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較系統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常識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觀點教育的一門課程,在諸途徑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人生觀和思想方法,培養良好品質起著導向作用。”

  從上述有關教育法規方面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學的思想政治課以及政治教師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應負起德育任務,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一任務又完成得怎樣呢?據某所全國知名的中學在1986-1989年中分四次對1986屆全體高中畢業生進行的跟蹤調查顯示,認為中學的思想教育對自己無幫助的占38%,認為有反作用的占4%,對政治課的教學有59%的畢業生認為作用不大或沒有作用,另有66%的畢業生認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不太好或不好。當然,由于被調查的對象是在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和政治課教學的作用主要是為走上社會打基礎,在短期內不一定很明顯。但有一條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學的思想政治課不是受學生的普遍歡迎,這是事實。這樣知名的學校尚且如此,一般的普通中學、農村中學呢?思想政治課的信譽如此之低,主要是由于所教內容與社會現實中的陰暗面相比反差太大,有假、大、空方面的原因,也有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的實際、脫離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實際等等。

  但從另一角度反思,作為我們政治教師在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在政治課的教學過程 中是否也該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從而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和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呢?

  《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政治卷》中的十二位特級教師以及其他許多的特級教師和優秀政治教師,沒有一位是不受學生歡迎的,他們講課沒有一位是華而不實的,他們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在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無疑起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我們所有的政治教師都能像他們一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話,可以大膽地說,政治課將是最受學生喜歡的課程,我們政治教師將是最受歡迎的教師。

  二、政治教師在素質教育過程中的特殊作用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素質教育主張面向全體學生,主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主張因材施教,主張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思想政治課具有雙重任務,一方面是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的教育,這些理論本身是科學,首先要解決知與不知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學生提高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素質,促使學生由德育認知內化為學生的德育素質,解決信與不信的矛盾,為德育踐行打下信念的基礎,這是《中學德育大綱》對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由此看來,思想政治課主要擔負著學校德育工作任務,這關系到培養什么樣人的方向性的問題。

  作為學校德育工作重要力量的政治教師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吳鐸老師在《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政治卷》的后記中對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作用歸納為:

  “思想政治課教師是播火者。他們有一顆忠貞不渝的心。就是傳播真理的火種,使真理的光輝普照我國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使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學會正確認識分析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方法。”

  “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引路人。青年學生需要循循善誘。路,只能由他們自己去走;而路在何方,教師有指引的責任。……聯系實際,教書育人,‘引而不發’,躍如也。”

  “思想政治課教師是開拓者。……方法得當,則教學生輝,……不斷開拓,探求教法,解決好過河的問題。”

  “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實踐家。……他們既是教師又是學生;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他們將自身的學習和修養,置于教人和育人之先,其所謂善為人師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在實踐上認真下了功夫。德無常師,主善為師,躬身自省,身教為上。”

  政治教師,應該既是“經師”,更是“人師”。僅做“教書匠”,絕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政治教師。做好“經師”,不能念歪“經”,要懂得教學的一般模式和方法,更要懂得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些具體模式和方法,要能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對象和條件,自身不同的風格,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和方法的長處,從而把“經”念活,學生信服,這是我們課堂教學應達到的直接效益。如前所及,政治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在素質教育中所擔負的特殊使命,要求教師特別是政治教師更要做好“人師”。我國古代教育是典型的文道合一,以文載道的教育,就是怎樣做人的教育。現代教育吸納了這些有益的方面,強調要求用教育者的比較完滿的人格去影響學生,著名的哥本哈根精神就是“不教之教”,該學派的創始人玻耳本人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他以自己偉大的人格力量去影響他的弟子們。該學派前后共有十人獲諾貝爾獎,這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我們政治教師要努力用自己的言論、行為、舉止等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做好“人師”,引好路。

  三、新時期政治教師的素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教師要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要有寬廣厚實的業務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自覺性,掌握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要遵循教育規律,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創新;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人格,因材施教,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我國在信息化方面必將與國際社會進一步接軌。人類的知識總量不斷翻番,據專家統計,自1750年到1900年,人類的知識在150年內增長了一倍,此后五十年內又增長了一倍,而1950年至1960年,僅間隔十年又增了一倍,目前,人類知識約每三年至五年增長一倍。不斷加速的信息化發展過程,一方面使學生個體社會化不斷地被注入新的內涵,另一方面也使個體社會化產生遲緩現象。這主要表現在:信息多歧使學生價值判斷迷惘,大眾傳媒超越時空的局限,而且使得信息即便是同一范疇的信息越來越多源化,使學生生活在價值取向多元的信息化環境中,就像進入信息迷宮一樣。信息多變導致了學生參照標準無常,信息時代特有的現象是“社會范型飄移”,(社會范型包括人物偶像、群體榜樣和活動模式)這又必然導致學生很難形成相對穩定的價值取向。不僅如此,我國的改革開放,使得社會處于變革和轉型階段,使得社會頻頻發生震蕩,學生產生價值選擇的困惑是正常現象。

  以上從信息化和社會變革對學生影響的角度來講的,那么對師生關系的影響是什么呢?在非信息化時代,對于學生來說,老師是知識的首要傳播者,甚至是唯一的傳播者,教師在學生面前幾乎是無可爭論的知識權威,現在打破了老師的知識權威,學生通過大眾傳媒可以獲得老師未傳授的知識,可以吸取自己認為比老師教的更具有吸引力和更具有價值的知識。因此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和學生在知識占有方面的地位關系,在獲取知識方面人人平等,有時老師同學于學生,甚至后學于學生。可見,老師的知識權威受到了挑戰,剩下來的權威就是社會制度賦予老師的具有“社會差距”權威,或叫制度權威,這種權威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是不平等的,如果師生關系僅靠制度權威來維持的話,教育教學效果將是可想而知的。

  面對這些問題,政治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才能比較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呢?

  (一)人格的力量和知識的力量合二為一的“權威”

  政治教師要用國家法定的《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標準》去同化學生,或者說,要使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內化到學生的精神文化中去,教師必須具備知識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首先,知識的力量是指教師的專業素質。政治教師的專業知識的要求決定于思想政治課的性質,應該具有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同時要講發展,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一個靜止的理論學派來講,那樣就沒有生命力,學生肯定不信,也不可能將它內化到自己精神世界中去,形成社會所期待的價值取向(信念),更談不上指導自己的行動,由于在知識方面的權威受到挑戰,政治教師要勇敢地面對現實,坦然地承認它,接受挑戰,并以寬容的胸懷去平等地對待學生的質疑,共同探討,不能以知識權威自居,這樣可使師生共同提高和發展。

  政治教師的知識構成具有特殊性:

  基礎知識――廣博 學科知識――精深 職業知識――靈活

  其次,政治教師要構建自己比較完美的人格,用人格的力量去影響學生,文學就是“人學”,人類歷史文化的積淀就是“人格”。作為政治教師,如果具備熱情、和藹、誠實、謙遜、守信、公正等人格特征,必將提高學生對我們的信任感;反之,冷漠、粗暴、虛偽、傲慢、失信、偏袒等不良人格特征則會導致學生對我們的不信任感。政治教師必須首先高揚人文精神,去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以人為根本,關懷所有的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著想。政治教師必須具有敬業精神。陳凱老師幾十年政治教師的生涯就是追求“‘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的統一。”(見《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政治卷》F158),這樣才能成為學生的實際權威,從而更好地實現政治學科的教育目的。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過去老中醫帶徒弟,師滿后老中醫送徒弟兩樣東西,一把雨傘,一盞馬燈,意為你從事醫生這個職業,就應該風雨無阻,晝夜不分。有人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們都是人,不是神,確實,愛學生,特別是厚愛差生,對于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做不到的,怎么辦,我認為:轉化的機制應該是尊重,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學生是我們教育過程中隨機而遇到的,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職業是良心,道德是自覺,良心是自律。每個學生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打磨一個產品,這需要我們全身心地投入,成就一個滿意的產品,必須全力以赴,教師是用學生的一生幸福和發展在做實驗,對于教師來說,是人生的一部分,對于學生來說,一生只有一次,學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不能背上圖財害命的罪名,過去是名師出高徒,辯證法的另一面告訴我們,高徒帶名師,往往學生成才,教師也出名了。醫生和教師這兩

  個職業是崇高的,但又可能害人。例如:一名小學生考入一所很好的中學,在第一學期因貪玩,成績下滑,班主任找他,怎么說?――你考入我校時成績很高,現在一塌糊涂,你小升初考試時是不是作弊的?學生的自尊、人格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從此一蹶不振!每況愈下。請大家想想:比較好的方法,班主任應該怎么說?――如果班主任換一種說法:X同學,你看你小升初的時候考得那么好,說明你很聰明,也有能力把學習搞上去,是不是,那現在怎么到這一步呢?啟發他自己反思,找出原因,可能是另一番結果!

  (二)現代教育理論和專業技能的統一

  現代教育理論和思想發展迅速,對教育本質、教育的價值取向、教育精神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對教育過程的規律性研究越來越充分。作為政治教師,需要密切關注教育理論的研究新成果。注重研究運用怎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本門學科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精神文化,僅有專業知識,不懂得教學過程 的規律仍然是教育的門外漢。其次,專業技能、教學藝術、教學技巧等又體現了教師所特有的素質,熟悉國內外的一些帶有共性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并結合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個人的實際(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教學風格等)進行改革創新,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和風格。

  作為政治教師,必須有對社會、人生、生命的價值等方面有深刻的見解,  你講課才能具有震撼力,穿透力和滲透力,否則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蒼白無力。

  (三)汲取新知識的能力與教學藝術的統一。

  如前所述,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鄧小平理論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作為政治教師,必須及時了解馬克思主義發展現狀以及運用其理論解決實際問題。還要了解一些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發展的現狀才能把課講好,否則刻板教條,千古不變,這本身就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本質。作為教師,應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提高我們的更新知識結構、補充學術養料、拓展教育視野的能力。瞭望其他學科,柔化、弱化學科界限。有人說,老師應該集四個角色于一身:第一是“魔鬼”,即有權威性;第二是“魔王”,即有點石成金的辦法和本領,形成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是“孩子王”,成為學生的朋友,了解他們的心理;第四是教練,不要變成保姆,重點在方法和思路上指導學生。

  我認為:第一是魔鬼即權威性,這與到挑戰,老師不要以“權威”自居,但不能沒有權威。高超的教育藝術應是政治教師努力追求的,教學藝術解決的是教師“怎樣教”和教師引導學生怎么學的藝術。教學藝術蘊含著教師的智慧和創造性的思維,有較強駕馭課堂的能力。語言要有感染力,課堂教學具有沖擊力,善于調動和控制情緒(師生雙方情緒)的調控力,化解課堂風云的應變力,將學生思維激活到“憤”“悱”狀態等等,這些都要靠我們去“修煉”,每個學期能精心設計幾堂“精品課”,這些“精品課”能做到使學生終身難忘,終身受益,對學生形成強烈的震撼力。如陶祖偉老師在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時,讓班長去買水果的故事,就是“經典”之作,學生一下子明白了道理,且終身難忘!

  (四)科研能力和心理品質教育能力的統一。

  政治教師不能是教書匠,必須向教育家位移,這也是教師隊伍主體性的要求,政治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辯證思維能力,對自身的教育實踐總結歸納、演繹推理、實驗研究,從而不斷解決面臨新世紀的新問題,不致于落伍。

  教育教學過程 中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成為教科研的課題,教科研并不神秘,我們的教科研主要是行動研究,這是我們的優勢,專職教育科研人員,他們從事的基礎理論研究,在這一點上不具備我們所具有的獨特條件,通過研究,提高我們的理論水平、研究能力,特別是提高我們教育教學的效益,事半功倍。在研究的過程中,對我們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和總結。

  其次,要學會心理輔導的一般技能。因為心理素質是人的其他素質的基礎,不能將心理問題混同于思想問題而簡單處理。目前,據有關調查顯示,35%的中小學生具有心理異常的表現。因此,政治教師要善于用心理輔導的一般方法去做學生的工作,因為心理輔導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尊重學生、關懷學生、疏導學生。

  政治教師不是匠人,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在這本教科收中,學生讀到得應該是坦誠、無私;是豁達、大度;是對人生、對生命的熱愛;是對事業的忠誠和追求;是對社會具有深刻的認識;是適應世界風云變幻的不斷成長和發展。學生在這本教科書中還應該讀到:生動形象、詼諧幽默。這本教科書應該成為學生成長的階梯,攀登的拐杖!

政治教師應該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新時期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素質(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教案(精選3篇)

    【課標要求】列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一、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列舉從漢至元幾個重要朝代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知識,削弱相權加強君主專制的知識,不斷完善官吏制度的知識,學生提高對封建...

  • 政治教學與“學會生存”教育研究方案(精選2篇)

    一、 課題的提出: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知識經濟社會,我國經濟、政治體制改革在不斷深入,教育體制也在進行著重大的改革和調整,其中最重要的變革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

  •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通用2篇)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考點一】了解1688年的“光榮革命”1688年,英國議會邀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她的丈夫荷蘭執政威廉承襲英國王位,共同統治英國,這次不流血的政變,史稱“光榮革命”。...

  • 政治教案-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精選2篇)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教學過程:播放VCD片段:1987年黨的十三大在京召開提問:1.黨的十三大提出的重要理論是什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2.大會所闡述的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說明了什么?(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問:...

  • 政治教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精選2篇)

    第五課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第二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教學,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理解,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重要性的認識。...

  • 世界政治的發展 教學設計示例(精選2篇)

    教學目的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國際力量新的分化和組合;“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的趨勢;美國的霸權主義;地區沖突;國際裁軍和軍控進程;朝鮮半島的緩和進程。...

  • 第3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精選2篇)

    第3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學案)【課程標準】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課標解讀】注意把握中央決策機構的變化與地方行政機構的變化兩條線索。...

  • 第3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教案(通用2篇)

    【三維目標】1.知識與能力:⑴列舉漢代“中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書省等政治制度,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⑵列舉漢代郡國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實,說明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 《世界政治的發展》教學設計(通用2篇)

    《世界政治的發展》活動課教學設計及感悟當前我國高中教育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如何在新的形勢下,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突破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改革的重中之重。...

  • 第三單元 戰后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通用3篇)

    第10課 大國關系的重組教案一、資本主義陣營·結構性調整:美、歐、日關系的變化美國:(二戰后—6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20多年中,美國一直主導著資本主義世界。...

  • 政治教案-認識你自己(精選2篇)

    《認識你自己》一、 課標指導下的本課內容的基本理念初中學生逐步擴展 的生活是構建本課的基礎;幫助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是本課的追求;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遵循的基本原則...

  • 政治教案-《走進青春》評課稿(精選2篇)

    《走進青春》評課稿本節課,莊老師課前認真的分析、把握教材,在教學過程有條理,基本達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一、 評教學目標:莊老師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了基礎知識和能力目標,符合了教學內容,也符合學生的實情。...

  • 政治教案-身邊的侵害與保護(通用2篇)

    身邊的侵害與保護導入新課:投影:據統計,近年各類未成年人傷害事件呈上升趨勢。每年我國有近2萬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萬兒童受到車禍、中毒、他殺、自殺等意外傷害,未成年人已成為危險環境的受害者。...

  •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通用3篇)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單元復習【單元知識網絡】【專題歸納整合】1.古代希臘與羅馬政治制度對照表希臘民主羅馬法律歷史條件古希臘多山多島、城邦小國寡民、雅典貴族與平民矛盾、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羅馬建立帝國及獨裁統治...

  •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精選3篇)

    第15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一.當今世界格局1.當今世界格局特點:兩極格局結束,暫時形成“一超多強”,正向多極化發展一超:美國是唯一超級大國;多強:歐盟,日本,中國,俄羅 斯等國家和...

  • 八年級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 日本三级aaa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尤物 | 九色com| 欧美综合在线一区 | 四季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久久久人人人婷婷色东京热 |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 日韩中文三级 | 丰满少妇aaaaa一级毛片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久久福利影视 | 手机看片被窝午夜婷婷国产 | 成人观看在线 | 91视频在线观看大全 |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 | 99国产综合 |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com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成人一二区 | 男同GAY欧美GV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av | 嫩草在线视频WWW免费看 |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 老师课后辅导乳揉搓H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手机版 | 三年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动漫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9999999 | 久久嫩草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视频 |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 精品爱爱 | 91午夜剧场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一区二区 |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