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的發展》教學設計(通用2篇)
《世界政治的發展》教學設計 篇1
《世界政治的發展》活動課教學設計及感悟
當前我國高中教育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如何在新的形勢下,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突破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下面以《世界政治的發展》活動課為例,談談對教學改革的點滴嘗試。
一、指導思想
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指導下,以競賽式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和競爭體驗,全面完成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能力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
二、教學設計
1、活動目標
知識 兩極格局結束后的世界格局;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地區沖突;中國的處境。
思想 ⑴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形勢的特點,堅定為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的信念。
、普_認識中國在當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能力 ⑴引導學生認識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和本質的能力。
、埔龑W生分析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格局多極化的根源,培養學生運用政治與經濟辯證關系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社會問題的能力。
2、活動形式
設立兩位主持人(一男一女),將班上的同學分成兩組,進行知識競賽。
3、活動準備
學生針對本節知識去查閱相關資料;教師圍繞這節課設計相關問題,并制作好課件。
4、活動過程
播放一段關于渴望和平的flash動畫,調動學生的競賽積極性。
主持人:(男女)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校┪沂,(女)我是,今天我們來嘗試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競賽式學習。(男)首先讓我們來介紹參賽雙方,坐在這邊的是來至高××班的甲方代表隊,(男女)歡迎你們。ㄅ┳谶@邊的是來至高××班的乙方代表隊,(男女)歡迎你們!下面由我(女)來介紹競賽規則:我們共設計了22道題目,其中有12道主觀題,10道客觀題,主觀題采取的是甲乙雙方輪流回答的方式,思考時間是半分鐘,客觀題采取的是自由搶答的方式。每答對一題加上一百分,答錯一題扣50分。下面競賽開始。
男主持人:競賽之前,我們來重溫一下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知識(播放《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錄像)
女主持人:剛才我們看到的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實況,請問甲方: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展示問題)
甲方代表:一是蘇聯模式的弊端;二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三是西方大國的“和平演變”戰略。
男主持人:……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之后,世界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世界形勢又呈現出什么特征?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的內容:第二節 世界政治的發展(展示課題)
男主持人:還是回到我們剛才所說的問題,請問乙方: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對世界格局的重大影響是什么?(展示問題)
乙方代表:兩極格局終結,從近期來看,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從長遠來看,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女主持人:……乙方代表剛才談到了,從近期來看,兩極格局結束以后世界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那么請問甲方:美國為什么不能建立以他為首的單極世界?請先看看有關資料。(播放《世界各國及其人民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錄像)
甲方代表:因為美國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在內是強烈譴責的,而且包括西方大國的大多數國家是強烈反對的。
男主持人:……剛才我們談到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請問乙方:推動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展示問題)
乙方代表:俄羅斯面臨嚴峻的政治經濟形勢。美國企圖獨霸世界,遭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反對。日本提出建立日美歐三方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并積極建立政治大國地位。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使歐洲的地位和實力進一步提高和增強,在國際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國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在國際格局的建立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總之,這些因素將促進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女主持人:……請問甲方:世界格局多極化的最終形成取決于什么?(展示問題)
甲方代表:取決于世界經濟結構的多極化。(現在形成了日、美、歐三極競爭局面)
男主持人:……剛才我們學習了世
界格局的變化,乙方請聽題:在這種世界格局的變化之下,世界形勢又呈現出何種特征?(展示問題)
乙方代表: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總趨勢走向緩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顯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
女主持人:……甲方請聽題,剛才乙方說了世界形勢的總趨勢走向緩和,請問:世界形勢的總趨勢為什么會走向緩和?(展示問題)
甲方代表:一是蘇聯解體,兩極對立的世界格局結束;二是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三是世界人民強烈要求和平。
男主持人:……剛才乙方談到了世界形勢總趨勢走向緩和,甲方具體解釋了走向緩和的原因,請問乙方:和平與緩和的表現有哪些?
乙方代表:國際裁軍的進展;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等等。
女主持人:剛才我們說到了世界形勢和平與緩和的表現,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動蕩和緊張的表現。甲方請聽題:世界形勢緊張和動蕩的表現有哪些?(展示問題)
甲方代表:1991年的海灣戰爭;南斯拉夫解體后的地區沖突;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等等。
男主持人:剛才談了這么多緊張的例子,請問乙方:為何會出現這種動蕩和緊張的局面?
乙方代表: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兩極格局下隱藏的矛盾逐漸的暴露和升級。
男主持人:……我們知道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繞開聯合國,以“人道主義干涉”為幌子,公然對一個主權國家南聯盟進行轟炸,最不能容忍的是5月8日悍然用導彈襲擊了中國駐南使館,公然對我國主權進行挑釁。xx年,美國又用同樣的伎倆,對伊拉克動武,請大家先看看相關錄像(播放《美英等隊伊拉克戰爭》錄像)
女主持人:剛才我們看了錄像,請問甲方:美國到處干涉,究竟是想干什么?(投影問題)先不慌回答,先讓我們來看一段動畫(播放反映美國野心的flash動畫)
甲方代表:把美國的意志強加給別國人民,推行美國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從而建立以美國為首的單極世界,實現其稱霸全球的野心。
男主持人:……剛才我們學習了世界格局的變化和世界形勢的基本特征,請問乙方: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處境如何?請舉例說明。先不慌回答,先看看有關錄像(播放有關中國人權的錄像),
乙方代表:機遇和挑戰并存。從機遇來說,世界的和平趨勢有利于中國發展經濟;從挑戰來說,少數國家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權”問題干涉中國內政,想迫使中國放棄社會主義。
女主持人:……美國經常用人權來干涉中國內政,那么美國自身的人權狀況又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美國人權的錄像》)
主持人(女):好!我們主觀題的競賽就到此。請甲乙雙方做好準備,下面開始自由搶答。請聽題:(依次投影題目)
甲乙雙方搶答:……
主持人(女):好!我們的競賽到此結束。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甲乙雙方的最后得分。甲方最后的得分是,乙方最后的得分是 ,本次競賽勝出的隊伍是我們的代表隊,我們的代表隊屈居第二,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在以后的競賽中趕超。
主持人男:下面再請老師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做一個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嘗試了一中新的學習方式──競賽式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的熱情都很高,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充分展示了你們應有的風采,兩位主持人也表現得很不錯。今天的學習內容是世界政治的發展,首先我們應該了解的是兩極格局解體后世界格局的變化及其趨勢,同時我們還要理解世界形勢的基本特征。了解了這兩個方面,我們算是掌握了本節教材的核心。(投影本節知識結構)
男主持人:謝謝××老師的精彩評述。也謝謝各位同學的積極參與,下面讓我們共同為世界和平而祈禱!(播放錄像)
男女主持人(齊朗誦):這一刻,他們遠離家鄉;這一刻,他們走上街頭;這一刻,他們舉起刀槍;這一刻,戰爭開始了。停止吧!放下手中刀槍;停止吧!還它和平景象;停止吧!回到自己家鄉;停止吧!回到親人身旁。停止戰爭!no war!
5、課外作業
歷史小論文(關于本節內容自己選題)
要求:觀點鮮明、論據充分、結構嚴謹、行文流暢。
三、課后感悟
1、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這次活動中,教師是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導演,學生是活動的主角。從課外的準備、活動的主持到過程的參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在這次活動,充滿競爭和合作。學生分成兩組,輪流回答和搶答,每個人都有機會,每個人的回答都影響到本組的最后成績。處處存在的競爭把活動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合作又使得同學之間配合得極為默契。競爭和合作意識是未來社會必備的素質之一。
3、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活動課本身就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活動前的準備,鍛煉了學生閱讀、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活動當中的競爭,鍛煉了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活動的小論文,鍛煉了學生深入分析歷史現象或當今現實問題的能力。
4、體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整個活動中,教師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給了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便于學生自由發揮。教師由授人于“魚”者,變成了授人于“漁”者;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著,變成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指導者;由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教師,變成了現代創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學(教會學生學習)能手。
總之,歷史活動課的教學實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改變了學生學習的傳統方式,增強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當然教學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這需要我們全體同仁共同努力,需要我們做進一步探討。
《世界政治的發展》教學設計 篇2
一、冷戰后的國際形勢
(1)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
、倜绹蔀槭澜缟衔┮坏某壌髧。
②總趨勢是走向緩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顯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
(2)各種力量的分化組合:
、俣砹_斯面臨嚴峻的政治經濟問題。
、诿绹教幨┩,企圖獨霸世界,遭到大多數國家的反對。
③日本提出日美歐三方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并積極建立政治大國。
④歐洲地位和實力進一步提高和增強,在國際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葜袊谛碌氖澜绺窬值慕⑦^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抟陨现T因素將促進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3)世界格局的多極化:
、倌壳埃澜绺窬种写嬖趲讉主要的力量中心,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這種局面還將繼續下去。
、趶拈L遠看,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二、霸權主義和地區沖突
冷戰后,國際形勢中存在的問題與沖突:
a.美國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借助北約進行干涉,嚴重干擾了和平與發展;
b.一些地區和國家內部長期以來抑而不發的深層矛盾隨即爆發,沖突增加,在一些地區引發廠局部戰爭,如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南斯拉夫解體后出現的地區性戰爭。
三、國際裁軍的進展和地區緩和
(1)裁軍:
、20世紀90年代.隨著國際形勢的緩和,國際裁軍和軍備控制取得廠進展,199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把裁軍和軍控推向一個高潮。
、诮陙,裁軍與軍控進程卻呈現停滯甚至倒退趨向,特別是美國執意部署國家導彈防御系統、增加軍費。并拒絕批準《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2)緩和:20世紀80年代起,朝鮮半島南北對話、經濟往來增多,xx年6月,朝韓首腦會晤,推動廠朝鮮半島的緩和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