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的發展》教學設計
《世界政治的發展》活動課教學設計及感悟
當前我國高中教育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如何在新的形勢下,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突破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下面以《世界政治的發展》活動課為例,談談對教學改革的點滴嘗試。
一、指導思想
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指導下,以競賽式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和競爭體驗,全面完成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能力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
二、教學設計
1、活動目標
知識 兩極格局結束后的世界格局;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地區沖突;中國的處境。
思想 ⑴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形勢的特點,堅定為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的信念。
⑵正確認識中國在當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能力 ⑴引導學生認識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和本質的能力。
⑵引導學生分析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格局多極化的根源,培養學生運用政治與經濟辯證關系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社會問題的能力。
2、活動形式
設立兩位主持人(一男一女),將班上的同學分成兩組,進行知識競賽。
3、活動準備
學生針對本節知識去查閱相關資料;教師圍繞這節課設計相關問題,并制作好課件。
4、活動過程
播放一段關于渴望和平的flash動畫,調動學生的競賽積極性。
主持人:(男女)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男)我是,(女)我是,今天我們來嘗試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競賽式學習。(男)首先讓我們來介紹參賽雙方,坐在這邊的是來至高××班的甲方代表隊,(男女)歡迎你們!(女)坐在這邊的是來至高××班的乙方代表隊,(男女)歡迎你們!下面由我(女)來介紹競賽規則:我們共設計了22道題目,其中有12道主觀題,10道客觀題,主觀題采取的是甲乙雙方輪流回答的方式,思考時間是半分鐘,客觀題采取的是自由搶答的方式。每答對一題加上一百分,答錯一題扣50分。下面競賽開始。
男主持人:競賽之前,我們來重溫一下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知識(播放《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錄像)
女主持人:剛才我們看到的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實況,請問甲方: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展示問題)
甲方代表:一是蘇聯模式的弊端;二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三是西方大國的“和平演變”戰略。
男主持人:……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之后,世界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世界形勢又呈現出什么特征?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的內容:第二節 世界政治的發展(展示課題)
男主持人:還是回到我們剛才所說的問題,請問乙方: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對世界格局的重大影響是什么?(展示問題)
乙方代表:兩極格局終結,從近期來看,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從長遠來看,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女主持人:……乙方代表剛才談到了,從近期來看,兩極格局結束以后世界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那么請問甲方:美國為什么不能建立以他為首的單極世界?請先看看有關資料。(播放《世界各國及其人民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錄像)
甲方代表:因為美國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在內是強烈譴責的,而且包括西方大國的大多數國家是強烈反對的。